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护理对策及效果探讨

2018-10-31 08:04左荣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5期
关键词:患肢围术溶栓

左荣荣

(莆田市第一医院,福建莆田351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主要发生原因在于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所致,通常是2个或以上的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血栓。介入治疗是当前临床上应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手段,优势为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显著。目前随着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越来越好,除了治疗手段之外,与妥善的护理配合也是分不开的[1]。基于此,本文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36例,研究了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护理对策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纳入患者68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29-81岁,平均年龄为(47.6±3.3)岁;观察组中纳入患者68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25-79岁,平均年龄为(45.1±3.2)岁。纳入标准:均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均采用介入溶栓疗法治疗,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的患者,合并其它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配合,包括日常用药、病情观察、体征监护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方法配合,①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前将介入溶栓治疗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并对患者的疑问乃些解答,让患者对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心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理解信任与支持配合[2]。利用发放宣传手册的方法,让患者学习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预防、治疗等知识,对自身疾病正确认识,从而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建立良好的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②术后提供真确的饮食指导,日常饮食注意清淡,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纤维素和维生素。保证顺畅的胃肠道功能,以免腹压上升或便秘等造成血管内栓子脱落,引起肺部、脑部、心脏等重要位置栓塞。叮嘱患者禁忌烟酒,不要使用辛辣刺激食物,禁食饱和脂肪酸丰富的食物,如花生、芝麻、猪油等[3]。③术后为持续卧床患者提供卧床护理,定期翻身,并帮患者擦洗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发生压疮,并能够帮助机体吸收药物。对患者加强监护,重点观测患者患者的皮肤、颜色、温度等,每日测量比较患肢周径,以判断患者恢复情况。④术前及术后加强肺栓塞预防护理,患者入院确诊后保证绝对卧床休息,不要按摩患肢,以免栓子脱落引起其它血栓。对患者生命体征严密监测,观察咳嗽、胸痛、咯血、胸闷、呼吸困难等肺栓塞症状,如果存在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在溶栓治疗当中,可以使用适量的低分子肝素,通过静脉滴注、微量泵泵入的方法使用。⑤术后加强对患肢的护理,不要对患肢随意牵动、拖拉,以免造成皮肤溃破、伤口感染。静脉通路可选择患肢足背建立,为溶栓药物、抗凝药物提供渠道,不要使用刺激血管的药物。如果动脉穿刺点有轻度血肿,使用薄土豆片湿敷的方法消肿。静脉通路要保持畅通,穿刺部位避免感染和渗血,可使用留置针穿刺以减少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 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41%(P<0.05)。详见表1。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4.1±0.4)天,平均住院时间(15.7±3.7)天,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比(±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比(±s)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n)68 68下床活动时间(天)4.1±0.4*5.8±0.8平均住院时间(天)15.7±3.7*26.3±4.2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类型,可能受到很多因素得到影响,造成血液在深静脉腔中异常凝结,造成静脉管腔阻塞,引起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的症状。如果该症状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会进展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残疾。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生命健康都有着较大的威胁,常规的抗凝治疗、手术取栓等方法,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不足,效果不理想。采用介入溶栓治疗的方法,可对栓塞部位直接作用,提高治疗有效性和治疗安全性[4]。但是介入治疗也属于侵入性操作,也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对患者的护理,采取更为全面、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对策,从各个方面入手,以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在临床上,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对策,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手术准备,详细告知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认识,争取患者良好的配合。术后恢复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在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不需要活动受限,能够自由活动,因此受到外界因素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在围手术期,对患者感染情况积极预防,在介入治疗开口位置,短时间内避免沾水,保证外周清洁、衣物清洁。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后,治疗恢复效果得到提升,并发症也得到减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通过围术期护理,使患者对疾病形成更高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保健意识,对于术后恢复也有着促进效果[5]。在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加强精神生活护理,让患者康复阶段消除担忧、焦虑等心理,保证心态积极乐观,能够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同时,患者在治疗中能更配合,更积极的反馈疗效,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此外,向患者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和危险因素,让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减少发病率。

综上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介入溶栓治疗方法,配合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策,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恢复速度,临床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患肢围术溶栓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干预对照研究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