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无常和家庭的苦难

2018-10-30 08:55何林波
好日子(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孤独内心世界人生

何林波

【摘 要】六节诗是中世纪一种古老而严肃的诗歌形式,凭借其特有的音乐美和形式美而闻名于世。伊丽莎白毕晓普试图用这样规整的诗歌来框架和制约自己的情感世界,隐晦地向世人道出了她坎坷而又传奇的人生经历,同时传达了她孤独而又悲伤的人生情怀,更诠释了现代诗人在六节诗中表现出来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英语诗歌;六节诗;人生;孤独;内心世界

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是美国著名女诗人,在她的一生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她凭借自身的才华和努力,在诗歌领域中获得许多荣誉,包括美国1949-1950年度的桂冠诗人以及1956年的普利策奖,在美国诗歌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在他的散文名作《论读书》中即把毕晓普的诗和罗伯特·弗罗斯特、托马斯·哈代、W·B奥登、 T·S艾略特等名家的作品,一起列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必读之列[1],由此可见其诗歌造诣之深和成就之高。然而在毕晓普众多的诗歌中,有一首不得不提,它便是《六节诗》(Sestina)。这首诗以其精巧的构思、惬意的画面感和微妙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对于这样一首诗而言,它的内涵绝仅不限于此。

一、伊丽莎白毕晓普和她的苦难人生

毕晓普的一生是不幸的。她于1911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但命运的无情捉弄使得她在未满周岁时便失去了父亲,祸不单行,5岁时母亲也因为精神病被送入了精神病院,从此她便失去了家庭和父母的温暖,虽然后来她被外祖父母带到加拿大生活,后又随祖父母回到美国,但却始终没有与人真正地亲近,而是把自己蜷缩在无尽的痛苦和漂泊无垠的孤独之中,就像生活在孤岛上,每天看着海对面的人们来来往往,心里却孑然一人。在热闹喧嚣中面前,她的孤立无助显得更加刺痛人心。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伊丽莎白毕晓普长大了。在她的阿姨莫德的影响下,她开始热爱上了文学和诗歌创作,并在此后的时间里结识了一大批同时代优秀的诗人,如玛丽安·穆尔、罗伯特·洛厄尔等人,对他接下的诗歌创作和写作风格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伊丽莎白毕晓普一生都处于一种候鸟式迁移的状态之中,不断流连于美国,加拿大,巴西和欧洲等地。曾经有一次,当她辗转于南美巴西时,由于生病被船留在了当地,不过她也因祸得福。在此期间,她认识了她一生的挚爱索瑞兹,两人生活得幸福美满,这也算是填补了她幼时缺少家庭温暖的不幸。然而十八年后索瑞兹的离去让她再次陷入了无尽的悲伤和孤独之中,痛苦再次将她包围。不仅如此,由于长期以来的各种疾病,她最终疲于命运的摆布,在痛苦之中悄然离世,年仅68岁。伊丽莎白毕晓普的一生是传奇的,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孤儿,一个孤独旅者,一个同性恋,一个严重的哮喘病人,一个抑郁症患者和一个诗人,她用自己无声的文字和无限的创造力记录着她的不幸的家庭,她的病痛,她的漂泊不定的孤独和她的悲伤,一点一滴,无穷无尽。所有的这些情感都在她的诗歌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篇幅虽小,却足以震撼人心,给人无限的感动。

二、诗歌(Sestina)的鉴赏和分析

(一)六节诗的形式和特点

“六节诗”(Sestina)诗歌形式起源于12世纪法国普罗旺斯州,起初由行吟诗人阿诺德、丹尼尔使用,是一种复杂的诗歌形式。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September Rain Falls on the House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六节诗。它基本沿袭了传统而又严谨的六节诗体,全诗共39行,包括六个每节六行的主干诗节和一个三行诗节的钹(envoi)。相较于其他的诗体,六节诗没有固定的音韵,其主要特点体现在首节诗的六个尾词会循环往复地出现全诗每一行诗的末尾。在Sestina这首诗中,首节房屋(house)、炉子(stove)、历书(almanac)、祖母(grand-mother)、小孩(child)、眼泪(tears)这六个尾词始终贯穿全诗,按照特定的顺序在每一个诗节中不断重复。具体的规律为:从第二节诗开始,第一行诗最后一个词是第一节诗最后一行的尾词,第二行诗最后一个词是第一节诗第一行的尾词……以此类推,如果给第一节诗的尾词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则第二节诗为⑥①⑤②④③,第三节诗③⑥④①②⑤,第四节诗⑤③②⑥①④,第五节诗④⑤①③⑥②,第六节诗②④⑥⑤③①,第七节诗⑤④①[2]。同时,这六个词尾都必须出现在最后一个三行诗中,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折疊错位的特殊视觉感受,借用下图[3]可有更为形象的理解:

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传统的六节诗主题和题材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歌颂爱情转化为抒发诗人内心的悲痛,字里行间的遥相呼应形成了一种自来的气势,为情感的宣泄撕出一个口子,把心中的悲痛表现得酣畅淋漓。本诗的创作也体现了这一点。

(二)诗歌Sestina的赏析

“九月的雨落在房子上。在衰退的光线中,老祖母……”,诗歌起笔所描绘的画面在一开始便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九月的季节是多雨的,但相较于夏季时分的猛烈和突然,更多了几分婉转和缠绵,淅淅沥沥的细雨滴打在房屋的砖瓦上,静悄悄的,似乎又让人觉得很是惬意。在这样的一个场景下,一位祖母在一间燃着炉火的小屋里和孙女讲着年历的故事,不经意间,岁月的往事开始一点一点涌上心头,祖母的眼里噙着泪花,脸上却始终面带微笑,一颦一簇,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个美好的旧忆。总体而言,这样一个氛围是微妙且难以言说的。一方面祖母在与孙女有说有笑,既温馨又暖人,但其中有一个细节是“藏起了泪花”,这点明了她真实的心境。这心境与阴雨绵绵的外部环境相互映衬,更显悲伤和痛苦。另一方面,在这样一个温情的画面中,家庭是最为贴切的主题,但除了孙女和祖母两人以外,并没有同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出现一对恩爱的父母[4]。这个疑惑也从始至终贯彻在诗中,或许这个家庭本来就没有父母,又或许父母因某种原因离去了。这让我们自然而然联想到了毕晓普童年失去父母的悲惨经历,似乎她是以自身为原型创作了这首诗。当然这一切都不得而知,只是后人的猜测而已。

祖母与孙女的故事在第二三节诗中继续延伸。为了在孩子面前掩饰她自己的悲伤,祖母试图将她的痛苦与历书的预言联系在一起,就像历书能够为农民耕作提供预言一样,它同样能够预言自己在今天这个九月天的泪水,但这样的预言只有祖母才能知道。同时他又开始去安抚孩子的心情,“她切下一些面包并对孩子说,现在该喝茶了”,但孙女的注意力已经放在了水壶上沸腾着的水珠,水珠像疯了一样狂舞着。此句看似无意,实则有所指向,隐含的对象便是她那得了精神病的母亲。年幼的她很痛苦却又无能无力,只能无奈地看着母亲被送进精神病院,内心充满了悲伤。同时,屋顶滴落的雨滴就像来自外部的力量,破坏着房屋里的温馨环境,这也进一步暗示了他的家庭遭受了很大的打击,以至于支离破碎,烘托出诗人复杂的心境。接着,为了疏解内心的紧张情绪,祖母又开始收拾房间,把日历用绳子系好,把茶壶收好,然后向火炉里添柴驱赶寒冷。那系好的日历一半落在小女孩头上,一半落在祖母头上,就像跨越了人生不同时间里两种状态:老年和童年,在这之间都伴随着痛苦和悲伤的阴影,这是毕晓普对自己人生的定义。“It was to be”、“I know what I know”这两句话虽然出自火炉和日历之口,其实更像是诗人自己的心声,是她自己生活的写照:就是这样充满了家庭的不幸,但是她自己理解并承担着这一切。

全诗在此之前的一系列动作都是有祖母发出的,孙女更多地是一个聆听者,听着祖母的往事,旁观着祖母与水壶、火炉、日历和泪珠的画面。但接下来,孙女画下了房屋和小路,以及一个路人穿着衣扣像眼泪的衣服。悲伤的画面再度出现,当祖母看到这些画时,悲痛孤苦之情涌上心头,此刻的月光也如同眼泪一般,不知不觉地掉落在孩子的心间。伴着痛苦的情绪,祖母又开始讲述着她的故事,而孩子却进行另一间房子的创作了。对于女孩画中的那个人的身份存在很多观点,有评论家认为是毕晓普早年离世的父亲,突出作者幼时失去家庭的的创伤。我个人认为是毕晓普自己,在现实面前,他没有家庭,经历过很多痛苦和磨难,因此在画中没有出现在房子里而是站在房屋外面,而且那条通向房子的路也是弯弯曲曲,崎岖不平,正如她的苦痛折磨,借以表达了诗人内心失去家庭的孤独和痛苦。另外,诗中的祖母和女孩这两个人物的设定也是值得深思的。我认为,“祖母”代表晚年的自己,而“小女孩”则代表幼时的自己。不同时期的两个自己之间产生了一次对话,实现了时空的结合,同时也首尾呼应,凸显了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十分值得借鑒。《六节诗》在意象的选取方面,伊丽莎白毕晓普撷取了很多有代表性的人和物,比如词尾的那六个词:房屋、炉子、历书、祖母、小孩、眼泪还有面包、水壶等,这些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都是比较常见的。但正因如此,这些简单的人或物才更能引起诗人内心隐藏的情感,勾起心中的悲伤和孤独。另外,在修辞方面,毕晓普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拟人、比喻、象征等,比较明显的是对火炉和日历的拟人化描写,借用这两个物品之口说出了诗人自己的观点,还有其他的一些比喻,如“dance like mad,birdlike”等,这些修辞一方面符合诗歌的语境,另一方面则给全诗增添了一种活泼轻快的气息,这也符合了全诗整体的语言风格。

三、结语

“毕晓普诗歌中有着孩童般的好奇和真实,有着幻想般的清澈和奇迹,还有着黑夜般的沉静和内敛。因为童年的创伤,注定了诗人一生到处漂泊,居无定所”[1],这基本上也是她的诗歌作品的主旋律。总的来说,在Sestina这首诗中,诗人透过平凡而又真实的语言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了她孤独的内心,和缺失家庭归属感的不安,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她仿佛是想向我们表达一些私人的东西,但我们又无法清楚了解事情的真相,使得诗歌充满着一种神秘感。也正因如此,这种情感才更显强烈,更加打动人心。

参考文献:

[1]张琳,伊丽莎白·毕晓普和她的《六节诗》,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25卷第五期,2008年

[2]刘爱兰、张丽,《六节诗》———伊丽莎白·毕晓普的动态诗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31卷第6期,2014年

[3]郭萍、董元兴,野性与理性的兼容—评庞德“六节诗:澳特弗”的叙述艺术,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

[4]张琳,论伊丽莎·毕肖普《六节诗》中的缄默,文学观察

猜你喜欢
孤独内心世界人生
人生中的某一天
微趣图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独一无二的你
阅读理解三则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