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中,“式”指数学概念的符号表达式;“数”指数值或数的范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因“式的结构”和“数的范围”不同而导致答案相近但绝不相同的试题。由于这些试题主要涉及式数的转化,姑且命之名为“式数型”试题。
关键词: “式数型”;易错试题;形式数理
在“式数型”试题中,由于式的抽象性和数的广泛性,造成此类试题的错因往往十分隐匿,极难察觉。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们遇到这些试题时,不但容易做错,而且很难从思维根本上纠正过来,因而导致一错再错者,屡见不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从“式”与“形”“数”与“理”的关系着手,剖析此类题型的形理根源,以图彻底纠正思维根本上的错误。
在数学中,“形”为“式”的外显,“式”为“形”的抽象,形式互相表里;“理”为“数”的次序,“数”为“理”的度量,数理相辅而成。对于一个具体的“式数型”试题而言,从“形式”“数理”角度剖析,往往更容易抓到问题的本质,甚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之意味。
下面,略举平时教学中常见的两个“式数型”易错试题为例,试用形式数理的手法剖析其导致易错的根本原因。
【例1】 已知函数f(x)=x2+(m-2)x+5-m的两个根均大于2,求m的取值范围。
问题剖析: 本题属于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问题,解决方法大致分两种:一种方法是从“形”的角度入手,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通过数形结合,观察出与问题等价的关于m的不等式组,进而求解;另一种方法是从“式”的角度出发,利用韦达定理和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处理。
错解: 法一:从式的角度常见的错解
解:∵x1>2,x2>2,故 x1+x2>4x1x2>4 ②Δ≥0 ,即 2-m>45-m>4(m-2)2-4(5-m)≥0 , 解得m∈(-∞,-4]。
事实上,从式的角度的正确解法为:
解:∵x1>2,x2>2,∴x1-2>0,x2-2>0,
故 x1-2+x2-2>0(x1-2)·(x2-2)>0 ①Δ≥0 ,即 2-m>45-m-2×(2-m)+4>0(m-2)2-4(5-m)≥0 , 即 m<-2m>-5m≤-4或m≥4 ,
解得m∈(-5,-4]。
法二:从形的角度再看此题。
解:设f(x)=0的两个根为x1,x2(x1 f(2)>0 2-m 2 >2Δ≥0 ,即 4+2·(m-2)+5-m>0m<-2(m-2)2-4·(5-m)≥0 ,即 m>-5m<-2m≤-4或m≥4 , 解得m∈(-5,-4]。 综上可以看到,错解中m∈(-∞,-4],而正确答案当是m∈(-5,-4],错解的范围扩大了,这是啥原因造成的呢? 错因究底: 比较从式的角度求解的两种解法可以发现,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①式(x1-2)·(x2-2)>0与②式x1x2>4在式结构上的不同。 可以看到,①式(x1-2)·(x2-2)>0展开即是x1x2-4+[8-2(x1+x2)]>0,而②式x1x2>4即x1x2-4>0。前者比后者多了一个式结构8-2(x1+x2),正因为这个不同,导致了两种解答结果的差异。 然而,式是抽象的,不如形有直观。从式的结构比较,固然简单直接,但正因为其抽象性,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彻底理解,下次做类似题还会犯同样的错误。由于“形”为“式”的外显,下面再从“形”的角度着手,利用平面区域的图像,展示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 在①式(x1-2)·(x2-2)>0与②式x1x2>4中,令x1=x,x2=y,则①式变为(x-2)·(y-2)>0,即y> 2x-4 x-2 (x>2);②式变为xy>4,即y> 4 x 。 把它们图形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则①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为直角∠DAC的右展区域;②式表示射线AD与曲线AB组合的右展区域。如下图: 在平面区域上,可以看到,②式比①式多了区域BAC往右边的平面区域,这就是导致第②式中m范围扩大的根本原因! 【例2】 设集合 x x+1 x+a <2 的解集为P,若1P,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 [-1,1] B. [-1,0] C. [-1,0) D. (-1,0] 問题剖析: 此题以集合为载体,考查含参数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和集合的基本性质。 错解: 解法一:由 x+1 x+a <2,即 -x+1-2a x+a <0,故(x+2a-1)(x+a)>0。 ∵(x+2a-1)(x+a)=0的根为x1=1-2a,x2=-a。 (1)当1-2a=-a时,即a=1时,不等式解集为{x|x≠-1},此时1∈P,舍去; (2)当a<1时,不等式解集为{x|x<-a或x>1-2a},要1P,则 -a≤11≤1-2aa<1 ,解得-1≤a≤0; (3)当a>1时,不等式解集为{x|x<1-2a或x>-a},要1P,则 1-2a≤11≤-aa>1 ,解得a∈。 综上得,不等式解集为a∈[-1,0],从而选B。 这种解法从正面出发,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处理,逻辑严整,条理清晰,然而难免小题大做,耗时耗力,得不偿失。 于是,有学生提出新的解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