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强 刘东梅 姜颂
【摘 要】目的:调查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入幼儿园2-5岁儿童血红蛋白(HGB)状况,为预防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静脉血2ml,采用sysmex XN1000血液分析仪测定儿童HGB,以HGB <120g/l为贫血标准[1]。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60例儿童HGB水平为129.18±8.42g/l, 其中男童678例,HGB水平为129.02±8.431 g/l,女童582例,HGB水平为129.37±8.410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0,p=0.459);1260例贫血儿童共有154例贫血率为12.22%,其中男童88例占男童百分率为12.97%,女童66例占女童总数的百分率为1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4,p=0.376);不同年龄段贫血率(2岁12.29%、3岁13.62%、4岁11.60%、5岁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184,p=0.066)。结论:家长及保健医生应注重学龄前儿童血红蛋白检测,早发现贫血患儿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关键词】贫血;血红蛋白;学龄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213-02
HGB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HGB可以反映贫血状况。贫血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之一,可对机体产生严重危害,常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下降[2]等。为了了解本市建华区入园儿童贫血情况,对2017年2月-3月来本院保健科进行入园体检的1260例儿童HGB数据进行回顾分析,为预防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对2017年2月-3月来本院保健科进行入幼儿园体检的1260例2岁-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78例,女性582例。
1.2 检测方法 按照无菌操作采集肘前静脉血2ml于含EDTA二钾真空采血管中,采用SYSMEX XN1000 血细胞分析仪进行HGB测定,仪器质量在控。
1.3 贫血程度划分标准 根据HGB降低的程度可将贫血分为轻度贫血(HGB90-120g/l);中度贫血(HGB60-89 g/l);重度贫血(HGB30-59 g/l);极重度贫血(HGB<30 g/l)。
1.4 统计分析方法 用spss2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X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260例HGB水平为129.18±8.42 g/l;其中男童678例,HGB水平为129.02±8.431 g/l;女童582例,HGB水平为129.37±8.410g/l。男女童HGB水平在性别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0,p=0.459)。
2.2 1260例中贫血儿童共有154例(均为轻度贫血)占总数百分率为12.22%,其中男童88例占男童百分率为12.97%,女童66例占女童总数的百分率为11.34%,男女童贫血率无显著性差异(x2=0.784,p=0.376)。
2.3 将1260例按年龄(2岁、3岁、4岁、5岁)分四组,2岁共187例,其中贫血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占此年龄段比例12.29%;3岁共653例,其中贫血89例(男性47例,女性42例)占此年龄段比例为13.62%;4岁共336例,其中贫血39例(男性23例,女性16例)占此年龄段比例为11.60%;5岁共84例,其中贫血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占此年龄段比例为3.57%.不同年龄段贫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184,p=0.066)。见表1.
2.4 将1260例分两组(2-3岁为一组;4-5岁为一组),2-3岁组840例HGB水平为128.73±8.229 g/l;4-5岁组为420例HGB水平为130.08±8.728 g/l,2-3岁组HGB水平低于4-5岁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F=0.447,P=0.008)。
3 讨论
贫血是反映儿童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儿童期贫血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膳食结构、饮食结构、营养知识、卫生条件等,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有研究表明,营养干预可以防止贫血的发生[3]。而儿童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 贫血 在我国儿童发生的比率非常高,在患病初期以及轻度贫血时,从外观和行为表现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中重度贫血时,面色苍白会更明显,口唇和眼结膜、指甲、手掌缺乏血色;患儿因免疫力的下降而常常感染细菌和病毒;有些孩子表现出“异食癖”、指甲变得薄而脆,中间凹陷似小勺,更为严重时会出现心脏扩大及肝脾肿大。发生缺铁性贫血时可以多食一些富含铁的食品如黑木耳、紫菜、芝麻、黑豆及深色蔬菜和水果;可以多食一些富含铁的血液品如猪血、牛红、鸡红、鸭红等。本研究学龄前儿童贫血率为12.22%高于周红梅[4]报道幼儿园儿童贫血患病率(9.83%),第一可能与该阶段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期,偏食挑食严重,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婴儿期的库存铁耗尽,第二可能与本地区处于中国东北部,冬日过长食物比较单一,缺少新鲜深色蔬菜、富含铁水果有关系。本研究中2-3岁组HGB水平明显低于4-5岁组可能因为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代谢越旺盛,对铁的需求量也越大,得不到充足补给时HGB水平将会降低。故家长及保健医生应注重该阶段儿童HGB檢测,掌握儿童营养状况,早发现贫血患儿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减少贫血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尚红,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
[2] 蔡晶晶,张超,段凯,等。一级一类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9):85-88.
[3] 杨翠平.学龄前儿童贫血及营养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37-38.
[4] 周红梅.2008年至2010年某区集体儿童贫血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