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前期痰热互结证患者60例临床分析

2018-10-30 06:25叶明华
中外医疗 2018年19期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中医药治疗

叶明华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前期痰热互结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7年12月方便选取在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经过检验诊断为“糖尿病前期”,中医辨证属于“痰热互结证”的患者12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予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其中治疗组另加用中医药治疗(包括汤剂、院内制剂、中医外治等),3个月后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患者60例,临床治愈28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60例,临床治愈24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7,P=0.005 <0.01)。 结论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前期痰热互结证的患者,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痰热互结证;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7(a)-0156-05

Clinical Analysis of 60 Cases of Early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TCM Syndrome Treated by Chinese Medicine

YE Ming-hua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ection Two, Nanping People's Hospital, Nanping, Fujian Province, 35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rediabetes and phlegm-heat syndrom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7,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Nanping People's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e have passed the test and diagnosis of "pre-diabetes," and TCM syndromes belong to 120 patients with "phlegm and heat syndromes" and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60 cases.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health education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in which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additionally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including decoction, hospital preparations,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tc.), and changes in blood glucose, glycated hemoglobin, and blood lipids were observed after 3 months.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60 cases, 28 cases were clinically cured, 28 cases were effective, and 4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3%; 6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24 cases were clinically cured, 22 cases were effective, and 14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6.7%.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3.827, P=0.005 <0.01). 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re-diabetes phlegm heat syndrome, has a good effect.

[Key words] Pre-diabetes; Phlegm heat exchange certificate; TCM treatment

隨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人数越来越庞大,在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谱中排第3位,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前期也被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它包括了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两种情况,两者可以单独的存在或也可以合并出现。糖尿病前期是一级预防的重点[1]。如果对糖尿病前期人群不进行积极的干预,它将不可避免的会慢慢发展成为糖尿病,不仅严重影响个人和家庭的身心健康,增加了家庭和政府的经济负担,还可以破坏家庭的稳定,增加社会矛盾,这对国家、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提前对“糖尿病前期”这种状态进行积极的干预,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放眼来看,还可以从经济学方面,减少个人、家庭和社会负担。作者从2011年1月—2017年12月,对所有的经过检查诊断为“糖尿病前期”,中医辨证属于“痰热互结证”患者,都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和必要的西药基础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对60例的“糖尿病前期”,属于“痰热互结证”的患者,同时使用中医药手段进行干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的患者均经过检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前期”,中医辨证属于“痰热互结证”,一共120例。在报请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将他们随机分入中医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有60例,其中男性有33例,女性27例;年龄35~71岁,平均47.3岁,体重指数(BMI):24.41~27.08 kg/m2,糖化血红蛋白平均6.7%,合并高血压者12例,高脂血症者13例,高尿酸血症11例;对照组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7~70岁,体重指数(BMI):24.68~27.35 kg/m2,平均45.5岁,糖化血红蛋白平均6.6%,合并高血压者13例,高脂血症者15例; 高尿酸血症13例。将上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所有患者,均来自南平市人民医院的住院患者,在报请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将他们随机分入中医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大多合并有“高血压”“脑梗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痛风”等疾病。诊断标准:①参照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以及2003年11月国际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建议;②空腹血糖在5.6~6.9 mmol/L之间和(或)行75 g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查,餐后2 h血糖在7.8~11.0 mmol/L之间;③根据患者是否形体肥胖,是否伴有腹部胀大,脘腹胀满,易饥多食,口干口渴,心烦口苦,头昏头胀,夜寐不佳,大便干结,小便色黄等症状,再结合患者舌脉象:舌质红或淡红,苔黄腻,脉弦滑等,中医辨证属于“痰热互结证”。

1.3 治疗方法

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组都参照糖尿病方式进行管理:均给予疾病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积极对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如一代伟人毛泽东所说“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同时应该节饮食、畅情志、慎起居,做到修身养性,保持心情舒畅。在改变不了遗传,年龄不断增长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医患配合,进行合理的治疗、各项指标监测,改变不良结局。具体上可以参考糖尿病饮食管理;配合适当的运动疗法,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如果合并高血压者同时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合并有高脂血症者同时给予调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手段,按照“一体化”的思维,本着“治病求本”原则,确立“清热化痰泄浊”作为中医治法。先与中药汤剂清热化痰泄浊治疗,在小陷胸汤基础上加味,配方如下:全瓜蒌15 g、半夏12 g、黄连6 g、枳实9 g、葛根15 g、山楂12 g;配合中医外治,根据患者意愿,配合选择下列外治手段:如耳穴貼压:脾、胰腺、内分泌;或中药熏洗,配方:黄连9 g、土茯苓30 g、马齿苋30 g、苦参15 g、蚤休15 g、明矾12 g;或穴位贴敷:按黄连50 g、瓜蒌40 g、法半夏30 g、枳壳20 g、竹茹20 g、白术30 g、陈皮20 g比例打粉调和外用治疗;出院带药选择该医院制作的院内中药制剂“降糖Ⅱ号”治疗,药物配方组成4味,为全瓜蒌、半夏、黄连、枳实通过中药超微粉技术制成胶囊剂型,3粒/次,3次/d。 3个月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空腹血糖、75 g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查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血尿酸以及体重指数等。

1.5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空腹血糖<5.6 mmol/L 和(或)OGTT 2 hPG <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血脂恢复到正常水平,体重指数明显下降。有效:空腹血糖和(或)OGTT 2 hPG明显下降,但未到正常水平,糖化血红蛋白<7%,血压、血脂、血尿酸、体重指数有所下降;无效:空腹血糖和(或)OGTT 2 hPG、糖化血红蛋白无改善。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以均数(x±s)±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胆固醇、体重指数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情况下各项指标也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两者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对照组在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行饮食管理;适当的运动疗法,配合一些基础西药治疗,亦有76.7%患者有效。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手段,总有效率达9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根据临床观察,治疗组患者不仅有指标的改善,而且“腹部胀大,脘腹胀满,易饥多食,口干口渴,心烦口苦,头昏头胀,夜寐不佳,大便干结”等症状改善明显。

3 讨论

“糖尿病前期”患者一般没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反而大多形体超重或肥胖,常常是在体检发现,或因其他疾病住院时检查顺带发现。患者可有或无家族史。目前认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如果不控制,均为可在若干年后逐渐进入糖尿病状态。也属于心血管病的易患因素之一。据应焱燕等[2]在《糖尿病前期的研究进展》认为:该期是一种可逆阶段,是糖尿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和关键期,健康的饮食和身体运动能预防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张婷、高东、蒋成刚等[3]团队在《糖尿病前期患者餐后2 h血糖水平与心理因素关系》一文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升高与抑郁、焦虑、消极应对方式、神经质等心理因素有关。因此虽然不能改变遗传、性别、年龄的逐渐增长,但是通过健康管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调畅情志,修身养性,保持心情舒畅,结合饮食、运动疗法,适当减轻体重,必要时配合一些药物或非药物的治疗,对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是非常有益的。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有许多的宝贵经验,留下许多的经典名言。比如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治未病”的观点,就是古代医家认为“未病先防,治其未发”。如果在疾病尚未发生,或者即将发生之前,根据病患者的状态,就积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干预,有可能疾病就不会发生了,这就是所说的“未病先防”。应该“见微知著、洞幽察微”,提早下手,进行干预治疗,疾病就不不一定会发生了。如果在疾病确诊之后,尽快根据病患者的状态,进行处理,将疾病尽可能控制在初起时的轻始阶段,不让它进一步恶化,这就是“已病早治”。同时要有应“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防范于未然。在疾病已经发生之后,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治疗手段,尽可能的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变生它病。上面几种情况均属于中医的“治未病”范围,这体现了以“预防为主”的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脾瘅”“食郁”等病范畴。中医认为,糖尿病前期发生的主要原因与先天禀赋异常,过食肥甘,久坐少动,情志失调等有关。其中内因是先天禀赋异常,外因主要是过食肥甘,且后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更为重要。如果过食肥甘厚味,又很少运动,就会造成超重或肥胖,影响脾胃运化,导致痰浊内生,日久化热。正如《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故“痰热互结证”是“糖尿病前期”中最常见证型。对“糖尿病前期”“痰热互结证”患者,中医治法以“清热化痰,理气散结”为主。在浩瀚的中医古籍里,多有中药治疗消渴的记载。如在《名医别录》首先记载有黄连可以“止消渴”,半夏可“消心腹胸隔痰热结满”。瓜蒌实化痰通便,既可以配伍黄连加强清热泻火,还可以助半夏化痰开结。在《医宗金鉴》还记载:“黄连涤热,半夏导饮,瓜蒌润而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4]。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明确记载:“葛,性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起阴气、解诸毒”。而山楂可以“消食积,散瘀血、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等”。从一些药理研究表明:黄连、瓜蒌子、枳实等药物均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并能改善糖耐量,保护胰岛细胞等作用,但对其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尚未完全明确。正如康烨在《黄连素的临床新用途进展研究》说:“黄连素有治疗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临床新用途,但是目前黄连素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5]。而中医外治理论根源:《黄帝内经》云“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古人云“穴药同源”,外治疗法就是通过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各种手段刺激穴位、经络,修复人体的“开关”来治疗疾病。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百药箱,里面装的药就是穴位,每个穴位都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糖尿病也有其对应的“药之穴位”,因此可配合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方式来刺激穴位,来辅助控制血糖。张利民等[6]学者2013年发表的《小陷胸汤对糖尿病前期痰湿蕴热体质糖脂代谢的影响》发现:干预后2组FBG、PBG、HbAlc均显著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TG、TC、HDL-C、LDL-C均有显著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小陷胸汤干预观察组的改善作用更好,干预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小陷胸汤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的血脂,纠正糖尿病前期痰湿蕴热偏颇的体质,达到逆转和阻止疾病发展”结论。赵静等人[7]发表的《个体化综合干预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效果评价》一文,目的探讨个体化综合干预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法将160名糖尿病前期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名,干预组人群实施12个月的个体化综合干预,对照组人群采用常规干预,比较2组人群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人群对糖尿病前期(45.00%)、体重/体质指数(41.25%)、糖尿病的危险因素(68.75%)、糖尿病的危害(71.25%)、糖尿病的早期症状(73.75%)、控制饮食的重要性(83.75%)、合理运动的重要性(85.00%)、定期监测血糖的重要性(87.50%)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人群控制饮食(85.00%)、控制体重(83.75%)、合理运动(86.25%)、定期监测血糖(88.75%)、保持良好心态(82.50%)等自我管理行为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人群空腹血糖(5.54±0.43)mmol/L、餐后2 h血糖(7.13±0.94)mmol/L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人群的糖尿病转化率(22.50%)低于对照组人群(41.25%)(P<0.05)。而据笔者在临床中观察:所有的患者均通过健康管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调畅情志,修身养性,保持心情舒畅,结合饮食、运动疗法,适当减轻体重以及基础的西药降糖治疗,治疗前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胆固醇、体重指数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情况下各项指标也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两者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行饮食管理;适当的运动疗法,配合一些基础西药治疗,亦有76.7%患者有效。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手段,总有效率达9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上面引用的文章和笔者临床观察,可以看出:张利民、谭毅等[6]学者的研究是单纯使用小陷胸汤治疗糖尿病前期痰湿蕴热体质患者,而笔者除了使用以小陷胸汤做基础方外还配合了中医外治等进行一体化管理和治疗,两种方法都得出了对糖、脂代谢等有良好的影响;赵静等人[7]研究,表明个体化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良好作用,干预组人群空腹血糖(5.54±0.43)mmol/L、餐后2 h血糖(7.13±0.94)mmol/L,而笔者的临床观察也得出:干预组人群空腹血糖(5.45±0.64)mmol/L、餐后2 h血糖(7.19±1.87)mmol/L,从这两种方法研究结果可以看到降糖效果无明显差别,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又都有明显的差异。这都说明了综合干预措施比单一干预更为有效。笔者用中医内服汤剂或者院内制剂,同时配合一些中医外治手段,这种一体化治疗不仅可以起到降低血糖、血脂、血压效果,更能改善患者的症状。通过长时间观察,两组治疗过程顺利,均未出现因血糖大幅波动,影响整个观察过程情况发生。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如腹泻、便秘等,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小,疗效比对照组好。梁芳等[8]的《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得出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在实施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说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笔者对所有的入组患者均有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明白医患互相配合,通过健康管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调畅情志,修身养性,保持心情舒畅,结合饮食、运动疗法,适当减轻体重,必要时配合一些药物或非药物的治疗,对糖尿病前期病情控制是非常有益的。杨圣楠等[9]的《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与糖尿病心理痛苦的关系》一文指出:糖尿病心理痛苦较严重,夜间失眠和有并发症的患者应予以更多的重视,积极改善其生存质量。闫旭敏等[10]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的近况及展望》一文中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是我国特有的治疗方式,从生存质量角度研究中西医 结合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意义,应当成为我国糖尿病生存质量研究的重点。吕娟[11]的《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是:应用中医药干预方案不仅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理功能,对患者的心理精神、情绪状况等方面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较单纯西药更具有优势。从上面几位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要重点关注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问题,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是我国有特有的一个研究方向,而且中医药干预的疗效还不错。笔者从自己的临床实践来看,也符合上述结论。虽然中药整体降糖效果不如西药,而且中医药的特色并不仅仅在于降低指标,而是改善患者的非特异性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比如说有些患者,单纯的西医治疗,血糖指标控制很好,但口干口渴,心烦口苦,头昏头胀,夜寐不佳,大便干结等症状改善却不明显。中医药干预手段恰恰对这些症状的改善有益,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此从本实验观察,說明中医药在糖尿病前期的治疗方面也是可以有一席之地,值得我们不断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作君.糖尿病前期是一级预防的重点[J].医药前沿.2016,6(23):389-390.

[2] 应焱燕.许国章.糖尿病前期的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2):250-253.

[3] 张婷,高东,蒋成刚,等.王旭梅.谭庆荣.徐建平.卢勤.孙学礼.糖尿病前期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与心理因素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7):486-488.

[4] 仝小林.黄连为主药系列经方在糖尿病辨治中的运用[J].中医杂志,2013,54(3):209-211.

[5] 康烨.黄连素的临床新用途进展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7,39(3):120-123.

[6] 张利民,谭毅,黄伟,等.小陷胸汤对糖尿病前期痰湿蕴热体质糖脂代谢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1):1 1-4.

[7] 赵静,高珊,韩兰稳.个体化综合干预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2):154-157.

[8] 梁芳,夏慧玲,江月英.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2015,35(3):619-621.

[9] 杨圣楠,朱元媛,楼青青.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与糖尿病心理痛苦的关系[J].护理管理杂志,2015,10(15):689-691.

[10] 闫旭敏,白燕.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的近况及展望[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00):50-51.

[11] 吕娟.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6(19):7-9.

(收稿日期:2018-04-08)

猜你喜欢
糖尿病前期中医药治疗
降糖丸治疗糖尿病前期(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研究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选择和预后分析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探析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效果
化痰活血法干预糖尿病前期4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