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机遇及发展路径

2018-10-30 09:48宋忠良陈更亮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体育产业赛事

宋忠良,陈更亮

体育,作为社会和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快速发展和区域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体育与城市的耦合发展越来越受重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一线城市,早在2002年就明确提出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目标[1],2015年上海提出了到2025年建设为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新目标[2]。在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加快建设为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对于推动上海体育和城市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上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支撑。

1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战略意义

1.1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与全球城市建设一脉相承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对于提升上海城市竞争力来说意义重大,与全球城市建设的目标也一脉相承。

目前,很多国际级体育城市均把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和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作为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措施。比如我们熟知的世界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及巴黎,同时也是公认的国际体育城市。这些城市拥有全球闻名的职业体育球队,例如纽约扬基队(棒球)及尼克斯队(篮球)、伦敦切尔西(足球)、日本东京FC(足球)等。体育赛事和职业球队对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对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与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目标一脉相承。

1.2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是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手段

2017年,上海市生产总值达到30 133.86(亿元),首次超过3万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 988元[3]。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经济处于稳步增长阶段,但增长方式与发展水平之间有诸多矛盾。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更好地调整产业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是缓解经济发展困境压力的有效措施。2016年上海体育产业总规模1 045.87亿元,同比增长14.9%,占当年全市GDP比重1.5%,而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3%左右[4]。因此上海与其他发达国际体育城市之间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有利于激活和释放现有体育资源的活力,可以扩大产业规模和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可以加快体育与旅游、会展、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和实现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1.3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是满足上海市民多层次体育需求的重要保障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是满足市民多层次体育需求,是提高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上海市体育基础雄厚。2017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共设10个项目联赛、11个品牌特色赛事活动和35个项目系列赛,先后举办赛事活动1 528个,参与人次超百万。2017年上海共举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41个项目162次,其中国际性赛事61次,全国性赛事101次;2016年上海体育产业总规模1 045.87亿元,体育软硬件条件在全国位居前列[4]。在新的时期,充分利用上海现有的体育资源,激发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让体育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市民对体育需求的多样性与层次性,对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4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是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支撑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体育作为一项比较具有影响力的事件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城市把体育作为新的发展战略手段加以利用。体育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影响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城市可以赋予体育新鲜的活力。根据2015年英国Sportcal的全球体育城市评价排名显示,上海位列全球第20位[5]。2016年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了“上海全球城市功能”。这也是新时期国家对上海城市发展新的要求与目标定位[6]。当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体育的助力推动,在衡量全球城市指标中体育赛事也是一项重要指标。据相关研究表明,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可以推进广州城市建设加快5至10年的发展[7]。因此加快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乃至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目标尤为重要。

2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机遇与挑战

纵观国内外关于国际体育名城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可以看出:一般从“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竞技体育、体育赛事、体育文化”[8]等要素进行考察。而欧洲从“身体素质、公平竞赛、运动快乐、团队精神、达成目标”等五个领域来测评,美国从“基本资格、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9]三个要素进行分析与评价。虽然上述评价指标与标准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体育产业、政府支持、体育赛事等评价指标的集中度较高,这些也是上海未来亟需提高的方面。上海作为中国的超大城市和直辖市,举办过诸多如F1中国大奖赛、ATP大师系列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设施完善和拥有众多体育管理人才,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奠定了基础。

2.1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目标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吻合

面向“十三五”[10],上海确立了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作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长江经济带城市及国家中心城市,不久的将来,她必将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乃至全球城市的行列。就发展体育产业而言,上海体育场馆设施完备,居民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口多,体育产业发展良好。所有这些,都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上海市明确提出“将上海建成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近年来在全球城市排名中,上海市仅次于东京、北京和平昌,达到了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目标[1]。2015年,上海提出了到2025年建设为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新目标。上海“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等场地设施。办好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F1中国大奖赛、环球马术冠军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等重大赛事,引进培育更多与国际化大都市功能相匹配的顶级赛事,鼓励国际体育组织或分支机构落户上海,延伸体育赛事产业链,深化足球改革,加快职业体育发展,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已成当务之急。上海市将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写入十三五规划发展之中,并且作为上海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 系列性、常规性国际体育赛事提高了上海的国际声誉

近年来,上海体育竞赛工作围绕“建设一流赛事之都”目标,突出制度规范、创新发展和服务保障,申办及承办了大量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如2017年就举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共41个项目162次[4],其中国际性赛事达到61次。当中的品牌体育赛事包括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F1中国大奖赛、环球马术冠军赛、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等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而2015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则是近百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的最高级别单项冰上赛事,共有来自全球164名运动员参赛。这些运动员来自于37个国家和地区,赛事期间共有累计8万多人次到现场观看,542名新闻记者和电视转播人员现场报道花滑世锦赛。此外,举办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典礼和“劳伦斯上海公益足球校园行”活动等大型赛事及相关活动也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既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又使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扩大了上海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3 各项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上海市贯彻〈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实施意见》及《上海市体育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文件,促进了上海各项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市共有体育场地38 600个,总场地面积4 155.6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上升到40.8%。《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得到了认真实施,区级体质监测中心实现全覆盖,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连续三次蝉联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上海的竞技体育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上海运动员共获得3枚金牌、5枚银牌、2.5枚铜牌,奖牌总数居各省市之首;2016年上海体育健儿在里约奥运会上取得3人次金牌、3人次银牌、4人次铜牌的优异成绩;在2017年天津全运会中,上海代表团共斩获了29枚金牌、33枚银牌、24枚铜牌,创下历史新高,在全国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中名列前茅。

上海市体育产业增加值近几年来逐步增加。2015年上海市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910.13亿元[11],增加值为 351.22 亿元,占当年全市 GDP比重1.4%;体育服务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548.56亿元和276.09亿元,占上海市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0.3%和78.6%。2016年上海体育产业总规模1 045.87亿元,同比增长14.9%,占当年全市GDP比重1.5%。

2.4 上海市体育活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城市体育活力及体育产业发展状况,人民体育、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网络大数据的支持下,联合发布了“2015中国体育产业风云榜”[12]。排行榜选取了体育赛事、体育场馆、大众体育、体育旅游等四个体育相关指标,统计排名包含了334个地级行政单位及4个直辖市的数据。由表1可以看出:榜单中上海市体育场馆超过北京排名第一;体育赛事、大众体育、体育旅游均仅次于北京,排在第二位。总排名达到了93.19分,仅次于北京。

表1 “2015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前10名总分及各指标得分一览表

由清华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支持,人民体育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发布了“2016中国体育产业风云榜[13]”。排行榜选取了体育赛事、体育场馆、体育活力、全民健身等四个体育相关指标进行评选。上海市体育活力、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体育场馆位居第三。

表2 “2016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前10名总分及各指标得分一览表

根据英国权威体育市场情报机构发布的全球体育城市发展报告,上海在全球体育城市指数排行2013年和2014年排名第20位;2015年排名第21位,国内城市方面仅次于北京和广州。

2.5 上海距离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差距

目前,从体育城市评价及发展的核心指标来看,上海距离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由英国权威情报机构发布的全球体育城市指数,上海排名国内城市第3名,亚洲位于北京、东京、多哈、德里及广州等城市之后的第9名,在全球位列20位左右。这一评价主要是依据城市举办的体育赛事大小、规模及影响力等。不得不说,在这方面上海与全球公认的著名体育城市如伦敦、莫斯科、巴黎等城市确实有有较大差距。上海每年举办的国际级体育赛事数量并不少,而且缺乏国际级顶级赛事。这可能是影响其在全球体育城市排名座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应该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对世界体育事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我们所熟知的伦敦、纽约等著名的全球体育城市,均拥有较多的文化社区,其城市体育形态很丰富,也更具国际化。然而目前上海缺乏多元化国际体验和文化展示的空间,另外体育博物馆、体育公园等相关设施也比较匮乏。

3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路径

3.1 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口,形成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振兴足球作为发展体育运动及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中央于2015年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上海市作为传统的足球及体育强市,应该抓住中国足球发展的黄金期,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与足球文化,以《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为重要支撑,为我国体育体制改革开拓一条新的道路。上海是全国著名的足球城市,足球文化已根植于这座城市土壤之中,因此把足球改革作为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突破口,大幅度提高其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影响是完全可行的。为此,上海一方面要提高足球人口数量与质量,促进足球项目体育教育深度融合,完善足球场地设施,以振兴职业足球和普及社会足球为重点;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创新足球管理模式、提升足球竞争实力、完善足球竞赛体系,最大限度地开放体育资源,为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注入持续动力。

3.2 培育体育品牌赛事,打造国际一流的体育赛事之都

申办和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城市带来一大批赛事运营管理人才,而且可以丰富市民体育文化生活和满足居民多元化体育需求,因此打造国际一流的体育赛事是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体育竞赛表演业在上海的引领作用初步显现。目前,上海以ATP1000网球大师赛、F1中国大奖赛、环球马术冠军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等为主体,以其他国际、国内、市级及区县级赛事为补充的赛事体系已日渐完善。上海要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就一定要将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优势充分利用好,将申办与承办国际顶级赛事作为目标,力争拿到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世界田径锦标赛等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的承办权;积极构建与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赛事体系;同时积极借鉴国际发达体育城市的赛事经验,与政府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让赛事与城市发展密切相连;要注重赛事管理与运营工作,不断积累赛事营销与运作的经验,将上海赛事管理工作打造成世界品牌;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提升赛事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度。

3.3 提升市民体育参与度及身体健康水平

体育生活化是世界体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体育的发展是以居民群体参与为基础的,体育发展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海市应该抓住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以全面贯彻实施《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引导市民参与体育锻炼,加大社会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步提升市民身体健康水平和体育锻炼参与度,打造“健康中国”上海的新名片;上海市应围绕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健康上海”的总目标,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建设好市民需要的体育设施,搭建好全民健身服务平台,以满足市民日益需求的体育锻炼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引导市民科学健身,不断提升市民体育参与度和身体健康水平。

3.4 引导培育体育消费,推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2016年,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规模达到了1 045.87亿元,距离2020年1 500亿元的目标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上海在加强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要强化体育资源流动,鼓励引导体育消费和各类体育企业健康发展,为体育产业发展打下基础。同时,还要注重打造体育产业功能集聚区,重点规划体育产业总部基地、体育用品研发基地、体育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重点打造上海体育场商业圈、崇明户外运动休闲、青浦淀山湖帆船、徐汇滨江带、黄浦滨江带、浦东滨江带、杨浦滨江带、奉贤滨海体育休闲、浦东滴水湖水上休闲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项目。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体育产业领域中来,使其更多地参与建设体育设施,提供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服务。完善自贸试验区体育服务产业发展链条,将上海体育产业发展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利用上海现有产业基础和商业影响,大力发展体育商贸业,打造具有区域性和全国性影响的体育商贸业领军企业;吸引国际体育组织、国际著名的体育企业将其全球或区域中心或分支机构设立在上海,提升上海体育产业影响力。

3.5 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丰富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是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印记。为此,上海应该加大体育公益广告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大力发展职业体育,引进品牌体育赛事,扩大其知名度;打造本土体育品牌,提升全球知名度。积极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支持引导体育明星参与公益活动和开展体育文化艺术创作,形成上海体育文化高地;提升上海体育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虹口精武武术及其博物馆、宝山龙舟博物馆、嘉定武科博物馆以及各类收藏馆的等级和水平,发挥其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用。进一步加大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奥运城市以及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争取让国际体育组织在上海设立总部或者分支机构,或举办大型体育会议;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专业媒体、专业体育报刊、专业体育网站以及媒体工作者,加强与国内外体育媒体的沟通协作。

3.6 提高体育职业化水平,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俱乐部

职业体育俱乐部数量及其影响力是全球体育城市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纵观国际上公认的各大体育名城,其一般都拥有至少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比如伦敦有英超球队阿森纳队、切尔西队、热刺队,纽约拥有棒球洋基队及篮球纽约尼克斯队等。据“2016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竞赛榜统计显示:上海拥有12个职业体育俱乐部,其中在国内比较有名的有上海申花、上海上港、上海大鲨鱼等球队,但是这些队伍在全球几乎没有国际知名度,更不用说影响力。因此,上海市应积极提供优质体育赛事资源,支持社会力量办赛,应以三大球项目为突破口,加快体育职业化和社会化的进程。政府要积极扶持体育职业俱乐部的发展,把职业体育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吸引国际、国内优秀运动员加入到上海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来,提高上海市职业体育俱乐部影响力与知名度,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增添光彩。

4 结语

体育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就是打造上海城市的名片。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首先要统一思想,达成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共识;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培育居民的体育消费与参与;第三,要塑造体育产业品牌,加快体育产业集群;第四,要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赛事之都步伐;第五,要构建具有“海派”特色的体育文化体系,以最终形成具有“海派”特色的社会文化。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体育产业赛事
本月赛事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体育产业之篮球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