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卿 ,朱生荣 ,马有翔 ,肖世瑾 ,王玉璞 ,张建鹏
(1.山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山丹734100;2.山丹县李桥乡畜牧兽医站,甘肃 山丹 734100)
布鲁氏菌病 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动物疫病。目前研究认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疫苗是控制牛、羊布病的有效方法。山丹县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县牛羊布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6年羊布病血清学阳性率达到7.4%,开展羊布病免疫势在必行。目前国内用于羊布病免疫的疫苗主要有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和布氏菌病活疫苗(M5株)(以下简称S2和M5疫苗)两种,根据全省布病免疫试点工作的经验,山丹县拟选用S2疫苗免疫。为进一步验证S2疫苗的临床安全性,为全县大规模免疫提供依据,开展本实验研究。
1.1 疫苗、试剂及试验动物 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购自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布鲁氏菌病虎红抗原来源于哈尔滨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本地绵山羊(1月龄以上,除种公羊以外,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阴性),由山丹县李桥乡部分养羊场户提供。
1.2 免疫接种
1.2.1 口服免疫 将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配专用稀释液用投药枪进行口腔灌服,山羊和绵羊不论大小一律1头份,含活菌100亿。对照组投服1ml生理盐水。按操作规程做好人员防护。
1.2.2 注射免疫 将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配专用稀释液用投药枪进行肌肉注射,山羊不论大小一律1/4头份,含活菌25亿,绵羊不论大小一律1/2头份,含活菌50亿。对照组肌肉注射1ml生理盐水。按操作规程做好人员防护。
1.2.3 临床安全性观察 连续观察60d,统计免疫反应情况。
1.2.4 免疫效果及转阴期观察试验 分别在免疫后 15、30、15、60 天按照国家标准 (GB/T 18646-2002)规定方法【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阳性率。
2.1 布氏菌病活疫苗 (S2株)临床安全性观察实验I组,将将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配专用稀释液用投药枪进行口腔灌服,山羊和绵羊不论大小一律1头份,含活菌100亿。免疫后未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副反应率0;试验II组,将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配专用稀释液用投药枪进行肌肉注射,山羊不论大小一律1/4头份,含活菌25亿,绵羊不论大小一律1/2头份,含活菌50亿。免疫后即有8只羊出现精神萎靡,行走僵硬,呼吸困难等疫苗反应,6只症状轻微一天后自愈,2只经抗过敏治疗后治愈1只,死亡1只,副反应率为9.8%,较实验I组高,临床症状更为严重;对照组副反应率均为0,详见表1。
表1 疫苗副反应观察试验结果统计
2.2 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免疫效果观察 实验 I组, 免疫后 15、30、45、60、90 天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26.7%、46.5%、40.7%、9.3%和 0;试验 II组分别为 29.3%、46.7%、39.1%、7.6%和0。实验I组和试验II组转阳率和转阳率消长规律差别不大,详见表2.
表2 免疫效果观察试验结果统计
3.1 用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口服免疫,只有极个别的羊出现一过性轻微疫苗反应,不用治疗即可自行恢复;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进行免疫则疫苗反应相对较为严重,可能出现流产和死亡。因此,在大规模免疫时多推荐口服免疫的方法。
3.2 口服免疫,山羊和绵羊不论大小一律灌服布氏菌病活疫苗(S2株)1头份,含活菌100亿。注射免疫,山羊不论大小一律注射1/4头份,含活菌25亿,绵羊不论大小一律注射1/2头份,含活菌50亿。二者之间的免疫效果和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差别不大。
3.3 本研究免疫抗体水平消长变化表明,采用S2疫苗免疫后90天,所有羊只的免疫抗体全部消失。这为今后布病监测中区分免疫抗体还是感染抗体提高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一结论制定“免疫+检测净化”的布病防控策略,在免疫90天后,检测到血清学阳性家畜即可确定为感染阳性畜予以扑杀,达到净化控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