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刘阳团队发现一个负责赭曲霉毒素合成的基因簇,阐明了赭曲霉毒素合成步骤及两个关键调控基因。该研究对预防和控制赭曲霉毒素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作为亮点文章在线发表在《应用与环境微生物(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上。
赭曲霉毒素A(OTA)广泛存在谷物、咖啡、葡萄、酒类、奶酪、肉制品中,具有肾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及免疫毒性。该团队研究发现,赭曲霉中存在一个赭曲霉毒素的合成基因簇,包含4个合成基因和1个调控基因。赭曲霉毒素调控基因(OtaR1、OtaR2)共同调控赭曲霉毒素A合成,赭曲霉毒素调控基因OtaR1为途径特异性调控基因,控制4个合成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赭曲霉毒素生物合成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为赭曲霉毒素防控技术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赭曲霉毒素防控水平,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品质,保证我国食品安全。
9月2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家大豆良种攻关黄淮海现场会暨‘中黄13’一亿亩发布会”在安徽省宿州市举行。会上发布了近年来在国家大豆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大豆绿色增产增效项目和黄淮海育种专项支持下选育的适合黄淮海地区推广的大豆新品种及配套新技术。
据了解,“中黄13”大豆自2007年起已连续9年稳居全国大豆年种植面积之首,至2018年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连铮主持育成的广适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其蛋白质含量超过45%,比国产大豆高5个百分点,比进口大豆高6~7个百分点,在有限的种植面积上,能够提供充足的植物蛋白。“中黄13”具有多抗性,能够有效抗倒伏,耐涝,抗花叶病毒病、紫斑病,中抗胞囊线虫病,高产稳产使之深受农民青睐。自2002年推广以来,无论何种年景从未出现过绝产绝收的情况。在黄淮海地区,“中黄13”曾创造亩产312.4千克的单产纪录,在推广面积最大的安徽省区试点平均亩产202.7千克,增产16.0%,全部25个试点均增产,产量列参试品种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