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中职语文教师面临的困惑及应对策略

2018-10-29 02:41王其敏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老师

王其敏

随着中职语文课堂改革的迅速推进和《中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教法方面面临很多困惑。本文探讨了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中职语文教师的价值困惑

一直以来,中职教育以专业为特色和品牌吸引学生入学,大部分学生以学好专业为目标,专业成绩关系就业问题,因此专业技能的学习成了重中之重,文化基础课被抛一边,上课时不重视甚至轻视文化课程。再加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中考成绩不佳的学生,本身文化基础差,缺乏学习耐心和兴趣,所以对文化基础课更是避而远之。开学之初,面对刚刚走进职校的学生,他们的提问让语文老师尴尬不已:“老师,为什么来到职校还有语文课?我们就是语数英学不会,才来到这里学技能的呀。”学生们的话语道出语文课现时的尴尬地位。有学者做过调查:学生最不怕耽误的课是什么课?大部分学生回答是语文课。语文老师上课时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让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教师由此而产生倦怠的心理,这种恶性循环对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非常不利。

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个专访节目,随机调查各行业各年龄的人们:你幸福吗?这时我也常常自问自己当中职语文老师幸福吗?面对着日复一日,千人一面的语文教学模式;面对着知识的日新月异和自身的捉襟见肘;面对着启而不发、学而不优的中职学生,我们的幸福感在哪里?教师存在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也想在课堂上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也想在课堂上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可是,为什么几年教学下来,我们的嗓门变大了,可是激情却不再了呢?面临当今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困惑,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应该有忧患意识,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准确思考自己的定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取相应对策来解决当前面临的困惑。

二、中职语文教师应采取的对策

(一)转变教师角色,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民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从知识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和后知者的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递者转为促进者,由课堂的管理者转为引导者,由“教育警察”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这种角色的变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引导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尊重学生的意见、见解,即使学生的见解不完满甚至错误,也要用心呵护学生的思想火花,允许不同观点的讨论争辩。这样不仅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利于语文兴趣的培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用褒扬的语言,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我不行”,而是努力不够,这对因基础差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惧怕或逃避的中职学生尤为重要。如果学生的回答片面或不正确,教师可以鼓励引导他:“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但窥一斑不能知全貌,再好好读读全文,你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回答正确,教师则作出能激发学生内驱力的评价和激励,那么学生会有超乎意料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二)提高自身素养,以优良文学素养影响学生心灵

“站在讲台上方知自己读书少”,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没有足够知识积淀,是很难上好一节课,也很难从课文里衍生出更多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知识。语文,总给人以“杂”的感觉,到底应该教授什么给学生,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有时连教师自己都很难真正搞清楚,所以,语文教学很难让人感兴趣,尤其是我们面对的是基础较差对语文感兴趣程度不高的中职生,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基本上还是把“四一”(一本教材、一册教参、一本配套作业、一个课堂)当成语文教学的唯一资源。这就使得枯燥呆板、效率低下的语文课堂仍是脱离社会的空中楼阁。

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既有无以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文文化资源,这就是所谓的“生活中时时有语文,处处有语文。”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如果语文教师学习少、思考少,习惯于闭门造车,在老路上行走,缺乏创新精神。而且夜郎自大,自以为是,盲目排外,对一直以来“老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难以形成”的问题认识不清,从心理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更难谈到彻底解决。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多看书,多涉猎,多学习,使自己具有丰富而广博的专业知识。

语文教师征服学生的唯一法宝便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敬业精神、知识储备、审美情趣、思想品味、生活态度、感悟层次、交流能力,这些都可能成为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现形式,甚至于一手好字、会玩琴棋书画、会踢足球都可能是学生“服”你的要素。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拥有广博的知识与丰厚的文化素养,而且必须成为学問的杂家,不但要“渊”,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音乐、社会、美学甚至于理科的一般性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能游刃有余。同时必须消化吸收,将“千载之思”融于自我,具有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对未来的独到见解与感悟,对纷纭的世界有自己敏锐的态度与信念,更有属于自己也属于学生的全面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担当得起教师的重任,才能不使自己沦落为“教参的奴隶”,才可能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可能使学生真正体味到教材文本的魅力所在。

(三)转变教学理念,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几个教师聚在一起聊学生,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会提出疑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怎么难教育?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有这么多毛病?以前的我们是多么听老师的话啊!是呀,现在教书的确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因为时代在变化,因为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被打破了。在过去,知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学生觉得老师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老师的脑子里有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因此,学生崇拜老师,尊敬老师,视老师的话为权威。而如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生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学到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学生知道而我们老师却不知道。这些大众媒体给学生带来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相当一部分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讲的课再生动,也比不上赵本山、小沈阳的幽默;老师的教学内容再丰富,也比不上电视的专题记录片;材料再新鲜,也比不上声音色彩俱佳的电视画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维持自己在知识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维持威信,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不能再简单地当“知识传播者”和“教书匠”,而应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创设各种情境让更多的学生找到学习成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让学生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学会关注社会,站在社会潮流的前端。学生的接触面很广的,所以作为教师,不能只是埋头读书,对于社会上的新鲜事物一概不知,这样的话,很难与学生产生共同语言,也很难沟通了。所以,中职语文教师,除了注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外,一定要关注社会上的信息,在上课时多联系社会,讲授接近生活的知识,这样语文课才会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也乐意听。

(四)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上课兴趣

在一个没有升学压力的学校里,面对着一群不爱读书、不守纪律的学生,作为一名文化公共课的老师,应该怎样做呢?是一如既往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积极探索更多不同的教学方式,还是在這样的环境中妥协,得过且过。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面对中职学校不同的教育目标与特殊的授课对象,除了要摆正自己的教育理念之外,还必须寻求更加符合中职教育的教学手段,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更新教学思想,丰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使语文的实用性得以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彰显,以此激发学生上课兴趣。比如,学习沈从文的名作《边城》,很多学生不能感知富有湘西特色的风土人情,更没有见过湘西边境的青山绿水。在课堂导入时,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湘西边境的图片,讲述发生在湘西凤凰里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样,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知并掌握课文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沉醉在语文课堂中,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又比如,在讲述《琵琶行》这首诗歌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将学生的不同观点集中起来,再将有效的信息进行合成,从而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知。首先朗读诗歌后,让每小组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琵琶女是住在船上的?琵琶女的身世究竟是什么背景?为什么诗人要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年感叹?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探讨的形式,合作分工,在课后时间通过查询资料等方式尝试解决,再通过课堂将答案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答案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补充。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再是一味被动等待老师讲述诗歌内容,而是在活动中弄明白心中的疑问,完成对诗人及诗歌的鉴赏。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如果我们连教师充当什么角色都不知道,那又如何去胜任教师这一职业呢?当然认清自己的角色、地位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完善自己。新的形势下,我们每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最终成就自我。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老师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