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比较研究

2018-10-29 04:39张超蕊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庸价值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内容,对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都在宣扬倡导一种保持适度和谐的状态,一切行为都遵循一种适度原则,具有很强的原则性;“中庸之道”和“中庸至德”所强调的都是相对的、而不是僵化的模式。“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的区别:理解与标准不同,政治观点不同,思想内涵的德性论不同。“中庸”和“中道”思想中的和谐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践行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真正实现人类整体的和谐、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 中庸;中道;价值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内容

1、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早在原始社会就以“中和观”的表现形式初露雏形,此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孔子,在他看来,“中庸”有着“执两用中”的含义,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行不得与周礼的要求与规定相悖。同时,继承发展而创建了全面而系统的方法论—“中庸”之道,并把它视作最高美德,认为其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

“中庸”思想,所谓“中”的含义是为了达到自己一定的目标,必须使人的行为和认识与客观实际保持统一,不得与之相悖。换句话说,“中”也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理”。所谓“庸”,引申出来的哲学意义通常有两种意义:一是作为常理或定理解。二是作为运用的解。“庸”表明了是可以普遍适用于一切事物的准则,具有真理性。《中庸》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人们的各种喜怒哀乐、行为都必须做到恰如其分,不温不火,不过不及,才可使“中”与“和”综合起来,达到相对统一。[1]

除此之外,孔子还认为,世间万物必须各归其位,各显其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而要达到这些,就要做到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中”与“和”。另外,“中和时中”也是孔子对“中庸”思想提出的重要解释。

2、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中道”思想是被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首先,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居间者”。他说:“相对于我们的居间者,我是指既不太多也不太少的东西,而这不只是一个,也不是对一切人都相同的。”[2]可以了解到提到的“居间者”即去头去尾,保持事物的中间部分;所谓“相对于我们的居间者”,就是最恰当合适的量。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在“居间者”的基础上提出了“适中是美德,过度和不足是恶行”、“德性就是中道,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正确。”的观点。[3]他认为:“在一切可称赞的感受和行为中都有着中道。”被看作是最高层次的善或美德的一种道德准则,一种人遵循理性的准则。

“中道”又被亚里士多德分成了两部分——“绝對中道”和“相对中道”。绝对“中道”代表着绝对的中间,举例来说,在1与9之间,5就是绝对的中间。亚里士多德强调了“中道”思想,指出:对于我们而言的“中道”,即相对的“中道”,是指不太多,也不太少,这是因人而异。[4]相对的“中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并不是类似数学书上的绝对的平均数,更是合适恰当的要求。但是,所谓的“中道”并不是适用于任何事物,对于一些本身就是错误的行为是有一定的约束与限制的,“中道”思想并不属于这个范畴运用。

二、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比较

1、“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的相同点

第一,“中庸”和“中道”相比较,从字面上看都有一个“中”字,这个“中”的含义是适度或者无过无不及。因此,“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都在宣扬倡导一种保持适度和谐的状态,一切行为都遵循一种适度原则。如今社会,人对金钱的渴望与需求越来越强烈。那么“中庸”与“中道”思想为抑制人们的欲望,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规范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第二,“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都不赞成“折中主义”、“调和主义”。所谓“折中主义”就是把对立的两面,包括善恶的对立,是非的对立采取无原则的迁就态度。它无明确的支持与反对观点,体现出无原则性。相反,对于“中庸”和“中道”而言,它们坚持适度,具有很强的原则性。

第三,“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都把“中庸”思想视为至善之道。两者都对什么是道德的最高境界都做出了相似的论断。在孔子看来,若想最大化的达到隐恶扬善,使我们的情感、行为符合德行的准则,那么“中庸”之道便是这个人们可以参考沿用的准则。相似的,亚里士多德指出,把美德看作是“中庸”之道,“中道”即是最高的善,是至高的道德境界,也是一种理想的追求。

第四,“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都蕴含了辩证法思想,“中庸之道”和“中庸至德”所强调的都是相对的、而不是僵化的模式,更多的是重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孔子认为,人们学会随事变通,即做到“致中”与“时中”。亚里士多德指出,在适当的环境,适当的时机与适当的方法去处理问题,才能做到真正的“中道”。

2、“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的区别

即便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相似的看法,但是由于二人处于完全不同的文化熏陶与社会制度背景下,其思想也有几点区别。

第一,理解与标准不同。在孔子看来,“中庸”思想更侧重于一种指导人们生活实践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论理性与实践性。同时,孔子认为一切行为和情感都必须合乎“礼”的要求。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中庸”强调的是至善的伦理德性,主要侧重于区分两种恶行—过度与不及,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举例说明过度和不及、中间状态的含义。

第二,在“中庸”与“中道”指导思想下的政治观点不同。孔子提倡宗法制度,为了使社会安稳繁荣发展,就必须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数。亚里士多德提倡建立中产阶级执政的社会,他认为中产阶级掌握一定的财产,增大中等阶级的势力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缓解贫富差距的有效途径。

第三,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内涵的德性论不同。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把“中”看作是人们本性中所固有的一种德行。只要用心,就可以使这种本能的德性转换为一种可塑的德性。比较而言,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至善论认为,这种至善的美德是必须是受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形成并升华到德性的高度,就是说,“中道”思想是通过后天培养的。

第四,“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中所蕴涵的治国策略不同。孔子视“中庸”为伦理之“礼”,在他看来,家庭的亲情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在本质上是更提倡以德治人。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以法治人是巩固政治制度的最强保证。他说法治应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公民恪守已颁布的法律,另一层含义是公民们所遵从的法律是制定得优良得体的法律”。[5]可以清晰地看出他推崇的“中道”思想提倡法治而反对人治。

三、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现代意义

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都展示了人类德性的本质特点,同时,“中”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仍有着很大的价值,引人深思。

从哲学角度来看,“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在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世界各國都对可持续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了现代化建设一项重大战略。在协调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人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才能保持三种效益的持续性、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传统的和谐观,在此基础上,又做到了对和谐观的延伸,实现了理论的超越。而面对这种变化发展着的理论,“中庸”和“中道”思想中的和谐思想正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践行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真正实现人类整体的和谐、繁荣和发展。

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在我国文化正在发生大变革的时期,对于古今中西文化的探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整体上看,自由主义思潮、现代新儒家伦理思潮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潮是影响人们最深的三种思潮,那么“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就为如何应对这三种思潮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辩证的看待古今中西文化,将优秀的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民族化和现代化辩证的结合起来,打造一种辩证地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化并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强国之路。

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在个人的伦理德性培养上有着重大意义。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人们在注重社会交往规则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个人的发展。那么,社会也应相应地对人们个人的发展提高重视,个人的德性培育与发展对社会整体和谐的进步起着基础作用。包括内心涵养的培养以及在实践中的道德培养,使人们在不同的场合都能做出恰当的行为与反应,充分发挥“中”在德性教育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产生,思想有相同观点也存在着很多分殊,二者的“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在各自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都不容忽视。我们要做到用辩证的眼光来对待不同的文化,吸取精华,把“中庸之道”作为指引我国思想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的方法与原则,达到和谐状态。

【参考文献】

[1] 苏燕.孔子中庸观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影响意义之比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05-306.

[2] 徐儒宗.中庸论[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第五节.

[3]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6.

[4] 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第五章.

[5] 徐大同,王乐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第五章.

[6] 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张超蕊(1993.1—)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庸价值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中庸》名句节选
半途而废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