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减负增效背景下,高效课堂存在不少误区。笔者认为高效课堂,不是简单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否定,而应该是改进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针对构建高效课堂存在的误区,提出改进的策略,从而提高实效,最终真正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高效课堂;误区;改进策略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在现在大力推行减负增效背景下尤显重要。所以很多课改名校、名师积极顺应形势发展,勇敢、大胆地在构建高效课堂这一“深水区”积极“试水”,大力探索实践高效课堂建设。但是通过冷静的理性分析与思考,会发现其中存在不少误区。笔者认为减负增效背景下的高效课堂,不是简单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否定,而应该是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优点的基础上改进存在的不足。首先要发现构建高效课堂存在的误区,然后提出改进的策略,以达到改进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实效,最终真正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目的。
一、 高效课堂是教师主导的课堂不是教师主讲的课堂
教师主导,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思路的精心设计,来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实现指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目的,而不是通过教师主讲、多讲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点拨、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尽可能做到少讲、精讲,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倡导当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后依然存在问题时,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精讲。
二、 高效课堂是自主学习的课堂不是自由学习的课堂
自主的课堂不是那种被动、消极的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漫无目的的低效随意的课堂。自主的课堂,是以教师尊重学生学习权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确定目标、自主掌控学习进程、自主实现目标的课堂。在自主的课堂上,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高效。
三、 高效课堂是合作学习的课堂不是分组学习的课堂
组建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但组建学习小组只是一种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学习方式。组建学习小组之后要重视学习小组的建设,对学生进行为什么要合作、合作方法等培训,增强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技能,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要求,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开展真正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应围绕学习目标任务,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等问题。
四、 高效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课堂不是学生表演的课堂
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展示的平台。课堂展示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也是最为精彩的高潮部分。但展示不能只注重形式,不能以不重实效、华而不实的表演取而代之。真正的课堂展示,要突出展示学习活動的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新性。展示的内容,要体现学生学习中共性的问题;展示的分工,要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面;展示的方式,要展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展示的追求,应突出学法总结、规律探寻、生成发现和成果展示。可以有表演,但更应有疑难互解、质疑问难、文本批判、拓展提升等。
五、 高效课堂是构建模式的课堂不是固化模式的课堂
高效课堂需要构建科学的、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但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固化课堂模式。著名的高效课堂模式,无论是“大单元教学”模式、“自学·交流”模式和“124”模式等,还是“271”模式、“10+35”模式、“循环大课堂”模式等,都是以围绕“预习、展示、测评”等基本环节开展的课堂活动来规范课堂流程。各种模式风格各异,各有所长,但是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课堂的质疑评价和师生的总结归纳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从而真正体现课堂的高效。
六、 高效课堂是尊重差异的课堂不是放弃差生的课堂
有教师认为,要体现课堂的高效,课堂各个环节势必流畅顺利,在这种情况下,班级里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就不会有展示的机会,这样会导致“差生更差”。其实不然,高效课堂的各个环节都能够体现学习内容的层次性和学习能力的递进性,各种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不同环节中都有展示的机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点,组织各层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参与研讨、展示交流,但内容的难易、活动的形式可以各不相同。教师在指导点拨、学生展示时,更多地关注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是对“差生”不管不问,通过各种方法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缩小差距。
七、 高效课堂是注重反馈的课堂不是完成练习的课堂
高效课堂要及时反馈,以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课堂反馈包括复习检查反馈、新课检测反馈和巩固拓展反馈等方面,而课堂练习往往只是新课检测反馈的一个方面。在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多种反馈的形式和手段,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进程中的表现、收获、成效及困惑,对得到的信息快速进行筛选、分类,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调整教与学的思路,改进指导方法,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思维发展的结合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八、 高效课堂是客观评价的课堂不是一味夸奖的课堂
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不少教师片面认为对学生的激励性、发展性评价就是夸奖表扬,而不论学生的表现如何。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评价要客观,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应做到手段多样化、内容客观化、评价全面化,做到评价准确、客观、适度,而改变单一的表扬激励评价,真正发挥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向、教育和强化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设高效课堂是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追求,要走出热烈浮躁的误区,扎实改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改变拖沓低效的现状,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高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龙宝新.高效课堂的理念缺陷与实践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2014(12):41-48.
[2]袁国超.语文高效课堂的五大特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9):76.
作者简介:
姚建学,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