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写作教学始终都是重难点内容,新课改的实施更是提高了对于英语写作教学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相较于以前有了明显进步,但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对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迎合新课改理念全面深化教学改革,适当开展支架式教学,全面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对支架教学理论做了简要概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支架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支架式教学;课堂教学
由于文化的差异,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是难点,初中英语相较于小学来说难度更高,很多学生上课听不懂,平时学不会,便就此放弃。事实上这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教师教学方面也存在弊端,例如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当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率。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一直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对于这种问题,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 支架式教学理论概述
(一)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支架”最初指的就是建筑中用到的“脚手架”,主要的作用是辅助工人进行高处施工,给予人们一定的支持和协助,保证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和方便性。将这种“支架”概念引入到教学中,可以理解为教师利用这种理念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以此来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整体学习水平,从而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就是建构主义思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现有资料有效利用的过程,结合教师以及同学的帮助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框架,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消化知识,强化综合能力。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认识到自身实际水平,结合实际需要来挑选和获取适合的知识,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从而更好地吸收和掌握。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依据、学生为核心、教师为引导实施的,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关键与难点内容,其教学有效性的高低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高低产生决定性影响。但是,当前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与呆板,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写作教学的积极性,并且教学效率也较为低下。而支架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其结合最近发展区理念,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写作信息,有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 创设情境,搭建支架
1.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關于英语国家歌唱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良好的英语思维状态中。
2. 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随即展示出几张相关的图片,并提出问题:“What can be seen from the picture?”(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3. 通过这样的导入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随即布置如下学习任务:
“Lets read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together”(让我们一起阅读文章内容。)
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在其初步了解文本内容后,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积极思考,大胆发言,阐述自己对于选秀节目的认识和理解。这一环节中也可以适当展示一些课文中的单词,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章含义,进入所谓的“最近发展区”。通过以上手段不仅通过课堂导入创设了“情境”支架,也为学生的后续写作做好了铺垫,不至于毫无头绪、茫然摸索。
(二) 及时提供支架
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后,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主题为“The gourmet in my eyes”的优秀文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在学生阅读范文的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应指导学生留心其中的关键句型、主要词汇、语法知识、写作结构等,使学生能有目的性进行阅读,以便尽可能多地获得写作经验与技巧,从而做到高效借鉴,最终为写出更高质量的类似作文提供帮助。
(三) 深入合作探究
当学生阅读完教师提供的范文之后,教师就可把学生两两分组,就如何构思写作进行合作探究。大约15分钟的沟通交流之后,教师可点名请来自三个小组的学生代表阐述自己组商定的写作思路。当学生阐述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地把学生说到的核心词汇一一写到黑板上,像coffee、coke、juice、milk、pork、meat、rice、bread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出自己最喜爱的一种事物,依旧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写作。在写作活动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学生所写出的句子主谓宾顺序不够清晰、恰当,一些学生难以区分清楚动词与名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需要等到每个小组交上作品之后,逐一进行分析与纠正。
(四) 写作效果评估
初中生将自己以“My favorite food”为主题的英语作文交给教师之后,一方面教师应从语法、句子成分、句子完整性、结构合理性等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的评估。另一方面,教师在评估完学生作品之后,应将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一登记下来,然后进行归纳总结,了解哪些是共性问题,哪些是个性问题,并做出有效的处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写了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是“fish”,但是不能正确书写其复数,因此在作文中就出现了“I like fishes”的错误书写问题。再比如,有些学生写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是“milk”,但是不了解“milk”是不可数名词,因此在写作中出现了“I drink some milk for breakfast every day”的错误表述形式。而恰当的表述方式应为“I have a cup of milk for breakfast every day.”针对写出优质作文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其赞赏,并请其在班级上朗读自己的作文,为其他同学提供参考。只有通过评估环节,才能让教师及学生了解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与收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最终推动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一步步提高。
总之,将支架模式应用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能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及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苗.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7(07):144.
[2]何虹.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4):66-67,75.
作者简介:
王静,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部县河坝镇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