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动手操作,它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协调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操作能力;动手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探究数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 动手操作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一) 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掌握理解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形象的物体的知识。这样的操作活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在操作中动得其所、动有所获。教师创设合理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学习就会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二) 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操作时手与眼协同活动,在动态中感知事理情节,又与大脑的活动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观察与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公式、定理、法则得到验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有条理地陈述操作过程,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及时提供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鼓励学生把自己在操作过程、思考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讲给大家听,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动手操作中显示出来,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三) 动手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数学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谪,所以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又将服务于生活,落实在学生上,这就要求学生“会思考”“会应用”“会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手脑并用,无形中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二、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 课前收集操作活动材料,获得新知识
要为学生准备和提供合适而充分的材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把学生生活中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材料,为每个学生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同时让学生参与操作材料的收集与提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扩大了自己主动参与和亲身动手操作的空间。
(二) 辅以直观实物和实践活动
在动手操作之前,要鼓励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提出自己的问题,述说独到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进一步验证猜想。例如:学习“认识钟表”时,让学生自己拿出实物钟面,同桌一人说时间一人拨,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三) 自制学具,设计小方案
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提出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例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后,让学生用纸剪一剪,再以这些图形做材料拼成自己想象的图案,在班中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审美价值和创造力,更促进了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动手操作与学生的所学知识紧密结合,需要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理解并获得数学知识,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负担,也可以减轻学生的理解困难,体验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三、 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例如,在教高年级学生认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在人身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 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等,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购补袜子,史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自己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能估计罪犯人身高等,实际上是利用人体的比来组成一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探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样通过“人体有趣的比”生活现象,引出“比例”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四、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高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教学,把生活经验教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黄桂兰.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08).
作者简介:
哈斯呼,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蒙古族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