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竹棒、两条麻绳,作为山城的特殊“名片”,挑夫在重庆有着一个再直接不过的名字——棒棒。人们大概想不出,一位正团级军官会和棒棒产生什么关联。但当了20年兵的何苦,愣是让这两个原本挨不着边的职业先后成为他的身份标签。
2014年1月19日,38岁的何苦按照退役前定好的计划,准时出现在距离解放碑不到300米的自力巷53号。军官身份已经成为过去,何苦拜了一位有22年“工龄”的棒棒为师,从此住进月租200元、随时可能被拆迁的老房子,正式成为重庆“棒棒军”的一员。
从大寒到隔年立春,何苦的棒棒职业维持了整整13个月。他和低价雇来的婚庆摄影师记录下棒棒师傅们生活的一切,并最终呈现在13集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中。2016年,这部片子赢得首届金树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短纪录片奖”,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7分。
2018年8月17日,电影版《最后的棒棒》全国公映,这位军官出身、真的当了一年棒棒的導演名扬全国。
脱下军装成为棒棒
用笨拙的方法记录时代讲述人生
2014年,在重庆警备区政治部担任正团级军职的何长林(何苦)向组织递交了转业申请。离开部队前,这位中校军官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信的开头,他如实交代了自己接下来的计划:“那个全村‘景仰的何主任叉变成了20年前的‘大莽子,明天就去解放碑自力巷53号报到,人生新的征程我准备从棒棒起步……”
写下这封信的前一个月,何苦在电话里向父母透露过他转业的想法。当兵第二十个年头,何苦觉得自己到了该走的时候。军官转业本可以接受计划安置,何苦却选择自主择业。在他看来,既然是主动从部队“撤退”下来的,也就不必再给地方政府“添累赘”。深思熟虑之后,那个久积心底的职业设想被他重新提到人生规划中。
小时候的何苦不爱上学,一次因为连续旷课被学校处罚后,母亲厉声训斥他:“你再不攒劲儿读书,长大就去重庆当棒棒。”虽说母亲说的是气话,但总向往着城市生活的何苦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条出路:能去重庆,当棒棒也不错。一部电视剧《山城棒棒军》更是让他对这份职业多了几分喜爱,只要一想到棒棒,他就干劲十足。对于这个职业,他没有任何瞧不起,反而充满期待。自主择业做棒棒,并非只为解决就业问题,何苦是想“回到劳动人民中间,踏踏实实地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他希望能把山城棒棒军的故事写出来,或是拍威一部纪录片,“用这种笨拙的方式去追踪一群背影,记录一个时代,讲述一种人生”。
看上去颇具理想主义,但何苦并非那种头脑一发热就只顾自己往前冲的人。作为丈夫和孩子的父亲,他不希望这件事影响到家庭的生活,日常开支必须得到保证,于是他把工资卡留给了妻子。走进自力巷时,何苦兜里只有1300元生活费,连摄影师每月2100元的工资,都是朋友主动帮忙解决的。
记录最真实的底层生活
棒棒群体受到更多的关爱
上街第一天,扛着棒棒却等不来活儿的何苦备受煎熬。下午1点钟,师徒俩终于等来雇主召唤。3件货物100斤出头,要走两公里路才能送到目的地,工钱却只有10块钱。挑了不到500米,何苦肩部的肌肉就已经由酸麻变为刺痛。他总算弄清楚一件事:原来低头陕走并非棒棒们不觉得累,而是肩上的压力一重,脚步自然就会加快。
之后的时间里,两人又接连完成了挑腊肉和挑饮料瓶的活儿,每次都有上百斤重。半天下来,何苦累得够呛。干完活儿他算了算,两个人一天的收入只有67元。何苦慢慢明白,对于棒棒来说,这些钱并不算少,有活可干总归是件幸事,哪怕顾不上太多尊严。
棒棒们挣钱不易,在吃饭这个问题上尽可能地节省,经常一顿稀饭就能打发肚子。由于卫生状况堪忧,住进自力巷的第一个月,何苦从未在房间里做过饭。在元宵节的那个夜晚,他最终放弃了心里的卫生底线,不再考虑做的饭干不干净,接连吃掉两碗肉,喝光了三碗汤。吃完喉咙里不停地往上冒油,他却并不反胃,反而觉得“这种感觉真好”。
正是这些细节,使得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实现了对真实的无限接近。何苦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受的苦,最终被观众的一句句好评转化成了甜。看完纪录片,有网友在弹幕中写道:“许多底层人物的写照真实感人,虽然片中讲述的是重庆棒棒故事,却也是全天下许多小人物的状态。”在电影版《最后的棒棒》上映之后,重庆的棒棒们又一次受到关注。不光棒棒群体受到更多的关爱,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从电影中得到一次心灵的涤荡。
“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棒棒
山城的“名片”,时代的底片
何苦曾说,“随便找一位棒棒,身上都会有足够多的故事”。在电影《最后的棒棒》中,何苦的师傅老黄占了很大戏份,他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65岁仍坚持做棒棒。而这样的人,棒棒群体中还有很多。在朝天门附近的服装批发市场,一位头发花白的棒棒,今年已经78岁,在棒棒行业摸爬滚打了40年。老人至今身体健康,背100斤的东西仍不在话下,只是看起来有些驼背,嘴里的牙掉得只剩下5颗。40年的时间里,他用坏了3根棒棒,为了不给儿女添负担,他给自己攒下一大笔钱,打算干到80岁再回家养老。
同命运抗争的场景每天都会在这里上演。何苦也经历过这些,他比别人更清楚棒棒们对于金钱的渴求与珍惜。《最后的棒棒》上映后,何苦来到重庆万州的一座“棒棒公寓”免费放映电影。他知道大家不会花钱走进电影院,即使是一部和他们有关的影片。
除了棒棒外,何苦还想到了偏远山区的老人和小孩,他们同样没有机会走进影院。何苦推掉了发行方为他安排的二十几座城市的路演计划,租来一辆二手面包车,天天往四川和贵州的大山里钻,只为带去免费电影。
军人、棒棒,从何苦身上,我们看到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职业有着太多相同点。“爬坡上坎、负重前行”,这群生活的勇士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致敬。 摘编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