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炜
嵇康,汉代三国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养生学家,著名的“竹林名士”,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注重音乐、环境和性情修养养生,明乐理,善鼓琴,有极高的音乐天赋,提出了“音无哀乐”论,他创作的《广陵散》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他主张环境要“坦然殊观”、“润以醴泉,唏以朝阳”。他认为养生应“形神兼养,清虚静态,少私寡欲,守一把真,”所著《养生论》及《答难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
音乐养生与五行
司马迁所著《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汉军元帅韩信在亥下之战中,让兵士在楚军四面弹奏楚歌,使楚军兵士骤起归乡之念,一夜间纷纷逃离部队而大败,亥下之战因此成为我国战史中的经典之战,“四面楚歌”也成为描述被陷无助窘境的一句成语,说明古人已经充分认识到音乐对人的心理、精神及情绪的影响。
生于魏晋的稽康,就音乐对养生的作用,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他提出了“音无哀乐”论,以我国古代中医理论“五行学说”阐述音乐养生的原理。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中医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肝属木。以此类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即五脏的生理特点一一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而稽康认为五音是五行的具体表现,音乐上的五音宫、商、角、徵、羽配五行木、火、土、金、水,与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相联系。稽康认为音乐的内蕴是以人的情感为轴心的,对五音各调所发出的精神效应进行归类,阐析了《黄帝内经》“五脏相音”学说,如宫音对应为脾,“宫为脾之音”,过思伤脾者可用宫音之亢奋治之;商音对应肺,“商为肺之音”,过忧伤肺,可用商音之欢快使之高兴,以治过忧。嵇康阐述了音乐养生的中医理論原理,为古人利用音乐治疗疾病提出了中国传统医学朴素的理论。当今人类在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心理治疗家认为,音乐能改善心理状态。通过音乐这一媒介,可以抒发感情,促进内心的流露和情感的相互交流。
改造环境宜居养生
嵇康在《养生论》对养生的生活环境要求“润以礼泉,唏以朝阳”。在《答难养生论》中主张住宅位置要“远近适宜”,房舍布局要“堂廉有制”,环境要“坦然殊观”,“以利为福”。也就是说,在住宅位置选择上,有条件的地方应把住宅建筑在依山傍水、树木茂盛、清洁安静的地方,这样冬季可挡风避沙御寒,夏季可减少阳光的曝晒。引申开来,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应尽可能选择远离严重污染的水源和空气及噪声剧烈的地方。在住宅朝向选择上:根据中国的地理位置,大部分地区的住宅应当是坐北朝南,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并具有空气流通、冬暖夏凉的优点。对于不具备这样条件的住房密集区,也应使房与房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室内有充分的日照时间。对周围环境选择:应强调美化环境对健康的作用,如在房前屋后广种树木、多栽花草,以致“坦然殊观”。
导养得理可以长寿
嵇康在《养生论》中提出了修养性情有利于健康的观点,他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在修养性情上“导养得理”的重要性:“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燋烂,必一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而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是犹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嵇康以发生在商汤时代大早年间种的庄稼比喻人的身体,在众多的遭受旱灾的庄稼中,独独有过一次灌溉的禾苗,虽然该禾苗终归也要枯萎,但必定是那有过一次灌溉的禾苗最后枯萎。既然这样,那么,有过一次灌溉的益处本来就不能轻视啊!对人来说也是一样,在养生上不能轻视小节。有的人常常说,一次生气不足以伤害气机,一次悲哀不能够伤害身体,于是就轻率地放纵自己,这样的做法对养生是很不利的。
《养生论》重点论述了如何“导养得理”:“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唏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这段话说的是,善于养生者思想上应淡泊虚无,行为上应安静泰然,不断地去除贪欲。忘掉过分物质享受的欢乐然后就会得到真正的愉快满足,摆脱生命的牵挂然后就会使身体获得长寿。
嵇康在音乐养生、环境养生及情志养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其养生思想与现代养生理论契合,应用其养生思想于当前的养生实践仍然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