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宝剑 王刚华 王金莲 范泽军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健康。近年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且呈日益年轻化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统计, 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三[1], 全世界每年约有宫颈癌新发病例50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 发展中国家的宫颈癌发病率较高。1989~2008年, 我国宫颈癌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3]。手术、化疗、放疗为治疗宫颈癌主要手段, TP化疗方案是宫颈癌常用新辅助化疗方案之一。中医药参与恶性肿瘤辅助治疗, 可以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 延长耐药发生时间,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放化疗的增效减毒具有重要意义[4]。作者调查研究了58例宫颈癌患者TP方案化疗前后中医证侯变化,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58例宫颈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为手术后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患者年龄34~84岁, 平均年龄(58.07±12.78)岁。病理分型:鳞状细胞浸润癌43例(74.14%)、腺癌12例(20.69%)、腺鳞癌2例(3.45%)、其他少见病理类型1例(1.72%)。
1.2 纳入标准 ①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颈癌;②全部具有化疗指征的患者;③化疗方案为TP方案:顺铂按75 mg/m2给药,紫杉醇按135 mg/m2给药;④卡氏评分(KPS评分)>80分;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完整;⑥观察期间未用中药治疗。
1.3 排除标准 ①化疗方案不是TP方案的患者;②紫杉醇严重过敏的患者;③合并有严重的重要脏器相关疾病的患者;④多个原发性肿瘤的患者;⑤精神类疾病史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1.4 证候诊断标准 ①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5], 虚证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②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6]《中医诊断学》及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血瘀证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7]拟定, 实证分为血瘀证、气滞证、痰湿证、热毒证、寒实证。
1.5 方法 制定详细的调查问卷表, 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职业、确诊及化疗时间、病理诊断、主诉、症状、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等。每例患者于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1周各观察1次。依据调查表详细询问病史、症状等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由两名副高以上中医师对舌脉进行辨识, 最后由专人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化疗前后常见症状分布情况比较 58例患者化疗前后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手足麻木、严重脱发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失眠、腹泻或便秘和腹胀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化疗前后中医单证分布情况比较 58例患者化疗前后均有证可辨, 化疗前共辨单证124个, 化疗后共辨单证147个。化疗后, 患者的气虚证、阴虚证和痰湿证发生情况明显多于化疗前, 血瘀证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化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血虚证、阳虚证增加, 气滞证、热毒证减少, 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无一例寒实证发生。见表2。
表1 58例患者化疗前后常见症状分布情况比较(n)
表2 58例患者化疗前后中医单证分布情况比较(n)
2.3 化疗前后证型的复合证候分析 58例患者化疗前复合证候占75.86%(44/58), 化疗后复合证候占84.48%(49/58), 均以2个证型复合证候为主, 化疗后复合证候明显多于化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 P>0.05)。
宫颈癌的治疗以根治性手术或放疗最为经典有效。近年来, 新辅助化疗提高了宫颈癌的疗效。化疗药物以铂类为主。文献报道, 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有效率多>80%。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出的四环二萜类化合物, 与铂类药物同时使用5年生存率有较大提高, TP方案化疗副作用首先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其次为造血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白细胞减少。
化疗影响脾胃功能,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乃后天之本,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 脾主肌肉, 运化水液。脾胃亏虚, 升降失调, 故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及纳呆、便溏或便秘等症状,脾胃气虚影响气血的生成与运化, 最终导致肝肾不足, 肝肾亏虚, 故出现脱发;手足麻木与化疗方案中应用紫杉醇所致末梢神经毒性有关, 中医认为此证与气虚无力推动血行, 经脉肌肤失却温煦与濡养有关。化疗药物导致阴液不足, 心失所养, 虚热内扰, 出现心悸、汗出等症状。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弱, 不能排泄、输布水液, 水湿不化, 生痰生湿故舌苔白腻, 舌面水滑。同时部分患者舌质淡暗, 提示气虚的同时血瘀证候, 表现为舌质紫暗、有瘀点和瘀斑等[8]。气虚不能生血, 血虚无以生气, 故出现骨髓抑制和白细胞减少。
从本研究分析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化疗后, 患者的气虚证、阴虚证和痰湿证发生情况明显多于化疗前, 血瘀证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化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血虚证、阳虚证增加, 气滞证、热毒证减少, 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化疗在祛除病邪的同时, 化疗药属于热毒, 热毒内耗津液, 既伤阴津, 又损伤正气, 故耗气伤阴。化疗导致脏腑功能低下, 气机衰减, 气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而瘀阻。津液正常输布和排泄主要依靠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以及三焦水道的通调。化疗导致三脏及三焦功能失常, 气化失职, 液津得不到正常的向全身输布, 因而导致津液在体内的代谢障碍, 或是津液停滞于体内某一局部,以致湿从内生。在化疗期间需要大量输液加速化疗药物代谢,减少化疗药物毒副反应, 液体输入增多导致津液代谢失常。故宫颈癌患者化疗后中医治疗原则以益气健脾养阴、化湿活血祛瘀为主。
总之, 宫颈癌化疗前后证候发生变化, 主要是化疗药物耗气伤阴, 导致阴阳及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为宫颈癌化疗后中医辨证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