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基于2006-2017年相关文献的分析

2018-10-29 03:02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065000
大众文艺 2018年20期
关键词:语料库检索学者

(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065000)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本国家、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随着我国文化战略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的非遗保护行动经历了三个阶段:启动阶段)(2001-2003)、启蒙阶段(2004-2005)和深入阶段(2006-今),研究热点频出。其中非遗的翻译问题也成为了广大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梳理了2006 -2017的相关论文,针对非遗翻译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过程

(一)文献筛选

利用中国知网检索关于非遗翻译的论文,确定研究范围。首先,对“期刊”库进行高级检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含“翻译”为关键词对摘要进行精确检索,时间不限,得到99条检索结果。通过略读文章内容,去除征稿启事及与本文研究目的基本无关的15条,得到有效检索结果为84条。以同样的条件对“博硕士论文”库进行检索可以得到35条结果。仔细阅读论文摘要,甄别出与本文研究目的相关的检索结果共23条。所以本文的研究总体(the theoretical population)共107条。

(二)数据分析

运用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课题组对以上107篇科研论文进行了分析。作者通过分析文章题目、论文摘要,阅读文章的内容,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1. 研究总体文献发表年份分布情况

表1:研究总体文献发表年份分布情况统计表

由以上统计结果可见,(1)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开始于2006年,与我国非遗保护的深入阶段开始的时间相契合,可见,2006年起学界逐渐认识到翻译是非遗保护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2)总体来说,关于非遗翻译方面的期刊论文和博硕论文呈现出增加趋势。2006-2013年为缓慢增长阶段,在这八年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占比29%,在2007和2008年间甚至出现了0记录,可见国内学者对于这个研究角度的接受过程稍慢。2014-2017年为快速增长阶段,在这四年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占比71%,表明这一研究角度已成为学界的热点之一。

2. 研究总体文献来源

表2:研究总体文献来源情况统计表

由此结果可见,普通刊物对于非遗翻译的论文接受程度较高,核心刊物发表的相关论文比例偏小。检索到的硕博论文中只有一篇是博士论文,其余都是硕士论文,这表明从事非遗翻译研究的研究者层次相对较低,此类论文的撰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提示高水平研究者和高水平刊物应该加强对这个领域的关注。

3.文献获得基金支持的情况

对研究总体进行文献分析时发现,2011年以后(含2011年)发表的论文开始有基金支持,总共56篇,占研究总体的66.7%。其中不乏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以及省社科基金的支持,可见非遗翻译研究受到了各级部门的关注。但是从统计结果(表3)来看,省级、厅局级层面的立项比例明显高于国家和教育部立项比例。可以推测出由于非遗和地方的文化、软环境关系密切,所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此关注度更高一些。可喜的是,部分论文受到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基金的支持(本文将其列入了“其他基金”),这类基金有利于唤醒大学生群体对非遗翻译的关注,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表3:期刊文献基金来源情况统计表

4.文献的研究内容

按照论文的写作目的,作者对研究总体的文献进行了分类

(1)从文献梳理来看,学者们对非遗翻译的具体研究关注程度较高,占总篇数的47.7%。对于地方的文学艺术(作品)、非遗的专有名词或文化负载词、地方的典籍等方面的翻译进行了较多探讨,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如:高丹、王鹏飞、宋点等讨论了黑龙江民间文学的特点,并提出了“语句变通”、“直译加注”等翻译策略;许敏、王军平(2016:108-112)、陈艳华(2016:94-95)、李霞、张萍(2015:20-24)等先后讨论了非遗术语、名称、文化负载词、地方特色词语等的翻译策略,主张用异化的策略,采取“直译”、“直译加注”、“音译”、“音译加注”、“音译加意译”等方式,最大限度保存其文化特性。王长羽(2014:80-83)、许伟丽、刘杰辉(2014:2)等对当前我国典籍英译的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理论研究等建议。还有学者关注到了体育、园林建筑等非遗项目的翻译问题。

此外,这类论文还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是地域性强。在这类论文中,有25篇涉及地方非遗的翻译,受到了地方基金的支持。如:朱秀丽、李桂芝(2017:231-232)《对石家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几点思考》,探讨了石家庄地区的非遗翻译,获得了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的支持;田亚亚、孙雪娥、付丹亚(2015:25-28)为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英译献计献策,受到了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的基金支持。还有关于苏州、扬州、信阳、武强、廊坊、保定等地区非遗翻译的文章,在此不一一列举。其二是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如:周艳鲜(2012:134-136)探讨了壮族嘹歌英译的可译性;彭清(2015)在博士论文中研究了瑶族的《盘王大歌》的翻译。此外,还出现了对苗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民间文学和传统文化进行翻译的研究。

(2)学者们以多种理论为指导对非遗翻译进行了研究,其中功能翻译理论居多。例如:于淼(2016:112-115)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讨论了中医药非遗的翻译;杨永刚(2014:459-463)从功能语境的视角下对扬州的非遗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别进行了翻译研究。覃海晶(2015:15-19)、洪莉(2014:148-151)等学者先后从生态翻译理论就非物质翻译进行了研究。还有不少学者从认知、语用角度、从美学、传播学角度来研究非遗翻译,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还有学者提出了新的理论思考,如彭清(2015)推导出“归化异化的动态平衡”、“文化模因再现——层级递进翻译”等翻译理论思考。

(3)宏观研究方面体现了我国学者从宏观层面对非遗翻译进行的探讨,主要是针对当前这一领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杨大霑(2009:117-119)、张艳丰、王曌(2013:100-102)、匡颖(2016:9-10)等学者先后撰写文章,谈到了非遗翻译的重要意义及这项工作面临的困难。比如:目前我国的非遗翻译工作不够,绝大多数的非遗项目没有英文宣传资料,已有的非遗项目译文质量良莠不齐。呼吁各级政府要重视非遗项目的翻译工作,努力培养高水平翻译人才。

(4)关于人才培养的两篇论文主要是指在课堂上以非遗翻译为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对非遗的翻译能力。魏怡(2015:74-76)尝试了通过对民间文学翻译等方式将英语学生的专业学习与非遗进课堂活动融为有机整体;王丽萍(2013:129-130)将吴歌的英译引入课堂使学生进行翻译练习的同时加强了对吴歌的了解。

三、对于我国非遗翻译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见,学界对于非遗翻译的研究日渐重视,所涉及的研究角度也在逐渐增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宏观规划

目前的研究成果中涉及非遗翻译的具体研究居多,多从某一文学艺术作品或区域文化入手进行“怎么译”的讨论;研究思路较为分散,没有体现出非遗保护的轻重缓急;一些应该统一的内容如:非遗术语、非遗名称或名录等没有统一的译法。非遗译文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应该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进行统一规划,加大基金的支持力度,按照非遗的级别,有顺序、有计划地进行。

(二)缺乏理论创新

学界习惯于用西方理论来指导翻译工作,而非遗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学者们应该在翻译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体现我国非遗翻译特色的理论。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彭清(2015)提出了关于翻译理论的新思考,这证明我国学者在翻译理论方面有一定创新能力,希望在今后的非遗翻译工作中能够看到更多地学者实现理论突破。

(三)对于译文的接受程度研究较少

学者们多关注于如何翻译,但是对于受众的接受程度研究较少。非遗翻译涉及到大量具民族性、传统性文化,不容易为译文受众理解,这是非遗翻译的难点和重点。业内学者们纷纷提出了“音译”、“直译”、“加注”等策略,有助于非遗翻译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关于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缺乏调研,在今后研究中这项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缺乏相关语料库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起,国外的学者就开始尝试翻译的语料库研究。但在国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非遗翻译领域的语料库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笔者建议学者们不妨利用语料库来做一些非遗翻译策略、翻译规律的研究。

四、结语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的方式回顾了近十年以来我国非遗翻译工作的基本情况,以数据为依据讨论了我国非遗翻译工作的现状,总结了在非遗翻译方面的得失,同时本文也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给我国的非遗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猜你喜欢
语料库检索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运用语料库辅助高中英语写作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