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 王明清
摘要:基层政府是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执行力及执行水平决定了公共政策是否有效发挥其在社会中应有的作用,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对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研究尤为重要。文章从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角度出发,围绕我国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原则、意义和内容系统地研究了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流程,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为不断构建系统科学的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体系提出有效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执行力
一、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及影响因素
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是指基层政府在既定的经济政治资源条件下为实现政策目标,实施执行的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政策执行人员的执行行为、对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对外在政策环境与公共问题的回应力与影响程度等方面的成绩和成效。
影响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高低因素有许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影响政策执行绩效高低的因素就是政策本身。如果一个政策方案本身就有问题的话,势必会给公共政策的执行造成困难。其次,在于公共政策执行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公共政策执行人员是否得力,政策执行组织结构不合理,政策执行人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不高会直接影响到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的高低。最后,公共政策执行绩效必须以群体目标满意为导向,但是基层公众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信息获得的渠道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政策执行的复杂性,从而影响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的高低。
二、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内容与意义
(一)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内容。一方面,明确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目标,设立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组织,挑选绩效考评方法,收集绩效考评相关方面的有效信息,建立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是对政策执行人员的执行行为和执行态度的考评以及对对政策执行过程的成本和效率的考评,也包括了对政策执行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考评等。
(二)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检验政策执行发挥的效用。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能对整个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管理在执行结束阶段能评断出公共政策实施后发挥效用的高低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小。其次,有利于优化政策执行的过程。政策执行绩效考评可以有效地监督和防范一些可控的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及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及时地避免和纠正基层政府执行政策过程中的产生的偏差行为,清除执行政策中所遇到的阻碍,保障政策执行目标的顺利实现。最后,有利于提高基层政府的政策执行能力、服务水平以及公信力有利于保障基层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三、我国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现状。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主要是在政府内部组织中进行,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督,很难真正地反映政策执行实际产生的成效,评价的结果也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广大公众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满意程度。现阶段的考评大多数是一种自发状态,评估过程与结果存在具有很大随意性,有的完全就流于形式,考评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
(二)我国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问题。首先,绩效考评缺乏时间阶段性。目前都大多采用突击式的评估、大比拼式评估等,忽略了时间阶段因素对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影响。其次,绩效考评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因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且强调主观性考评和定量唯数字论,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最后,绩效考评非制度化,我国目前尚未对政策执行绩效考评进行立法建制来规范,还没有形成一套一体化的政策执行绩效评估的法律体系。
四、完善我国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体系的建议
(一)重视政策执行绩效考评。首先,要调整政府中“官本位”的思想问题,转变组织中的落后观念,不仅关注其绩效考评的实施和结果,更要关注其结果在实践应用中对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提高的成效,要在基层政府中营造一种以绩效考评为导向的良好氛围,畅通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渠道并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使考评运行得到稳定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二)完善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制度和机制。基层政府通过立法建制可以确立考评的法律地位和工作机制,并且对考评工作的目的、范围、原则、主体、标准、方式、程序、结果与应用、法律效力以及相关责任作出明确的规范。
(三)建立科学的基层政府政策执行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在考评标准的确定上,基层政府要坚持以定量为主,以定性为辅的标准来规范指导考评过程,避免考评过程中出现随意性和主观性。结合基层政府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自然、法律、技术等政策执行绩效影响因素建立科学一体化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将公众满意度作为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重要执行关键绩效指标既要实现过程满意又要实现结果满意,还要保障效率、效益和公平。
(四)采取多元化主体考评。要采取多元化主体考评,需要构建好考评主体内外双向互动的模式,一方面要增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基層政府及其审计部门对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力度的同时,另一方面要加紧设立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独立机构,扩大独立机构的考评权限。如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除此外重视第三方评估,如支持广大公众参与考评和媒体监督考评,以确保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的公允性。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需要基层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上付出更多的努力,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构建系统科学的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体系,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冯静,陈虎《论政策有效执行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2016年版,38-39.
[2]于兆吉,王文娟《基层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考评研究述评》[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3]于兆吉,毛强《价值管理视角下的政府绩效评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31-334
[4]许才明《乡镇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问题研究》,学术论坛.,2015(9):71
[5]钱再见《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偏差行为》[J],探索,2016 (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