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姆《面纱》中的中国形象误解

2018-10-27 10:55张伊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面纱毛姆

摘 要:英国作家毛姆创作了大量以中国为背景或带有中国元素的小说,其中《面纱》是最著名的一部。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揭示作者对中国环境的误解、对中国人形象的偏见、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误读。

关键词:毛姆;《面纱》;中国形象;误解

作者简介:张伊(1992.2-),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1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一位著名的英国作家,其许多作品中带有浓郁的异国情调。他创作了大量带有中国元素的作品,在众多涉华题材作品中,《面纱》最为著名。作者以女主人公凯蒂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对中国形象进行描写。作品中虽不乏对中国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对神秘国度的向往,但始终展现出一幅脏乱,混沌,萧条的中国图景。本文详细分析作品中的中国书写,旨在揭示作者对中国环境、中国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误解。

一、“恶劣”的环境

东西方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作者的不适应情绪。作者来到英殖民地香港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拥挤,习惯了西方注重个人隐私的生活习惯,这种空间饱和感让他极不适应。这种症状容易让人联想到密集物体恐惧症。正如密集物体恐惧症其真正恐惧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会对密集物体发生本能的恐惧心理,物体本身并不可怕,只是一种心理反应。因此,作者恐惧的不是人群本身,而是一种空间被占有的仇视心理。

作品中脏乱破败的街道、小屋、庙宇等建筑物,给作者带来一种强烈的排斥感。本来心存幻想的宏伟庙宇,现实却如此破旧形象。然而20世纪初期英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工业发达,生产力飞速发展,其城市建筑辉煌壮丽。而此时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确实在很多方面难与英国的成就媲美。

二、“怪异”的中国人

作品中的中国人大多外貌丑陋,黄皮肤,扁平的鼻子,身材矮小,瘦骨嶙峋,与西方人的白皮肤,高鼻梁,高大威猛的外貌特征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在作品中具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东西方人的外貌特征截然不同,没有美丑之分,也不应当用审美标准去评判。

作者笔下的中国人性格普遍愚昧无知,沉默寡言。小说中描写了中国用人、厨子、乞丐、弃婴、苦力、古董店老板等人物故事,他们代表了中国各阶层人民的形象。轿夫们埋头前进,靠自己的劳动力谋生,勤劳淳朴,坚忍不催。可作者笔下的苦力,一种任人践踏的奴隶形象跃然纸上,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中国人浑浑噩噩,缺乏信仰,没有精神寄托。中国人信仰的庙宇呈现阴森恐怖的氛围,如幽灵一般,曾经宏伟壮观的庙宇现在破落不堪,无人问津。作者看来,正是因为缺乏信仰,中国才饱经沧桑,中国人因此普遍以受苦受难的形象出现。作者赋予所有西方人以心怀悲悯,富有同情心的拯救者的形象。又矮又瘦头发秃顶的维丁顿任职湄潭府海关署,负责管理当地的居民,让高贵的满族格格非他不嫁;法国修女们在湄潭府从事教会工作,收留弃婴,传播福音。中国人深陷苦难的地狱,而每一个西方人却被神话成天使,这种对比如此鲜明讽刺。

三、“落后”的现代化

小说中作者暗指中国的教育远远落后于英国。“凯蒂觉得,除了孩子,她对什么事都无所用心。她有两个儿子,眼下正在伦敦上学,身边还有一个六岁大的男孩,明年也要送回英國读书。”(毛姆,2017)唐生的妻子极其疼爱自己的孩子们,致力于给予孩子们最好的一切。宁愿母子、父子分居两地,忍受相思之苦,也要给予孩子们所谓最好的教育。这种行为表明对中国教育的主观怀疑和否定。

作品中多次暗指中国的医疗设施不完善。缺乏正规的医院,医院不合理的处置因感染而死的病人,导致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那儿没有一个外国医生……你也知道,我是医学博士。我在研究细菌学之前,曾在医院里做过很多医务工作。我是个细菌学家,这对救治工作反而更加有利。”(毛姆,2017)作者认为这种疑难杂症只能依靠外国医生,凭借中国人的医学力量是不够的。在小说中,作者从未提及任何中国医生,连医院都是在法国修女的修道院临时搭建的,仿佛中国根本不存在医生和医院,这种对中国医疗制度的批评和漠视显而易见。

中国的经济萧条,生产力落后与西方的繁荣发达形成对比。作品中出现大量的田园风景,轿夫苦力等,这正是20世纪初期中国人民生活的面貌。此时的英国早已处于工业发达时期,发展远远领先于中国,人民已经从物质追求转向于精神追求,人民普遍关注的是剧院,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维丁顿在中国怀念伦敦的剧院,不仅仅是怀念伦敦的生活带来的精神享受,更深刻讽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缓慢与落后。

四、结语

毛姆虽在作品中部分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神秘向往,但始终以西方主义中心论的优越感审视中国,将中国视为“他者”。有学者认为,毛姆对中国形象的书写,都是“毛姆对中国的一种文学想象和文化利用,表达了毛姆作为一个西方人的文化心理和自我欲望。它既是毛姆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对中国这个异域‘他者的一种自我式的理解与想象;同时也是英国社会关于中国形象的集体文化想象物在作家毛姆身上一种影响的投射”。(张艳花,2010)毛姆对中国的认识也戴上了一层“面纱”,他眼中的中国形象源于个体和集体的想象之中,朦胧不清。

参考文献:

[1]毛姆.《面纱》[M].张和龙译,上海译文出版,2017.

[2]王丽亚.论毛姆《彩色面纱》中的中国想象[J].外国文学,2011.

[3]张艳花.毛姆与中国[D].上海:复旦大学,2010.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面纱毛姆
揭开剪纸题的神秘面纱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揭开藏北草原的神秘面纱
丑角的原型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我的毛姆叔叔
毛姆长篇小说的乌托邦情结
生命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