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民 毛桂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了这样的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并强调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要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以看出,语文新课标非常强调语言的实践,强调语言的积累和建构。这与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洪镇涛先生的语感教学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语感教学强调以语言为本体,以学生为主体,以语感训练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的能力。实施语感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文本是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培养语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都离不开文本,需要对文本的语言、结构、文化、情感等方面进行探究性品读,从而抓住语文的本质,咂出语文的味道。
一、立足文本,读出原味
原味可以是阅读者对文本解读的一种原初体会,或有感觉(这是兴趣点),或有印象(这是问题的触发点),或有思考(这是提高认识、培养思维和能力的关键点),这些都是课堂生成的发光点。如果没有参与阅读而仅听老师或其他同学朗读,阅读者的感受就会受到限制,就会缺乏独特性,原味就会打折扣。原味也可以是作者的味道,需要阅读者通过阅读文本而心领神会作者原意。从阅读者对文本的原初体会到阅读者对作者的意图的心领神会,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反复品读中实现质的飞跃,语文味就是这样品读咂摸出来的。语感教学创始人洪镇涛先生在教学《最后一次讲演》时,为了让学生原汁原味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老师在学生自由诵读体会的基础上,指名多个学生个人朗读。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设问、反问、感叹等句式变化,结合光明正大、偷偷摸摸等词语,深刻体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足见国民党反动派卑劣无耻;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只会偷偷摸摸,更见其卑劣无耻;杀了人,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最是卑劣无耻。最后,洪老师还进行了示范朗读,情到深处,洪老师不知不觉用手拍击桌子,全体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拍桌子,再现了闻一多先生那嫉恶如仇、大义凛然的高大形象。洪老师的这段教学立足文本,结合凝聚情感的词语进行引读,有层次地引领学生体会语感,读出了原味,堪称经典。
二、细读文本,读出趣味
阅读是否有趣味,全在于阅读者能不能读出文本的有趣之处。这种趣味,不仅仅体现在对单篇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在于对文本语言结构形式之美的发现。
贴切的朗读,可以增强文本的趣味性。例如,《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梳妆匣一节,为了让学生理解老葛朗台的形象,有位教师对学生作了充满趣味的引导:首先师生共同探讨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表现老葛朗台的性格特点(传神的动作描写:主要用了“纵”“跳”“扑”三个形象性的动词来形容老葛朗台抢夺梳妆匣时贪婪的神态;传神的语言描写:“噢,是真金!金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这时的葛朗台已是六七十的“老头儿”,看到他抢夺梳妆匣我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形象?(会浮现这样一组镜头: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头一见金子立刻眼冒金光,饿虎扑食般一纵,扑上匣子,夺抢过去,并脱口而出地发出一连串的尖叫:“噢,是真金!金子!”)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伴着适当的动作朗读。读“抢”的语句时声调要高亢、急促,读“噢,是真金!金子!”这一句时,声音要失去正常的音质,表现老葛朗台因贪婪的满足而颤抖;读老太太“上帝呀,救救我们!”这一句时,声音要哀婉,表现老太太的害怕与哀求;读“欧也妮四肢发抖,目瞪口呆”时要读出画面感,表现出人物的孤苦无助。通过教师的阅读赏析和朗读指导,读出了文本的趣味性,也形象地理解了文本的深刻性。
对同类文章进行求异阅读也很有趣味。比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同是写景散文,同是文人,语言风格不一,结构也大有异趣。朱自清笔下的荷塘静谧、朦胧而淡雅,那荷叶亭亭玉立颇有动感,荷花洁白妩媚却可望而不可即。作者以游踪为线索,采用圆型结构表达心情,用语清新自然。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沉静、悠闲而悲凉,那青天的驯鸽,破壁腰中蓝朵的牵牛花,清晨槐树的落蕊,衰弱的蝉声,街头穿青布长衫的市民,那微黄淡绿的青枣,所选之景看似闲散神却不散,语言典雅优美,情景交融,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陆蠡的《囚绿记》采用纵向叙事结构,以小见大,作者笔下的常青藤蓬勃倔强而执着,永远朝着阳光生长,语言质朴自然,赋予事物象征意义。阅读如果能够注意到这些细节,读出作者的感情变化,读出语言的温度,也就讀出了趣味。
三、探究文本,读出滋味
如果说发现有趣味,那么探究就更添一味,探究过程是一味,探究的结果则更有味矣。高中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就很值得探一探,品一品。初入贾府,黛玉“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一个因为陌生、因为身份而小心谨慎的多愁善感的黛玉形象跃然纸上。但深入探究,细品课文,可以发现涌现在黛玉心头的百般滋味。黛玉刚到贾府时,由听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到亲眼所见的各种“不凡”,于是就产生了“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呢?或许是防备,或许是自卑,抑或是一种自尊,更或许是一种教养。见贾母这一节中,笔者抓住了“哭”字(贾母“心肝肉”叫着“大哭”,“一把搂入怀中”)表现贾母对黛玉的挚爱,黛玉也因此尝到了久违的母性的爱的滋味;见王熙凤这一节中,笔者扫描出“笑”字(王熙凤的“丹唇未启笑先闻”和黛玉的“陪笑见礼”,表现了黛玉的放松与被接纳的滋味;宝黛初会时,黛玉的一“惊”宝玉一“笑”,把这一对人儿写活了,让黛玉尝到了幸福甜蜜的滋味。
再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有同学提出疑问,刘兰芝被休还能被官宦人家迎娶,符合事实吗?这涉及中国古代的礼教文化,中国女子被休后改嫁的事情很多,但会不会嫁得很好很难说,文中渲染太守家的煊赫财势及欢天喜地,也是为反衬兰芝忠于爱情,不贪图荣华富贵的品性,其个性傲骨可见一斑,难能可贵。
四、研读文本,读出韵味
韵味,是一种欣赏,是更高层次的体验。这是一种沉浸其中的共鸣,是“于我心有戚戚焉”,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三月不知肉味”。这种韵味,或是设置不同情境后的比较,或是替换词语后的领会,抑或是句式、字数改变后的思考,通过创造性的比较想象,韵味尽显。这种探讨、领悟会让人感受文章的妙处,让你享受意境的美妙,见识表达手法的高超,叹服作者内心的丰饶。学习《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我们无不被诗中模糊的主人公形象所感动,主人公是男是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采莲的热闹场景与“采之欲遗谁”的失落让人嗟叹;“还顾望旧乡”的执着思念与“长路漫浩浩”的迷惘忧伤让人心酸;最后那一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简直就像一柄利刃插入心脏,令人心碎!那是长长的叹息,那是深深的无奈!如果我们把它改写为四言诗“涉江采莲,兰泽多草。采之遗谁,思在远道。还顾旧乡,长路漫浩。同心离居,忧伤终老”,显然情感表达就浅了许多。形式改变后,节奏变得短促,语意画面变得简单,感情表达似蜻蜓点水,好像在诉说一个不相干的人的遭遇,難以激发出人内心的那股苦涩之味。通过对比,学生明白了钟嵘说《古诗十九首》“一字千金”的含义,也领会了刘勰称《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的缘由。
曾听一老师上《长亭送别》一课,采用换词比较的方法赏析曲词,颇有意味。比较两个句子: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王实甫《西厢记》)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含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很明显,王实甫的曲词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中的诗句,只是黄花和黄叶能不能交换位置呢?不能,表意不同,意境不同。前者天地云花对比,色彩鲜明;西风紧,北雁南飞强调别离,花自然让人联想到送别之人,而此曲正是崔莺莺所唱,况李清照曾有词曰:“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黄花地”让人仿佛看到了崔莺莺因情郎别离而伤心憔悴的模样,看似写景,实则充满情味,意境凄美。如果改成黄叶,就会只见景之萧条,却难现崔莺莺的痛苦;后者用黄叶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天宽地阔的秋之景,意境高远,若用“黄花”,则无法表达出这种疏朗开阔。这样的品读,品出了文字的情味、韵味,咀嚼出了语文的味道,让人深受启发!
“繁华落尽见真醇,铅华洗却见本真。”文学艺术从一定程度上讲是语言的艺术,语感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洪镇涛先生主张语文教学要“立足文本,直面语言”。汉语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读出文本语言的原味、趣味、滋味、韵味,感受语言文化的优美,接受语言文化的熏陶,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建构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用文字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