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逐笔缓写,略不使气之文

2018-10-27 10:26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醉翁亭醉翁亭记情景交融

《醉翁亭记》富有诗情画意,別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其写作技法尤其值得同学们借鉴。

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贯串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叙事、写景、抒情三者紧密结合,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巧妙结合,貌似写景,实则抒情。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含着其深深的情怀。文中一句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景与情直接联系,点明文章主旨,让读者动容,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全文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共计用了二十多个“也”字。第一个“也”字不仅帮助煞尾,还成了文章转折的标志。这样,文随意转,层层道出,便成就了一篇绝美的文章。

第一段写了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由来,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美景:“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醉翁亭环境秀美、清幽的特征。

第二段利用时间的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而石出一片寂然。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的景色变化,抓住明暗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成为对比鲜明的两个画面。写四时景色则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第三段写游乐宴饮。描写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先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接着写太守设宴,众宾宴饮之乐。宴席丰盛且充满野趣,众宾起坐喧哗,乐不可支。太守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吏民同乐而醉,体现出太守与下属关系的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

第四段写宴散人归的情景。作者巧妙地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但太守之乐不是众人所能理解的。作者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本版供稿/刘西洲,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醉翁亭醉翁亭记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更有效
醉翁亭历代重修记比较研究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教学内容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以《醉翁亭记》教学为例
从洛阳花到醉翁亭,他为中国文人构建了两个精神故乡
扣题而教——《醉翁亭记》教学创意
游紭琊山醉翁亭有感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滁州醉翁亭园林历史变迁及其特征探析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浅谈图片新闻标题的意境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