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世阳
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望后窗外骨立的乱山中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
——鲁迅《怎么写》
有些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读鲁迅,我答曰:有意思。以上这段文字出自鲁迅先生的文章《怎么写》,这是鲁迅在当年的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的一个小房间看到的景色,饶是文采出众如鲁迅竟然也会纠结到底应该写什么。你刚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感觉他好像在凑字数,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去同样的房间在同样的视角去看同样的景色,我想试试在同样的情况下我能写出些什么?
寥寥几笔,他就给了我们最有意境的厦门。在经历了这样一系列心事浩茫之后,鲁迅接下来的活动是打蚊子和在电灯下吃柚子。鲁迅也是凡人,他不是先知,更不是所谓的“鸟导师”,他的文章里没有那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惺惺作态,在自己的文章里做最真实的自己,在这个永远都不会变的人世间留下最清醒的记忆,是鲁迅之于我的价值。
反正我在打蚊子和吃柚子之前写不出这样深刻的文字。我在读《鲁迅全集》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在寻找宝藏的人,走着走着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我把这些文字搬到我的微博上,希望能给朋友们以勇气和力量。
选择了一样东西,时间一长,你可能就会成为这样东西的奴隶。这也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话,所以,我希望,我也不要成为鲁迅的奴隶。
闲逛书店,看到了止庵主编的一本小书——《周作人讲解鲁迅》,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要说最懂得鲁迅心思的人,除了周作人,确实没有第二个。
在读《呐喊》自序的时候,我一直很好奇鲁迅先生年轻时在绍兴会馆的生活状态,尤其是这段文字: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每一个曾经单身的人都有过这样相同的感受,这种蚀骨的孤独感总是会在一些特定的时候冒出来,我们总是会在一些时候不知道该干什么,我们也都遇到过做什么都感觉没有意义的时候。
当时,鲁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对黑暗的现实采取了自己的方式来逃避,没有人生来就是斗士,这种逃避也无损于鲁迅内心的勇敢。
可是,生活总要继续,周作人用平实的文字告诉我们当时周氏兄弟的生活,这些文字是非常有趣的鲁迅研究资料,这已被学界所公认,同样也使我兴趣盎然。
这些文字勾勒出一个真实、亲切的鲁迅,在绍兴会馆公祭时逃往琉璃厂,补述书屋里那棵据传吊死过一个姨太太的老槐树,抄古碑的缘由,手持竹竿上房赶猫,钱玄同劝驾,整理内阁大库那有名的八千袋废纸,炸丸子、酸辣汤、酱肘子、松花皮蛋、啤酒、茵陈酒等吃食,会馆里的老长班,碑帖店和青云阁的消闲时光。种种关于鲁迅的轶事,在周作人笔下生动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这是有关鲁迅的最有趣的记忆,也正是这些文字突然让我觉得周作人的文章确实很有魅力。鲁迅最反感的就是把任何人推上神坛,这些文字是消解我们对神化鲁迅这种传统认知的最好佐证。
于是,我费尽周折买了一套《知堂回想录》。
这是周作人晚年洗尽铅华的文字,也是最能体现周作人风格的文字,他这些回忆生平的文章,是一部最有趣也是最平实的民国文化史。
在阅读这部书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出奇平静,虽然很多人包括鲁迅在内都在抨击周作人的名士文风,但他这些质朴的读书、求学和治学的感受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确实显得无比珍贵。
我也突然能明白为什么现在很多知名的学者如此喜爱周作人的文章,因为那里面确实遗留着中国传统文人读书治学时最切肤的感受,在周作人的文章里,大家找到了一种深深触动自身文化血脉的
隽永和温暖。
宣传和口号可以骗人,但这种感受是不能骗人的。如果你不打开书本,你永远也不会明白这样的道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话80后们不会陌生,出自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对清末学生的描寫同样引人入胜:
“老学生还是高卧着听人家的枪声,等到听差一再的来叫,打靶回来的人也说,站着的人只有两三个了。老爷们于是蹶然而起,操衣袴脚散罩在马靴外边,蓬头垢面的走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开上三枪,跑回宿舍来吃冷稀饭,上课的钟声也接着响了起来了。”
我承认,学生时代读到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时我只是莞尔一笑。但我前一段时间读到周作人对老学生的描写时,笑得差点从床上滚到地上,正常人肯定觉得我当时一定是疯了。
我没疯,我只是从这样的文字里想象出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晚景悲凉的老人孤独地伏案写着曾经的少年时光,写到这里的时候他一定会怀念那些当年可能很可恶的同学少年,不过,也只剩下了怀念。
怀念万岁。
鲁迅和周作人的文字确实有很大的差异,但无论是战斗还是隐匿,是前进还是苦住,他们的文字里都没有那些伪善和浮夸。这些文章能够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力量,起码能够带给我力量和勇气。
鲁迅和周作人曾经分别写过一篇叫做《喝茶》的文章。
这是鲁迅《喝茶》中的文字: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
这是周作人《喝茶》中的文字: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断不可少,中国喝茶时多吃瓜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所吃的东西应当是轻淡的‘茶食。”
从这段文字就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待文学态度的不同,继而看出他们对待人生的不同,鲁迅的世界中不能容忍任何的虚伪和矫饰,鲁迅不是神,他也得对抗自己的黑暗。于是,你看到了他挑战了你的话语方式,你看到他嘲弄了一切虚伪的存在,你看到他毫不留情地把你的热爱批驳到体无完肤。
学者的良知,市侩的手段。鲁迅的话像一把刀,狠狠地插在我们的心脏上。我们感到疼,于是我们警醒,于是我们不会沉睡在浮华的岁月里,于是就有了许多的于是。
打碎你内心的铁屋子,打不碎就用石头砸,砸不烂起码也要学会呐喊。他会带你上路,这条路一走就没有尽头。就是这条没有尽头的路吸引着我。
天黑了,想要不被砸破头就把灯关掉。这是现实。在灯被关掉的黑暗里,向着未知的恐惧扔几把匕首。这是鲁迅。没有爱的话,你读不懂鲁迅,没有恨的话,你也读不懂鲁迅。
可是读懂了却比读不懂更困惑,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保持理智地去面对这个世界。其实不是不能,而是我们不敢。我们这些许许多多的不敢恰如一面镜子,照出了鲁迅坚毅、冷峻的面庞。这也就是鲁迅对于我们的意义。
而周作人则不同,他为我们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种选择,文人雅士的高远情怀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我们过去一直在批判周作人的人品,但是,作為文学史上的一种独特存在,周作人的文学选择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他同样深深地吸引着我。可见要客观评价一位文学史上的作家,真的
是太难了。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阅读鲁迅和周作人的文章往往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举动,但我觉得我读这些并没有什么错,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精神力量,在这条路上,有鲁迅和周作人的陪伴,我相信,我注定不会孤独。
(中共安康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