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三次联考语文卷作文题】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
材料一:2018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稽古厅,一睹文津阁《四库全书》真容。原稿原书原函,离人们只有最后一层专藏库玻璃门的距离。这样的一次文物开放活动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的沁人的文化芳香。
材料二:如今社会上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保建筑,明明是开放的,普通群众却没资格进入;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
读了这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上述两类现象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两则材料从两个角度,互为补充地表达了命题者对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看法。材料一赞扬了国家图书馆公开展出《四库全书》原件的做法;材料二则用了类似“春秋笔法”的方式,批判了“某些单位”对文物和历史遗迹的“过度保护”。
材料的倾向是非常明显的,这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容易偏题。写作的大方向很明确:可以谈自己眼中的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正确方式,同时指出对文物“过度保护”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但也可能会有部分同学产生误解,认为只有将文物公之于众才是好的,而所有的“保护和研究”都是没有必要的。实际上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及“保护与研究”应该双管齐下,不能偏废。
写作时,我们可以将其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如结合十九大提出的“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联系央视等主流媒体推出的文化类节目如《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谈一谈文化经典给观众、读者带来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方面的提升,并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经典的“正确打开方式”。此外,还可以从传统经典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以及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保护文物与传统等角度加以评说。
拉近距离,传承文化
丽水一考生
随着物质需求的日益被满足,人民群众的追求转向了更高层面——精神需求。而如今,文化资源供给却与民众需求脱节。文化高居神坛,而群众在下方仰望,如此现象的不合理之处已无须赘言。故我认为,文化应当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民众对文化的传承意识得以塑造是当务之急。
将文化束之高阁,谈何传承,谈何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财富,绝非某单位、某机构独有。诚然封闭许多历史遗迹的出发点是为了在还不能安全开发的情况下保护它,但并非每一处古迹的开发和保护都有如秦始皇陵那般的难度。历史遗迹是能触碰国人民族魂、历史认同感的存在,将国人与历史的根分隔开,又如何行文化传承之道呢?研究文化、拥抱文化,绝非专家学者独享的权利,而应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拥有的。
也许我们常听到对“崇洋媚外”的贬斥,可究其根本,除了我们对自身的文化不自信之外,是否也因为我们的文化对我们敞开胸怀的机会太少?倘若中国的文物珍藏能做到卢浮宫之于巴黎人民,我们自然能更有底气、更有自信地面对外来文化。而如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真正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又有多少?
传统文化对于每个中国人的吸引力都是不容小觑的。这从《四库全书》真容展览场面之盛可见一斑。我们并非不热爱自己的文化,相反的,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是与生俱来的。但这样的精神联系,被一道道屏障弱化了。我们很难真正去完整地拥抱我们的文化。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有更多这样的展览。只有激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传承传统文化才不会仅仅成为一句口号,而是成为国人亲身践行的事业。试想,当大道之行的观念深入人心,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态度进入人们的思想,当中庸之道成为道德准则,当“君子”成为每个人此生追求的理想,社会如何不文明、国家如何不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自然也不会停留在梦想的层面上。
唯有拉近文化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文化融入生活,我们才不会在面对文化入侵时失去还手之力。在印度电影都已大步迈进的今日,我们是否应当反思,为何承载中华文化的优秀作品如此难寻?动画电影《大圣归来》或许是火种之一,而当千千万万的火种被点燃,万千星火汇成燎原之势时,也许大圣真的能驾着五彩祥云,身后的红披风猎猎作响,归于每个国人心中。
文化传承应是所有人齐心努力的方向,因而,种种以保护为名贪一己私利的行为,可以休矣!
让文化融入生活,让王尔德所说的“即使是生活在阴沟里的人,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在文化领域同样成为现实,让传统文化得以代代有传承,代代有创新。这样,中华的未来才能是一个光辉的未来。
点评 得分:51分
文章开篇立足点很高,汲取了十九大中关于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提出了精神需求的重要性,接着便很自然地引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问题。在作者看来,拉近民众与文化之间的距离才是当务之急。第2段趁热打铁,指出将文化束之高阁的弊端,表示文物古迹的保护存在不同的情况,需要区别对待,显示了作者的辩证思考。第4段指出了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吸引力,并将其上升至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与文化自信相联系,很好地加强了文章的论述力度,提升了作文的层次。
“温室文化”终将让思想“沙化”
丽水一考生
《四库全书》的展出重新激发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可如今却频频有文化单位以保护的名义将大众拦在艺术殿堂之外。文化保护无妨,但过度将文化保护在“温室”中,终将带来国民思想的“沙化”。
或许是因为频繁曝光的中国游客在展厅拍照、喧哗等丑闻使文化组织的神经过于敏感了,不敢随意举办大型展览。爱惜之心尚可被理解,但这并不能成为剥夺群众对历史古典文化的追求的权利的借口,这样做或许有些“霸道”。而一些“选择性”地对参观人员进行开放的行为则更不可取。因为文化应是雅俗共赏的,“俗”并非鄙俗,而是贴近百姓,尊重普遍存在的广泛的需求,而非死守“孤雅”的小众,将本该传播于大众的文化禁锢在“温室”之中。
因此,对于井喷式的文化热情、有失风度的言行举止以及文化领域的过度保护现象,《四库全书》的展览或许能给其他文化部门更多的示范。害怕文物被破坏,大可加强部署工作,落实防护措施,也许一根细细的警戒线或一层薄薄的玻璃门便能恰到好处地在文明与沟通之间找到平衡点。
为何说过度保护的“温室文化”会使国民思想“沙化”呢?大概是见到了日益枯竭的鄱阳湖让我不禁有此联想,大概是听到不少奉行娱乐至上的青年猝死的消息,大概是看到了因不够成功不够有钱而发出“抛弃”一说的文章。当国民思想日渐“沙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传播与传承显得更为重要。
王小波认为读书能使人生活在当代、远古甚至未来,中国悠悠历史文化不正是一本待我们细细品读的史书吗?在日益现代化的时代,在日益先进发达的中国,我们更应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人心不古,年轻人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实乃有着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古国之悲!幸运的是一档档以文化传播为己任的文博节目的推出,以及浙大关于考核标准的更改,都表明形而上的文艺正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维有诗云“安禅制毒龙”。面对现代人的锋芒与戾气,文化的开放或许能成为一剂清凉散,给浮躁的社会“降降温”。网络市场乱象丛生,在无法有效遏制恶言恶语和流言蜚语传播之时,在国民思想日趋平浅之际,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或许能让人们脑海中除了“毒鸡汤”“励志故事”以外还能有些通过古物传达出的礼与义。不是当今中国人真的思想深度不够,只是在一个大部分时候充斥着低俗恶趣味的网络平台上,想要找些“营养”的东西实在太难。
当国民思想日渐枯竭,趣味日趋“沙化”时,数千年的经典文化之流或许能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
点评 得分:50分
文章的标题是一大亮点,考生将“被过度保护的文化”称为“温室文化”,将传统文化的式微和民众信仰的缺失称为“思想沙化”,而全文也是围绕着这一观点来展开的,由此可见考生优秀的概括能力和独特思考的闪光。流畅的文字中,体现的是作者一以贯之的观点:务必拉近民众与传统经典文化的距离,否则民众的思想将丧失养分。王小波的思想、王维等人的诗句,引用非常自然,都做到了为文章主题服务。
文章也有一些缺点,如在讲到文博节目和浙大考核标准等具体的例子时,因表述不够透彻、清晰,没能让实例与论证更紧密地结合,使论证力度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