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路

2018-10-26 11:00钮进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思路教学改革

钮进彪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力度的增大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逐步成为当前教学的重点。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如何真正体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在分析信息技术教学重要性的提出上,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思路

随着信息时代和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再加上知识的规律性、空间性、抽象性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把抽象的内容表达出来,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老师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和能力,能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把抽象的内容转变为生动的知识,从而更好的强化对知识的掌握。掌握信息技术,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抓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从学生出发,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度改革。[1]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转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积极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克服传统“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凸显学生的主动性。其次,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从某种层面来讲,信息素养的提升和养成要比单纯理论的学习要重要。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应该以提高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案例、合作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处理,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技术。再次,强调学生在授课中的主体性。老师作为課程的引导者,应该让学生来驾驭整个课堂,老师作为一种引导的角色,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而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可取,必须要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首先,采用任务驱动方法。通过给学生设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明确,从而能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采用合作式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之间的的“合作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合作交流。通过合作交流,不仅可以实现智慧和间接的分享,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内容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合作教学中,一方面要强化老师和学生的合作,老师加强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针对某一个任务,加强小组之间的默契和合作,通过小组的交流和分享实现对知识的掌握,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不断增长学生在知识获取上的成就感。再次,引入案例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案例教学为抓手,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老师可以给出一个网页制作的案例,让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网页的制作,不仅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得到良好的应用,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3]

三、优化教师队伍和教学模式

要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优化教师队伍和教学方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首先,不断强化教师队伍。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老师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能力,除了能够采用统一的授课方式之外,还应该对知识掌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最大限度体现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优势。其次,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转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凸显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明确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每一步都和教学融合起来,能够引导学生对课程进行更好的掌握,给与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参与到实际操作过程中,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真正达到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4]

四、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引导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课程实施之后,必须要对课程进行评价,才能够指导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更好的改正。因此,教学评价已经逐步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从传统的评价情况看,基本都是以最后的卷面成绩为标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对评价结果高度重视,同时也应该对评价的过程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其学习的最后成绩,还应该重视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做到全面的评价。除了对学生评价,还应该对老师进行评价,老师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不断对自己的授课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5]

总而言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广泛积累教学经验,深入钻研教学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更完善地做好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

参考文献

[1]赵海燕.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J].教育纵横,2011(4).

[2]吕小利.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

[3]胡济良,李尚仁[主编].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林巧,李小红,王兰.对伊犁地区课改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反思与建议[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5]崔丽娟.由一堂高中信息技术课引发的沉重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3).

[6]吴支训.高中信息技术分层走班教学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J].科技信息,2011(14).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思路教学改革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