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摘 要: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改的重点关注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观念等方面对高中美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为我国的高中美术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美术教学
引言
新课改的重要目的在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然而从目前新课改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众多问题,不仅降低了美术教学效果,同时也限制了对学生素质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对于高中美术教师而言,应该增强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并结合新课改实际要求,采取相关对策,进而对这些问题进行妥善解决。
一、美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现阶段高中美术教学现状来看,并没有对新课改进行有效实施,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对课程比例进行科学设置。众所周知,美术学习应该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然而对于一些高中美术教师来说,在进行教学时,并没有增强对美术赏析的重视,通常都是在一带而过的基础上对高深的美术知识进行直接讲解,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难度,同时也限制了对他们艺术鉴赏能力、艺术创造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的培养。
2.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是降低美术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不仅会增加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难度,同时也会降低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现阶段,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都是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然后自己进行艺术示范,最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缺少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并且也没有对多媒体、任务分配、小组讨论等众多方法进行灵活运用,导致课堂氛围很压抑,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教学观念落后
目前,多数教师都缺少对美术教学的正确认识,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学生等都比较注重文化课考试,而降低了对美术课的重视,导致高中美术教学流于形式,大部分教师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美术教学,并没有注重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因此降低了高中美术教学的效果[1]。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对策
1.优化课程设置
要想增强新课改的实施效果,对学生的艺术能力、艺术素养等进行全面培养,就必须对美术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新课改要求、美术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发展需要等,对美术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将美术鉴赏、美术绘画以及美术设计等进行有效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三者在课堂中的比例进行合理设置,首先带领学生赏析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在学生进行美术赏析之后,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进行绘画练习,对他们的绘画技巧进行强化;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自主设计,进而增强高中美术教学效果。
2.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增强高中美术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对提问、多媒体、讨论、合作等众多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生进行有效吸引。比如在“宫殿建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以及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宫殿的风采,由于这些图片、视频等的色彩性以及动感等比较强,因此可以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效吸引。在学生进行鉴赏时,教师可以对图片、视频等进行讲解,向学生普及一些宫殿建设知识,进而增强学生对宫殿建筑的了解。另外,教師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当地著名的宫殿,并为他们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这些宫殿建筑和我们课堂展现以及教材上介绍的有何不同?这些宫殿建筑在设计方面应用了哪些技巧?并让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设计。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美术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我国宫殿建筑的了解,对他们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艺术能力等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更新教学观念
对于高中美术教师而言,应该结合新课改要求,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增强对美术教学的重视,将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分支,将美术教学作为为国家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的有效手段,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创新,进而增强高中美术教学效果[2]。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高中美术教师来说,应该增强对其的重视,在明确美术教学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相关对策,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对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艺术能力以及艺术素养等进行全面培养,进而增强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我国高中美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非.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6(3):250-250.
[2]万新荣.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