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有效进行国学教育的探究

2018-10-26 10:14张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国学教育幼儿园

张冲

摘 要:国学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社会,蕴含着为人处世、治国齐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学作为中国传统美德文化的载体,其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一定的渗透作用。因此3—6岁幼儿学习国学有很重要的意义。可是目前一些幼儿园国学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对幼儿国如何有效进行国学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国学教育 幼儿园 有效

幼儿园学习国学的意义不是多背几篇文章,也不是简单的记忆经典典故。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幼儿的修养和品德教育。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通过国学经典教育,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幼儿园进行国学教育的意义何在?进行国学教育的误区有哪些?幼儿园如何有效进行国学教育?[1]

一、幼儿园进行国学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益”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后的语句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2]

2.有利于幼儿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现在的幼儿受到家庭的宠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在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3]

3.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专注力

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4.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父母和孩子一起诵读,能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二、国学教育的误区

1.国学教育目标不明确

幼儿国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幼儿精读几本经典,其根本目标是对传统优良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很多幼儿园的国学教育没有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理解能力,小班诵读《千字文》,这是不科学的。要科学的筛选国学教育内容,不能单纯的以灌输方式进行教育。需要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启示他们掌握为人处世的道理。 要把幼儿国学教育的重点转移到用传统文化陶冶其美好情感方面上。

2.国学教学方法不合理

有些幼儿园以灌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心智发育,3-6岁的幼儿心智还不够成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不能简单粗暴的进行灌输式教学,应该将富含教育意义的文章译成白话、编制成儿歌等易于孩子们记忆的东西,从而加深其理解程度。

3.国学经典乱入

国学经典的文化内涵丰厚,涉及治国、伦理、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有晦涩难懂的文字,对幼儿而言,理解有难度。很多幼儿园将国学经典引作教材,生搬传统私塾教学方法,很多孩子在国学教育中囫囵吞枣、食之不化。国学经典中也不乏落后思想,假如一味地全盘接受,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园如何有效进行国学教育

1.设计合理的国学教育课程

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课程设置为小班《弟子规》中班《三字经》大班《千字文》。其次,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准备生动形象的故事图片及动画片,用生动浅显的语言帮幼儿理解其内容。《弟子规》、《三字经》主要内容涉及与人相处的礼仪、公共场所的礼仪、用餐的礼仪、学习的礼仪等礼仪规范,教师要进行内容意义的解释。每周至少2课时国学课程,学习形式以诵读,范读,跟读开展。以礼仪故事讲述,配合家园共育评价小册子,针对所学国学内容让幼儿在生活中去实现家长进行监督并完成评价小册子。

2.区域环境创设与国学教育相结合

幼儿每日都会在区域中进行游戏,区域具备教育的功能。可以在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学国学、知礼仪、智商好、情商高”的理念。 可以在表演区最醒目的位置悬挂孔子的画像及其经典的典故,在衣架上放置汉服及在显眼的位置放置一些国学书籍,幼儿随手便拿来进行诵读表演。在美工区放置一些水墨、毛笔等材料,幼儿可以进行国画、水墨画创作也可以进行毛笔字的练习。还可以書写和画出老子、孔子、墨子等先贤的诗作和人物画像。在图书区可添置大量古代礼仪典籍为幼儿提供了阅读、学习的机会,还可以创设“诗词大会”板块,让幼儿能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诗词,达到国学教育的目的。

3.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国学教育

幼儿在班级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能巧妙渗透国学教育,如厕时“ 便溺回 辄净手”;更衣时“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户外活动时“身有伤、贻亲忧”;就餐时“对饮食、勿挑拣”;离园时“父母呼,应勿缓”等等。在早晨入园活动和晚上离园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诵读礼仪典籍片段,让幼儿切实的身体力行。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教师要言传身教逐渐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使幼儿每天来园见到教师和小朋友能知道问好,见到园长妈妈等都能站好鞠躬问好。幼儿能主动排队进行喝水、如厕。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4.家园共育促进国学教育的开展

教师可以通过国学行动评价小册子的形式,有效提高家长们参与经典礼仪活动的积极性,并提高素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家长诵读国学经典,学习国学才能让幼儿有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才能在生活中进行国学经典的良好品德培养。家长根据教师给出的经典礼仪活动内容,在家里对宝贝进行辅助学习及考核的活动,完成评价小册子反馈给教师。形成家园共育的国学教育目的

深入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把国学教育融入幼儿园教育课程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因此,抓好幼儿国学教育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活学活用的国学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让幼儿们在国学的传统美德文化中的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郑琼.国学教育内容选择及方法探析[J].赤子,2015,(18).

[2]陈萍.幼儿园国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学苑教育,2014,(14).

[3]杜洁琼.幼儿国学教育内容选择及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1).

猜你喜欢
国学教育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
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国学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的协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