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施研究

2018-10-26 10:59明君王志博张彦秋
科技资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模式有效教学体育教学

明君 王志博 张彦秋

摘 要:体育教学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教育新体系,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培养合格、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体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强化体育课程的实施在体育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上有一定的作用,学校只有深入的理解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才能有效的开展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本文针对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施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有效教学 体育教学 模式 创新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c)-0202-02

随着新教育改革的实施,我国的体育教学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呈现良好的局面,国家对体育教学支持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所以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施是当前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发,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游戏体育教学模式、运动技能教学法等成为当前各学校体育教学广泛应用的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体育教学的沉闷气氛,反而给学生的体育课堂增添了乐趣,让学生们充满朝气与活力。可见,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1 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1.1 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含义

有效体育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中具有标准的定义,它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教学资源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案,使体育教学就得更加有效,这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1.2 有效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

1.2.1 重视教学效果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结果,重视教学效果是有效体育教学的特点。教学效果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好与坏,是对教学较为客观的评价,是学生学习进展的一种体现。学生的进步发展与学校课程的安排有着直接关系,在考虑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内涵时首先要对所学习的课程有所了解,结合体育学科的特征等因素来确定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实施。学生运动技术的进步与提升是体育教学有效性重视的成果。积极的参与体育课程,促进身心健康,并且养成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是体育运动技能的主要学习过程,同时良好的运动技能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挥体育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内心上喜欢体育教学。有效的体育教学并不是让学生一味的训练,也要结合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进行课程设备,身体健康是开展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前提。体育教学的最大特性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所以每一个接受过体育教学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都会有一定的提高。现如今,每个家族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过于宠爱,导致学生从来没接受过体育训练,怕孩子吃苦,心疼孩子,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教学有效性应重视的话题,在体育教学课程中,经常会对学生开展一些集体训练,这种训练对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负担的,所以加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让学生在训练中多多参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性格品质。

1.2.2 重视教学收益

教学收益是教学投入的前提,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努力所获得的收益可以说是教学收益或学习收益,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加大体育教学设备的投入,给学生和教师充分的时间和经历去学习,就会使教师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有所保障,即付出就有回报。当前,我国多数学校对体育教学还不够重视,学校开设的体育教学只是作为学生的辅助课程,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人力和物力都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收益不高,影响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实施有效体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 有效体育教学创新与实施的具体策略

2.1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实践的顺利进行与正确的教学思想密不可分。所以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助于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我国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上已有明确的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提升国民全体健康,这种思想也正是体育教学的目標。加强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训练对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十分重要。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多数还以理论知识为教学重点,目的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对于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极为不利。而有效体育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对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传播,并且重视实践的培养;第二,论证并审核体育教学目标的可实施性;第三,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2.2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体育教学需要一定的教学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开展至关重要。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有一定区别,它需要一定的实践性,需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施展。这就要求学校对体育教学加大设备的投入,而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不是所以学校都有这样的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施展平台。所以体育教学的情境设置也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特征量力而行。在这基础上,当地政府也要给予学校大力的支持,保障学生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促进有效教学模式的良好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体育教学模式要在学生的主观性上进行提高,重视体育项目的开发,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对有效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很大帮助。同时学生的反馈以及教学评价、调查数据等都与教学情境创设分不开关系。任何有效教学的进行都要经过不断的调查分析以及反复论证才能发挥其效果。除此之外,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也可以从教学情境的创设中进行,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获取知识和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而考核的前提是保证科学性、真实性、合理性。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考核的一项,但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核。而教师虽然是学生的引导者,但也要随时进行自我考核,如学校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学生对教师水平的评价,或是教师自我评价。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也是考核的内容。总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2.3 细化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指标,挖掘其中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因素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走近国际赛场,并取得优异成绩,这不仅是国家的荣誉,更代表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体育发展已不再像过去一样,停留在校园生活中,对于一个运动员而言,走向社会,走向赛场才是体育运动的终极目标。所以体育教学的效益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社会性的体现是体育有效性提高的重点,它能扩大体育的影响范围。对体育教学课程基本单元的实施可以体现出体育教学效果,所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可以有效的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从长远角度讲,教学成果的效率是实施有效体育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顾圣益.对体育教学多结构系统和反馈模型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

[2] 杜芸芸.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

[3] 彭小伟.体育教学中层理论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

[4] 方秀宠.孙东辉,卢景波,等.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

[5] 肖亚玲,田静.进一步深化我校航海体育教学改革[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

猜你喜欢
模式有效教学体育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永续债券探析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