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18-10-26 05:00刘维成
职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德育职业活动

刘维成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是普遍现象,而且他们大都缺乏自信心,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找回自信,学有所长,实现人生目标,是笔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学校在教学工作中突出以岗位技能训练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引导学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停止抱怨,幸福和快乐就会在他们自己手上,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态度,让他们领悟到,美好的明天是靠自己创造的。这体现了学校的育人特色,达到了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学生也实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理念引领,推进教学工作

1.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教师业务学习,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做好立德树人的队伍建设,具体如下。

学校加强课题引领,促进教师在承担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推进十三五课题立项工作,《技能型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研究》等7个课题通过立项审核;开展科研骨干培训,邀请市教科所主任进行《研究思路回头看》的讲座;10月份在省科研工作调研会议上,学校课题组做了《中职学生素质评价的具体探究》汇报发言,受到与会同仁的好评;学校审核推荐了6篇优秀论文参加了市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其中4篇德育教学课例参加市级德育教学优秀作品展。

学校实施“中等职业教育‘2.5+0.5、校外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不超过0.5年”的教学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之比平均为3.9:6.1。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学校合理组建课程结构,进一步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公共基础课着眼于高素质劳动者培养以及中职学生的长远发展需要,增设职场口语交际、职业情景英语和应用数学等内容。专业课继续推行课程体系改革,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知识要求、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和评价标准六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除了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外,学校增加了专业拓展课。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增加了PS、AI等电脑美术设计拓展课程,汽修专业增加了汽车驾驶课。为使课程贴近地方经济需求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校编撰修订了27门校本教材。目前校本教材全部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其中《旅游礼仪》面向牡丹江县域中职学校进行了推广。

2.依托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成长

为有效深化“理实同步互融” 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学校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七种教学模式。学校组织了各类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推动教师在教学中实行课改模式,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成长研讨课、组织参加培训的教师开展培训汇报课,配合职称评审工作开展“能力评估课”,配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推荐活动开展能手展示课,不断加大了课堂教学的考核比重,以评促改,全体教师的教改意识逐步提升,参与课改的热情越来越高。学校还承办了市信息化教学比赛活动,将课堂改革成果面向全市进行分享,起到了引领作用。

3.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促进常规良性运转

学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在教学运行过程中,教导处、督导室和各专业部对教学情况坚持定期检查,并组织开展听课、说课、观摩课等活动,以监控指标体系为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监控与督导。制定了教学检查考核办法,明确了检查考核要求、内容、方法和程序,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学校强化四级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实现层层负责,还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方两层一多样评价体系》《班主任工作细则》等规章制度,并落到实处。通过严格的常规管理和探索实施“三方两层一多样”学生评价体系。采取日查、周评、月总、期考等手段,用评选周红旗班、校园职教之星等措施促进学生管理的质量水平提高,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建立了校本研修评价机制,以校本课题研究引领教改,有计划地开展 “新课程开发”“一体化教学研讨”“职业技能大赛指导”“德育研究”等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活动,投身教学改革,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育人为先,丰富德育工作

1.崇尚文化建设,弘扬职业精神

学校坚持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以环境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学生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修德、砺志、强技、善用”等校园精神文化,注重对师生认同感和责任感的培养,充分信任学生,鼓励他们只要努力付出,一样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利用校史馆、文化走廊、劳模能手与创业标兵事迹宣传板、历届优秀毕业生成长史、技能展示活动及实习实训活动情况介绍等,把人文精神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在制度与文化建设上,以常规管理为基础,围绕“高技能”“应用型”培养规格,引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紀律、标准、流程。在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熏陶和浸润下,学生的言谈举止文明,行为习惯得体,创新精神、合作意识明显增强,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普遍提高。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开展军训、社团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课余学习氛围,提高学生体验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实行学生校内劳动实践课活动,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利用实践社团、提高学生社会经验;开展“心系社会发展、服务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倡议学生做“企业的影子”参与专业实践,接触最前沿、最真实的企业生产技术;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设计方案,带领学生走入企业、走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及社会生存能力。

2.聚焦德育课堂,提升核心素养

围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能力、职业纪律”等素养开展德育工作。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按照《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将“德育课”列为必修内容,开足开齐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4门课程;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和礼仪基础教程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补充部分。德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和引导,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保障德育课堂的启发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秀的人格素养,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3.彰显学生特长,搭建育人平台

学校围绕节庆日、纪念日及热点时事开展传统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和遵纪守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甘于奉献、学会感恩的优良品质。如“3·15学习雷锋主题活动”“绿色清明,文明祭祀”“在劳动实践中成长暨五一、十一假期劳动实践活动”“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9·18勿忘国耻活动”“12·9主题升旗”等。

学校加强学生职业指导和规划,加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多岗位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也充分表现了自己。如学生的品德修养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的艺术特长得以展现等。近两年学生参加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有90件作品获奖。另外,学生的专业技能迅速提升,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得5个省赛一等奖,9个省赛二等奖和7个省赛三等奖,其中通信控制、计算机检测、网络空间安全、汽车运用维修、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等9个赛项代表省参加了国赛,通信控制赛项组获得了国赛二等奖。

学校通过科学的制度规范、正确的评价激励、丰富的活动吸引、优质的课堂打造,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一是学生自理能力提高了,卫生习惯好了,讲文明懂礼貌的多了;二是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由原来的厌学到现在的乐学、爱学和善学;三是学生在参与企业实习和课外实践活动中,增强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职业核心素养。增强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业的精神,培养出了真正的“文以化身,技以立人”新时代中职生。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德育职业活动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