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曰胜
摘 要:随着韩企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迁移的趋势,韩语的经济价值备受人们的关注,地方高校韩语专业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关系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中韩创新创业园的韩语人才需求及供给现状,并对数据加以整理、
分析。
关键词:中韩创新创业园 韩语专业 人才需求 供给现状
一、中韩创新创业产业的合作和发展现状
2015年中韩两国领导人在青瓦台会谈中确定,在中国成都设立中韩创新创业园。目前,园区已迎来中韩互联网+新技术孵化器、蓉韩创业孵化器、韩国投资伙伴株式会社、韩国瑞齐昊孵化器等风投机构、全要素孵化器、科技创新企业落户,涉及娱乐、游戏、互联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
二、中韩创新创业园对韩语人才的需求
为了了解中韩创新创业园对韩语人才的需求,以搜多客科技有限公司、韩国投资伙伴株式会社等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35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发放纸质和电子版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35份,回收33份,有效问卷为31份。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如下:
①在过去三年间,7人从省内高校韩语专业招聘毕业生14人,占韩语人才招聘总数的11.8%,岗位包括游戏翻译、经理助理、产品营销、创意策划等。在招聘人员中,从省外其他院校招聘了68人,由韩国公司委派了37人。虽然中韩创新创业园对韩语人才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但从省内招聘的人数还是比较少。从省外招聘的主要是具有研究生学历、担任高难度材料翻译的人员和母语为朝鲜语的经贸、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的朝鲜族以及留学归来的经贸、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
②31人在招聘时看重专业知识和技能,18人看重实践经验,15人看重性别,6人看重年龄,12人看重学历。这表明,在招聘时,企业非常看重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及技能,部分企业比较在意实践经验和性别等因素。
③31人要求应聘者熟练地掌握韩语和操作常用办公软件,30人要求交叉功能沟通能力,18人要求一定的文字功底,27人要求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29人要求经贸、法律、机械、编程等知识背景。这表明,企业不仅要求应聘者能够熟练运用韩语,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
④30人表示,目前省内韩语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语言学习,缺乏经贸、法律、机械、编程等知识背景,因此在应聘时竞争力不够强。27人认为,高校韩语专业学生在办公软件操作和汉语文字功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准备报表和材料时经常出现错误。
⑤31人认为高校韩语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不仅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还应该传授经贸、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30人表示,愿意与高校携手,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韩语人才。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中韩创新创业园对需要和韩方进行沟通的职位,基本要求是熟练掌握韩语,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掌握经贸、法律、机械、编程等知识。目前四川省韩语专业每年可以向企业输送200余名毕业生,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很多岗位都需要对新入职人员进行长期的培训,大部分毕业生还不能完全实现和企业的直接对接,满足企业的需求。
三、四川省韩语专业的人才供给现状
为了了解四川省韩语专业人才供给现状,以西南民族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韩语专业毕业生10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和电子版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45份,有效问卷为
920份。
①920人中有56人向中韩创新创业园投递了简历,14人被录用,岗位主要是产品翻译、产品营销、创意策划等。这14人都表示,在面试环节竞争非常激烈,不仅有韩语更熟练的研究生,还有韩语熟练且具有经贸、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背景的朝鲜族和从韩国留学归来的毕业生。
②831人表示,在面试时用人单位看重专业知识,902人选择技能这一项,566人选择实践经验,722人选择外语之外的知识背景这一项,411人选择性别,121人选择年龄。这表明,在招聘时用人单位需要的不是仅仅熟练掌握韩语的人才,而是既能说一口流利的韩语又掌握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是企业的一项需求。
③901示在大学期间主要时间和经历都是用来学习韩语,缺乏经贸、法律等知识背景,在应聘时竞争力不够强。19人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双学位课程,系统学习经贸\法律知识,在面试时增强了竞争力。827人认为,计算机课上学习的办公软件操作不够深入和全面,在上岗后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
④920人认为高校韩语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不仅培养运用外语的能力,还应该学习经贸、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增强竞争力。而且,很愿意参加校企合作项目,通过实习实践锻炼自己,为迈入社会求职就业打下
基础。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市场对韩語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不仅是熟练掌握韩语,还要求办公软件运用能力和经贸、法律等知识背景。目前省内韩语专业每年向企业输送200余名毕业生,但大部分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不强,还不能完全实现和企业的直接对接。
四、结语
目前,四川省内高校韩语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停留在良好的韩语沟通能力上,脱离市场供需,滞后市场需求。社会所需要的不再是有一口流利韩语而不掌握其它知识和技能的单一性人才,而是适应创新创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韩语人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针对中韩创新创业园对韩语人才需求特点研究对策,完善联动机制,实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朴花艳.珠海市韩资企业韩语相关人力资源需求调查研究[J].珠江论丛 . 2006(06)
[2] 文钟哲,金顺姐.韩语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及培养目标设计[J].理论界. 2006(11)
[3] 王文玲.韩语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1(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度科研项目“四川省韩语专业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联动机制构建探究”(项目编号:17SB042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