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云 王珊珊 杨浩男 张媛媛
摘 要:对于大学生来说,面对越来越紧张的就业形式,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开始着手于向创新创业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更加商业化的发展,也更需要有想法会创新,有创业能力的人才,而为了跟进这一社会需求,许多高校也都开设了相应的课程,用来提高大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但是相对于相对于学生本身的专业来讲又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一种考验,只有将创新创业和专业的学习相配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 创业 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069-01
1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起源自于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第一届创业计划[1]。此后的十几年中世界各地开始兴起创新创业大赛,而这一活动形式在1999年被引进中国,之后在国内的各大高校开始争相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而借此机会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现自身价值和想法的契机。这一突破性的创新也为后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有很好的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的大学生群体多为90后甚至00后,他们生活在信息化、产业化高度发达的社会大背景下,他们注重个性的发展,他们的价值选择也更多样,更为包容开放[2]想法也更多元化,在在校期间更多的也是根据自己的所学的专业,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发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项目并进行深度的开发甚至是商业化的改造。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这些活动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基础研究及设计阶段,所以还需要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来支持。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我国的创新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3]所以更需要大学生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和能力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是很有必要的。
2 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专业学习的利弊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体现自我价值的新途径,但是作为一种就业渠道目前尚未能够完全破解就业难问题。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仍然存在创业成功率低、难以持久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4]在大学期间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产品化思维,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就业观点的转变,促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5]。同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也是对就业压力的缓解,经调查显示大约百分之六十五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后并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在大学期间进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的培养正弥补了这一点,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因其融合了技术、商业和文化创新为一体而产生有较高的附加值[6]。
3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脱离的影响
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谓各种各样,大家在设计创新创业计划时过度强调创新,仿佛更偏重于“新”“奇”“特”等特点[7],而忽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应有的优势。例如,以经济收入作为项目的唯一目的或创业目标。甚至与专业知识毫无相关。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脱离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大多高校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思维的意识,或只从宏观层面对学生进行了片面地介绍,导致学生不了解产业需求,和现阶段的商业形式,使学生在真正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发时无从下手。二是在社会舆论方面有偏重于创新创业和忽略专业学习的趋势,媒体上的成功人士,尤其是文化水平低,学历低的成功人士,使还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分外眼红,有了不用读书也能成功的错误观念,从而使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时,严重的脱离了专业,而这种自取其短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4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结合的重要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就在于专业的特长,能运用大学生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与大学生本身的创新创业的想法相结合更能发挥大学生的优势,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发能有丰富的资源进行利用,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各方面政策和老師的指导,开发出更符合自己与专业相关的,自身感兴趣的创新创业项目,在投入市场时成功率也能较高,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走捷径。在牢记专业知识的同时抓住每一次创业的机会,结合自身感兴趣的因素进行多方面的结合,更有利于将来走向社会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同时将创新创业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更是对高等教育的肯定。成功的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体现我们创新创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的途径之一,也是给那些认为打着“不读书也能成功”的成功论噱头的发起者以有力的反击。
5 结语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也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中坚力量,还是社会中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性人才的代表,也正是这一庞大的群体支撑着社会高新技术,专业性较强的各产业的发展,所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也正是大学生在如今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所特有的优势,而在专业的基础上开发的创新创业项目也正是这个社会形势下所需要的。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的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只有在创新创业中融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远征.李璐璐.董玉婷.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综述——研究、政策与发展[J]中国林业教育,2015年第33卷 第6期
[2] 李国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1):94-96.
[3] 唐瑶.刍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9):37-38.
[4] 李研,高婷婷.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5(03):119-123.
[5] 刘长宏,李晓辉,李刚,岳庆荣,任永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5):163-166.
[6] 洪坚.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的调查与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13(05):140-143+160.
[7] 朱凤荣.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结合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1):87-89.
[8] 任泽中.资源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与发展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6.
作者简介:谢青云(1998-),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生物工程。
通讯作者:王珊珊(1984-),女,汉族,辽宁抚顺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生化与微生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