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平 陈正伦
摘 要:英语国家的互联网构成了比较成熟的虚拟社会,给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带来了类本土的英语语言文化环境,能够实现英语学习以前所不具备的真实语境与社会互动,为提高英语语言文化水平、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新机遇。但英语国家虚拟社会也可能带来意识形态危机、文化冲突或者英语教育改革压力等问题。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下,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要积极适应英语国家虚拟社会环境,锐意改革、趋利避害,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国家虚拟社会 大学英语教育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023-02
1 引言
随着全球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更新、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国际政治、经济、人口、文化等资源在我国的交流渠道、对象、频率、广度、深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只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能力和英语语言文化基础,使用者就能利用联网设备超越时区差异、空间距离和国家政治疆界,在网络中即时地访问全球每一个合法的因特网节点,获取学习所需的各种英语语言文化资源,与各个英语社区的网民互动,或者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面貌。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英语教育仅仅依赖教师、教材、外教、外文资料的局面,教育资源呈现多样化发展,这些改变既给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带来了机遇,也使其面临着挑战。
2 英语国家虚拟社会的全球化发展
西方网络已经演变成为以社会功能为主、社会活动为辅的虚拟社会,信息技术只不过是它的物质基础[1]。借助网络设施和相关技术设备,这些虚拟社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即时实现个人、集团、民族、国家的各方面现实在网络中的动态呈现,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资源在网络中的相互连接和配置。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基本现实,又使这些虚拟社会能够超越启蒙时代以来的国家-民族框架、开始在一个虚拟真实的全球空间中与各国民众展开复杂互动、构建以英语国家文明为主导的全球文明。英语国家虚拟社会基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是现实的反映、发展和延伸,具有一定独立性,但又反过来改造现实[2]。借助信息技术全面地复制、改写、创造、拓展和升华现实社会及其功能,英语国家虚拟社会使得全球民众能够借助英语语言能力或者翻译工具在虚拟的真实世界和想象的虚构世界中获取直接经历或间接体验。
英美加澳等国的虚拟社会是虚拟全球化的典型。在英美等主要英语国家,通过各种公共基础设施、个人移动终端、网络使用准则和社会机制,人与人、机构与机构、人与机构等主体已经实现相互连接;传统的国际交流、国家治理、商业运作、社会活动、社区管理、人际交往、资源配置等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化、流程化、一体化、在线互动或者在线办公。英语国家的互联网已经具备传统社会有机整体的复杂性、组织性、系统性、互动性、实在性和生产性等特征。英语网络是英语国家现实社会的复制、改造、重组、延伸和发展,完全具备社会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功能。我国网络基础设施近年来也获得实质性发展,网络使用者与日俱增,网络建设日益成熟。不出国门,通过互联网认识、观察和体验英语国家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等已经完全成为可能,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获得了一个类本土的英语国家语言文化在线环境。
3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机遇
研究表明,英语社会文化环境能够刺激学习者的交际需求和语言学习动机,听说读写译等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习者英语语言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获得显著发展[3]。英语国家虚拟社会具有与传统社会类似的社会化功能,为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提供了以前专属于英语国家ESL教育才具备的英语语言文化环境支持。当学习者置身于英语国家虚拟社会,被英语本族语者、社会机构、社会团体、人文地理环境等所环绕,观察、体会、使用英语成为必然,跨文化人际交往也成为必然。由于英语学习有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即时演示或者参与的语境,因此语言的真实性和语境的创设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而且,我国英语学习者还能够与英语本族语者在广泛的社会领域内对话和交流,英语语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增长也由此得到较好的保障。
英语国家虚拟社会能帮助大学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文化身份。在英语国家虚拟社会中,语言文化实践抛开了纸上谈兵,学习者不仅能直接与英语国家的政府、商业、法律、媒介、教会、学校、娱乐等不同机构进行即时或者延时的互动交流,也能够与这些机构在诸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等社交网站的代理或者其他民众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大量的英语语言实践和跨文化人际交往活动,培养自身对英语语言文化的认知能力、移情能力和适应能力,熟悉其社会意识和社会习惯,并形成相应的文化身份,增加学习者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动机和热情,促进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跨文化交流的成功[4]。
此外,通过英语国家虚拟社会,我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社会全面接触,与英语国家各阶层民众和社会机构积极交流,符合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是对国家机关和民间机构公共外交的有益补充。跨文化平等交流的双向特征必然使得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国家虚拟社會中的活动具有两方面特点:既认识和体验英语文化,又介绍和诠释中国文化。相对于国家、商业和集团的文化传播,英语学习者与英语国家民众在私人和非正式层次上的交流更具有亲和力,可能具有特殊的说服效果。结果将有利于解构英语国家部分媒介和民众的偏见,有利于化解中英社区之间的矛盾和误解,继而改善和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这并非是一些批评家们所说的对英语教育的庸俗化,而是对中国文化在全球环境中基本生存权利的积极回应,也符合教育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统治机器的本质要求[5]。
4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面临的挑战
英语国家虚拟社会不仅给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带来了新机遇,也升级了对汉语话语权力、我国国家安全以及友好文化交流的挑战。从全球范围看,英语语言文化比汉语言文化更具话语权。在互联网中,英语更广泛地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组建了更成熟的网络虚拟社会。英语语言文化的说服力、神秘性和强势地位不容置疑——即便是貌似非政治化的英语文本,也可能隐含着权力框架和意识形态神话。我国英语学习者介入英语国家虚拟社会的各种机构,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语话语体系的干扰,面临被分化和说服的危险。如果缺乏必要意识形态批判能力,英语学习者将出现持续的文化震荡和文化心理失衡,甚至构建自身分离型、边缘型或者融入型身份[6]。结果要么作茧自缚、极端保守,要么缺乏文化归属感、充满戾气,要么干脆放弃中国文化身份,融入英语文化的他者。满足国家政治需求是英语教育的基本责任和目标[5],如何维护英语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身份,有效应对文化震荡,培养学习者的话语批判能力,防止他们迷失在互联网话语霸权的迷宫,这是利用英语虚拟社会促进英语教育的重要议题。
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虚拟社会全面展开社会实践并不能保证每个英语学习者都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并非一定促进中英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文化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文化传播与文化抵制总是相伴而生。文化优越感、文化过度概括和文化偏见都是常见的自我保护或者扩张机制,会干扰交流双方的正常交往,是成功跨文化交流的障碍。通过英语虚拟社会进行大规模、宽幅度的跨文化交流也可能加深中英文化偏见,催生激进的文化对立政策,进而导致更多或者更显著的文化冲突和隔阂,英语跨文化交流的基本目标也因此将面临严峻挑战。
通过英语虚拟社会实践来促进英语水平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其可操作性还存在较大障碍。在教学中引入英语虚拟社会,将形成在线混合学习模式,其具有前所未有的自主性特征。学生和教育者对此可能很不适应,进而存在抵制情绪。另外,此学习模式会挑战传统的考核方式,引起教育者质疑。因此,英语虚拟社会学习过程实际上难以有效监控,教育者必须考虑用灵活、简洁的方式帮助学习者进行评估。利用英语虚拟社会教学还可能涉及到国内教育机构对英语国家在线教育资源的认可。英语虚拟社会带来的这些解构特征将成为实践操作的巨大障碍。
5 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启示
英语虚拟社会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在全球化和教育信息化趋势下,它必然在我国英语学习者的生活中有意或者无意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虚拟社会带来提升英语教育水平、传播中国文化、重塑中国国际形象等机遇,但同时也带来教育制度、文化冲突和意识形态等挑战。教育作为国家机制的一部分,不能无视英语国家互联网的社会属性及其文化环境的影响,需要顺势为之,趋利避害,积极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带给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机遇。
参考文献:
[1] Castells,M.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2nd ed.)[M].Malden,Mass.Blackwell.2010.
[2] 肖锋.网络与实在性[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96-103.
[3] Kramsch,C.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 Kim, Y. Y. From Ascription to Achievement: The Case for Identity Adap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Globalizing World. 戴晓东、顾力行. 跨文化适应(一):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5] Kramsch, C. Post 9/11: Foreign Languages Between Knowledge and Power[J].Applied Linguistics,2005,26(4):545-567.
[6] 付永钢,论我国留学生的爱国情怀——基于跨文化身份自我认同理论的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7-61.
作者簡介:汤平(1975-),女,汉族,四川广汉人,硕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