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元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转变教育督导理念,探索有效履行教育督导职能的新机制和新方式。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的诞生,为教育督导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教育督导需要创新督导工作模式,推行诊断式、服务型督导。
按照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统一部署,朝阳区在完成了各种常规督导工作任务的前提下,面对当前教育督导的新形势、新变化,强调“用户至上”,突出“指导”职能,探索出的诊断式督导新模式,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朝阳区的诊断式督导切实提高了督导实效,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诊断式督导的内涵
诊断式督导是以学校问题诊断为起点,以问题归因为重点,以形成问题解决对策、促进问题解决为目的的问题导向式教育督导活动。其核心理念是“对症下药”,即关注学校发展目标和潜力,注重总结办学经验,寻求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对策,帮助学校发现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和教育价值,推动学校沿着既定目标不断向前发展的评价机制。诊断式督导具有开放、民主、个性化的鲜明特征,它借鉴了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学校诊断理论、当代教育督导理论等观点,强调督导原则的指导性和服务性;强调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强调问题诊断的精准性和深刻性;强调问题解决过程的民主、协商、对话互动和共同建构。
在开展诊断式督导时,着重强调对学校内涵发展的指导功能,并突出督导个性化服务。这里的“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校在履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定要求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进行指导;二是对学校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过程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即学校督导需求进行指导并加以解决。如果诊断式督导的内容用“1+X”来表示的话,那么,“1”对应着国家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对某类学校的共性要求,“X”对应着学校提出的个性化督导需求。
基于朝阳区对“引进学校”进行督导评估的具体实践,我们更侧重对学校个性化问题的诊断和指导。在指标体系中我们设计了“协议履行”“个性问题”等一级指标。
诊断式督导的基本流程
诊断式督导包括督导前期、督导中期、督导后期三个阶段。
督导前期(即“诊察”阶段),督前准备、学校自评自诊、督学分析诊断、确定问题是督前的核心环节。首先,督导对象的确定不是由督导室一方指定,而是与学校沟通后、由学校自行申报;诊断对象的确定既取决于督导室,也取决于学校需求和意愿。其次,督导人员由专职督学、责任督学和相关专家构成,专家的专业结构要和学校的督导需求相匹配。第三,由于学校督导需求确认环节需要双方充分交流、磨合、研议,信息采集的时间有时会很长,督导专家需要较长时间投入,对督导人员专业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督导中期(即“判断”阶段),时间一般不少于2天。督导人员走进学校,采用对话、访谈、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提出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在与学校深入沟通交流后,确定问题解决的最终方案。在督导过程中,简化书面材料的准备,重视督导人员与学校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重视与校长就学校发展的核心、关键问题达成共识。
督导后期(即“诊治”阶段),诊断式督导的目的不在于对被督导对象进行终结性的等级鉴定,而在于帮助和促进学校改进工作,提高办学水平。所以,在督导后期,我们会为学校配备诊疗专家,指导学校持续改进;其次,诊断式督导结果也为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为学校的改进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跟进和支持。
诊断式督导的朝阳实践
我们在对五所试点学校(府学胡同小学朝阳学校、朝阳区四所学校的贵阳分校)进行诊断式督导时,关注的是对问题真实性的把握以及督导者与被督导者的关系。
诊断式督导因先进的督导理念、缜密的督导流程和督导实效得到学校欢迎。诊断式督导能够很好地契合学校发展需求,通过问题甄别,帮助学校查找制约学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瓶颈”问题;通过督学专家与学校问题的精准匹配,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帮助学校发现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和教育价值,指导和帮助学校解决问题。为学校提供了教育督导服务,有力助推了学校发展。
1.找准“症”—— 注重真问题的论证
以府学胡同小学朝阳学校为例,学校提出的问题是“青年教师队伍打造”。为了保证问题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真问题,解决后真的能够帮助学校突破其发展瓶颈,朝阳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在督导前细化问题指标,从教师授课能力、班主任育人水平、教师培训三方面,组织专家团队,邀请相关专业领域的市区级教育专家、有丰富经验的校长、学科教研人员和责任督学,对学校提出的问题共同进行论证。
我们采用资料收集法,了解学校现阶段的干部、教师年龄结构、任职年限、调入时间、参与培训情况;采用实地观察法,区教研员进行全学段、全学科的视导听课,对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水平进行摸底,区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多次与学校教师开展专题沙龙研讨,并深入班会课,了解班主任的育人能力和学科德育渗透情况;采用对比研究法,组织督导专家深入府学胡同小学本校实地观摩课堂、开展班主任座谈、进行干部访谈,了解本校的教师基本情况,找到本校的文化脉络和传承。
专家团队经过认真的探讨和交流,再次论证和凝练出制约学校发展的“真問题”,即府学胡同小学“母校文化”如何更好地植根于朝阳,获得教师的遵从和信奉,在符合朝阳区学校特点的前提下,形成其“子校文化”。将此问题与府学胡同小学朝阳学校之前提炼的问题进行比对时,发现青年教师队伍打造是此问题的突出外显,问题真实存在。其主要原因为建校时间较短,“子校文化”还未完全建立,青年教师来源多源,对“母校文化”理解还存在表面化。
2.伸援手—— 注重双方关系的建立
受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委托,朝阳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朝阳区在贵阳开办的4所分校合作办学情况进行督导,了解并帮助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贵阳分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不尽相同,每一所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瓶颈各异,因此,朝阳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决定使用诊断式督导这种“个性化督导”方式,对症下药。
4所分校的开办时间均不足2年,督导结果不宜带有奖惩性判断,要开展能促进学校发展的督导工作。同时,要帮助学校梳理存在的问题,确定改进方向。我们派出的督导人员均为具有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专家和退休校长,业务能力强,非常重视对被督导方的指导,体现了“督导即服务”的理念。在诊断式督导开展过程中,督导人员努力建立与被督导学校民主、平等、协商的关系。
充分的准备、认真的态度、严谨的实施、公正的评价,使此次诊断式督导评价结果获得了贵阳市教育局、贵阳分校的高度认可,双方就督导结果达成共识。
診断式督导促进学校内涵特色发展
近几年,我们利用诊断式督导方式,对朝阳区的16所学校开展了诊断式督导,帮助学校发现真问题,给予解决方案,切实促进了学校的内涵特色发展。
促进了学校自主、特色发展。如黄冈中学、清华附小朝阳学校、北师大三帆中学朝阳学校充分利用“母校”优势资源,从学校文化建设、教师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作为发展的着力点,高起点打造朝阳“子学校”,目前均已发展为朝阳区优质资源学校。
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得到空前重视。如首师大附属实验小学朝阳学校围绕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编写教师发展指导纲要,教师自主选择、申报,制定出专业成长规划和评价标准;润丰学校帮助教师实施自主评价,促进专业发展;华师一附中朝阳学校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为每位教师建立了成长档案袋,有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记录,有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是促进学校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诊断式督导促使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职工理性分析、自行确定制约学校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由“被动工作”变为“自主发展”,有助于学校、教师、学生自主发展观念的转变。
总之,诊断式督导促进了朝阳区教育督导评价工作的转变。它改变了用固定标准衡量学校工作的传统做法,实现了量身定做、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初步形成了良性互动的督导模式,促进了督导方式的转变。
实现了督导周期从“定期检查”到“全程关注”的转变,即由原来三至五年开展一次综合督导作为终结性评价变为全程帮助指导学校发展的过程,促进了教育督导诊断、指导、服务、导向功能的发挥。实现了评价主体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师生、家长、督学等多元参与,全方位诊断,动态调控,做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专家、责任督学与学校之间营造了坦诚理解、团结合作、科学严谨、务实创新的民主评价氛围。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委教育工委、区政府教育督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