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世川
关键字:澳门 粤港澳大湾区 经贸合作
粤港澳三地之间的经贸合作源远流长,但实质上20世纪70年代末才是三地经贸合作的开始。改革开放后,广东利用港澳的多种要素资源实现经济起飞,而港澳利用中国内地资源降低制造业成本来维持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成本优势,三地在优势互补条件下迅速开启了长期的经贸合作历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竞争力愈加剧烈,粤港澳三地的经贸合作方式便由“局部有限要素互补性合作”逐渐转变为“全面要素互补性合作”。中国内地先后在2003年与港澳分别签署了CEPA协议,为粤港澳三地展开紧密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制度框架,降低了合作的交易成本;同时,在出口贸易及制造业合作基础上,促进了粤港澳三地经贸合作的方向逐步转向服务业。2010年和2011年,中国内地与港澳分别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和《粤澳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中国内地与港澳又继续签署了《内地与香港CEPA关于内地在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和《内地与澳门CEPA关于内地在广东与澳门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即CEPA升级版,这意味着粤港澳三地基本实现了服务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加强了粤港澳三地之间的经贸合作力度。
2017年,国家发改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订的《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中提出,澳门的合作目标是推进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可见,立足于国家战略基础上,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有助于澳门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也是新时期澳门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力量,更是推进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发展型城市的重要载体。为此,本文深入剖析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经济总量发展方面
改革开放后,粤港澳三地卓有成效的合作有力地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的长期繁荣与发展。据初步统计(如表1所示),2001年,粤港澳大湾区GDP为23318.05亿元(港元、澳门元均对人民币1∶1算),到2017年达到了106461.56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2.87%;在此期间,粤港澳大湾区GDP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0.19%,且2017年大湾区人均GDP达到15.61万元。澳门GDP由2001年的547.18亿澳门元增加到2017年的4041.99亿澳门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4.05%;2017年澳门人均GDP为53.75万澳门元,位居全球第三。由此可见,在“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合作促进了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三地人民生活水平,为大湾区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2.对外贸易方面
(1)对外贸易总量快速上升
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贸易总量迅速上升。根据表2可知,在2001-2017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贸易总额由32459.16亿元增加到85882.0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6.84%。与此同时,澳门对外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376.43亿澳门元增加到2017年的871.34亿澳门元,年均增长率为6.31%;其中,2001年澳门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为191.70亿澳门元、184.73亿澳门元,到2017年分别为758.51亿澳门元、112.83亿澳门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88%、-1.21%。此外,2001-2017年澳门对外贸易额占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1.00%;2017年澳门与广东的贸易往来中,进口占比和出口占比分别为15.07%、16.86%。因此,在CEPA框架下,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贸易额总量快速上升,澳门进出口额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占比较小;同时,澳门的进口远远大于出口,但与广东之间的贸易往来较为密切。
表1 2001-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GDP
表2 2001-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贸易
(2)货物贸易比重持续下降
伴随CEPA及补充协议实施以来,粤澳之间的货物贸易快速发展,并且广东取代香港成为澳门最大的进口货物来源地;同时,凭借毗邻澳门的地理优势,广东也成为中国内地与澳门货物贸易量最大的省份。2001年以来,广东与澳门之间的货物贸易额占中国内地与澳门之间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以上,尤其是2003年CEPA签署后该比重达到历史最高(84.30%)。随着中国内地与澳门经贸关系的加强,广东与澳门之间的货物贸易额占中国内地与澳门之间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2011年该比重下降为70.40%,到2017年该比重仅为31.92%。由此可见,广东与澳门之间的货物贸易在中国内地与澳门贸易关系中虽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货物贸易比重却呈现持续下降态势。
(3)服务贸易合作发展加快
CEPA的实施与深化进一步扩大了粤港澳服务业合作的领域和范围,这为三地服务贸易合作与发展带来了契机,尤其是带动了三地旅游服务业的频繁往来。旅游业是澳门经济的动脉,2017年澳门接待内地游客达到3261.05万人次,占所有访澳游客近68.06%,相比CEPA初期增加了19.76%;香港占访澳游客为18.91%。同时,2016年澳门经济发展以博彩业、商业服务、教育医疗、不动产租赁和金融服务为主要特色,其中,在产业结构中,博彩业占比达到47.15%(如图1所示),形成了“一业独大”的澳门经济发展产物,是独具区域经济特色的生存之道;银行业由2001年的26.51亿澳门元增加到2016年的197.94亿澳门元,但2016年银行业占整个产业的比例仅为5.51%。因此,澳门不同的服务贸易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一带一路”承担了国际运营中心的角色。
3.投资方面
粤港澳三地合作对于中国内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港澳现行投资的首选地是广东一样,广东也是通过粤港澳三地合作率先推行“走出去”战略的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珠三角地区坚持市场化改革,与港澳建立“前店后厂”“厂店结合”“前店后仓”的商业合作模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的集聚,一些大型跨境交通基建项目如深港西部通道、珠海横琴口岸新建旅检大楼、珠澳跨境工业区建设、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工程陆续完工并投入使用。如图2所示,2001-2014年,大湾区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由33323.37亿元增加到127211.91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2.10%;澳门外商直接投资由2001年的229.51亿澳门元增加到2016年的2442.71亿澳门元。其中,2016年来自广东的直接投资达到20.31亿澳门元,而澳门企业在大湾区城市的直接投资为104.13亿澳门元。可见,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以输出投资为主,这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了优良投资环境活力。
图1 2016年澳门各产业的比重(单位:%)
1.参与大湾区经贸合作的扶持力度不够,政策优惠不明显
图2 2001-2014年粤港澳大湾区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澳门的龙头产业就是博彩业,而劳动力、土地等资源已不再具优势。由于澳门土地空间发展狭小,经济持续扩张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短缺,使得土地成本和价格持续上涨,提高了澳门整体生产成本,制约了澳门经济发展潜力。为此,澳门政府制订并落实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的一些政策,但是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忽略了澳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经贸合作的扶持和帮助,使得大湾区城市的企业对澳投资有所顾忌,主要原因在于澳门本地资源的需求与实情存在较大矛盾,大湾区城市的投资企业便会权衡对澳门的投资成本收益。二是政策优惠少,致使澳门与大湾区城市之间的许多企业不愿花更多成本进行长期投资,导致其内部缺乏经贸合作,极大地制约了澳门经济发展及转型。
2.博彩业“一业独大”,制约其他服务业健康发展
当今世界最大的博彩中心就是澳门,其博彩业已对当地其他产业产生了极大的挤出效应,作为主导产业的旅游业也不例外。根据法律规定,博彩承批公司必须将博彩毛收入的39%缴纳给澳门特区政府,而其中的36%是直接用于推广旅游、发展城市建设和提供社会保障。但从现实经济发展上来看,博彩业“一业独大”迫使澳门当地大量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资源投入其中,过度挤占社会资源,阻碍并限制了其他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3.中小企业经营滞后,制约澳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作为澳门经济的主体,当前面临诸多经营问题。第一,澳门中小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较为落后,产品质量处于低端,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澳门多以家族企业方式经营,管理欠规范,阻碍了当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第二,澳门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当地中小企业欠缺法律保障,没有专门管理机构,更缺乏与中小企业配套的融资、信用担保等政策。此外,博彩业产生的挤占效应极大地削弱了澳门中小企业吸纳资金的能力,导致竞争力较弱,难以适应经济环境的急速变化,限制了澳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经贸合作深化与扩大。
澳门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必须从其在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出发,确定澳门在大湾区中的战略定位。“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中国内地与澳门企业发挥各自优势,以多种合作方式联合“走出去”。并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积极发展会展商贸等产业,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支持中国内地与澳门开展创新及科技合作,加快构建横琴、南沙、前海等地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及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提升澳门自身竞争力。因此,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贸合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澳门虽然以博彩业“一业独大”,表现出产业结构单一状态,但是它仍然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体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中,澳门特区政府应该发挥澳门作为中国两个国际贸易自由港之一的优势,并发挥本有的经贸传统优势以及网络优势,扩大澳门在经贸、旅游、资源开发等众多领域的经贸平台功能,突出贸易中介作用,紧紧围绕世界各国尤其是葡语系国家与中国的服务平台,积极发展转口贸易、旅游、专业服务、分销、会展、物流等相关产业,使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得到有效推进。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澳门应该“依海而兴”,积极发挥21世纪海上丝路的关键节点作用;以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为发展方向,开发并拓展海上旅游领域和范围;通过“一带一路”渠道,推动产业适度多元化,逐步扭转世界各地对澳门产业印象,除了博彩以外,还有其他产业及服务能与他们合作,发掘中国内地市场或“一带一路”市场共同“走出去”。同时,根据中国国情,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搭建中国内地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同澳门之间的经贸服务平台,发挥澳门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节点作用,使其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中。
澳门要发挥自身优势,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和中国与葡语国家经济关系蓬勃发展的态势,全面落实和实施“一个平台”①和“三个中心”②计划,以澳门为抓手做实、做大、做强当前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平台的服务功能。同时,倾力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发挥华侨文化纽带,开拓“一带一路”国家旅游市场。将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澳门各界应积极参与横琴自贸试验区建设,并联手横琴打造自由贸易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为澳门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技术、人才和资金,也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方向,并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及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营造良好环境。经过3年多发展,横琴自贸片区按照国家定位,已经出台了100多项创新举措,有效地促进了澳门要素便捷流动、服务业领域开放以及金融领域创新。因此,澳门应该进一步携手横琴建设自由贸易港,借助横琴开发的契机,发挥对珠海乃至珠三角西岸的辐射带动作用,把澳门的服务及服务业拓展到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内地;同时,利用横琴开发,弥补澳门空间发展局促的弊端,释放已有的经济效应,拓展澳门市场空间,争取更大的发展主动权,提升产业竞争力,依托横琴自贸试验区做好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内联桥头堡作用。
注释:
①中国与葡语国家贸易合作服务平台。
②中葡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及中葡经贸合作会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