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机理*

2018-10-25 11:25于兆吉赵英姿
关键词:群体性网络媒体子系统

于兆吉, 赵英姿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沈阳 110870)

近年来,网络逐渐成为群体性突发事件发酵和传播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视角由线下转移到线上。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系统本身就很复杂,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更是加剧了该系统的复杂程度,因此有必要明晰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内部运行机制及演化机理,识别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关键节点的控制,实现对事件传播的控制,为相关部门提供解决方案。

一、文献述评

1.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相关研究

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视角集中于集群行为、社会运动、社会冲突或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主要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管理学等理论,对突发性群体事件传播抑制模型进行分析与改进;或通过对各主体间的博弈分析等研究形式,确定群体事件传播引导主体,进而达到控制事件进展的目的。

2. 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研究

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体现在网站的新闻报道、论坛、微博及博客等网络媒体形式上[6]。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陈业华等(2017)针对突发事件社交网络舆情自由性、扩散性、衍化性等,在考虑政府及公众媒体对社交网络舆情参与者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突发事件社交网络舆情扩散模型[7]。牛钰茹(2014)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一种情绪宣泄或者制造舆论的行为,是公众在网络上的舆论聚集,并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分为生成阶段、发展阶段、高涨阶段和消退阶段[8]。王朝霞等(2015)研究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在网络舆情视角下引发“蝴蝶效应”的原因,分析了网络舆情视角下群体性突发事件潜伏期、显现期、成长期、演变期、爆发期等演化阶段及演化规律[9]。Xie(2014)通过对社会网络舆论热点问题的分析,发现了社会网络舆论热点问题,采用SVM算法改进信息处理和分析测试,有效地解决了文本分类问题[10]。Zhang等(2014)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数据的网络舆情领导者识别方法,将舆情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特征选择、融合模块以及基于马尔可夫逻辑网络的意见领袖发现模块相结合,有助于全面了解舆论的发展趋势[11]。Gong等(2012)利用统计物理的方法,对网上舆论的数据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较发达地区对舆论导向的反应可能更快,因此,加强发达地区舆论引导,有利于政府控制网络舆情的传播[12]。

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视角集中于传播扩散、影响因素和演化特征等方面,但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过程中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研究较少,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目的。

二、演化机理

1. 系统动力学方法建模思路与基本假设

群体性突发事件往往牵涉面广,包含各个层次,其演化形成过程由人际关系网、互联网、媒体网等多种网络相互融合、叠成,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可以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拥有复杂系统的典型特性[13]。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体为网民、网络媒体和政府,共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复杂网络。对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过程,首先应对其演化系统厘清边界,遵循如下主要原则:一是涵盖构成系统主要实体在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及作用,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是描述实体影响因素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构建反馈机制,形成各种各样的反馈回路或反馈环。

2. 系统变量选择

根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征,对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按阶段性进行分解。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孕育期、传播期、扩散期、衰退期四个阶段,上一个阶段既可以平稳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也可能演化到下一个失去稳定的阶段,这取决于上一个阶段网民、网络媒体和政府这三个主体对群体性突发事件采取的应对措施和这些措施实施的效果。同时,演化系统还受一些环境要素和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因此,系统变量的选取是一个难点。为保证构建的系统变量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本文对相关的理论及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得到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要素。从网络舆情的孕育期、传播期、扩散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分析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1) 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孕育期。群体性突发事件通常是由网民在贴吧、微博和论坛等发布相关事件的言论或者由媒体在网络上发布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在初期这些通常是由一个人发布或一群人内部之间交流沟通,表达自己的建议和观点。这些言论相对零碎且分散,产生的影响力有限。然而,一旦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某方面的潜在新闻价值,得到网络媒体的关注,增加对事件的新闻报道量,事件传播的力度增强,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网民关注群体性突发事件,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图1 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系统

(2) 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期。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阶段,网络舆情开始由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组成,而且网民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会由线下转向线上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会增加网民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评论。随着群体性突发事件发展,网络媒体也会对其加以报道,这样网民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浏览次数也会随之增加,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持续发展。

(3) 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由小规模的传播累积到大规模的扩散,这是由于网民内部的转载,一些网络推手、意见领袖的介入以及网络媒体持续报道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会继续对相关信息进行转载,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关注该类事件;一些网络推手或意见领袖为了提升自己微博、博客等社交媒体的关注度或影响力,会积极主动“鞭打”自己的态度与观点;网络媒体为了谋求更大的新闻价值,会对一些网民关注度和热议度较高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持续报道,从而推动网络舆情的扩散。

(4) 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衰退期。随着时间推移,网络舆情在历经孕育、传播、扩散阶段后,网民、媒体等对于其关注程度逐渐降低,甚至消失。政府的相关举措是促使舆情消退的重要因素,如果政府消极应对或者处理失策,民众的不满情绪会增加,网络舆情会持续增长;如果政府应对舆论危机效果好,网民会转而关注其他事件,网络舆情会衰退。政府公信力也是影响网络舆情的重要因素,如果政府在网民中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则政府对网络舆情进行干预时,网民会相信政府的言论,停止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关注,网络舆情也会逐渐减弱。

三、演化的因果关系

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进程基本遵循以下规律:媒体报道或网民爆料→网民讨论→形成网络舆论压力→媒体跟进呼应网络议题、挖掘新的事实→政府应对解决问题→网络舆论消散。因此,可将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系统分为“网民子系统”、“网络媒体子系统”与“政府干预子系统”三个子系统。

1. 网民子系统

网民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自己对某一类事件的观点、情绪和态度,汇聚网民们的这些观点称为网络舆情,它的主体是网民,因此网民对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网民因素子系统的划分为网民爆料、发帖量、浏览频率、网民评论、网民互动、网民关注度和转载意愿。网民子系统关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网民子系统因果关系

网民爆料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第一步,指的是网民将自己知道的或获取到的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发布到网上的过程。随着网民爆料数量的增多,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帖量也会有所增加,网民对其关注程度相应会有所增强。只有网民对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进行关注,接下来才会产生浏览、转发或评论等一系列的活动。网民的关注程度越高,其对于该方面报道信息的浏览量也会越多,转载意愿有可能越高。网民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浏览量越大,其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看法与观点就会越多,直接体现在网络评论数量的增加上。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民之间的互动程度。

2. 网络媒体子系统

网络媒体对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起着加速剂的作用,网络媒体可能加快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进程,扩大其影响范围。本文将网络媒体因素子系统划分为网络媒体新闻数量、网络媒体关注度、网络推手介入程度、媒体持续报道、意见领袖动员。网络媒体子系统关系结构如图3所示。

网络媒体关注度是指网络媒体对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报道信息的关注程度,影响着事件后续的发展演化进程。只有当网络媒体对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进行关注,接下来才会产生新闻报道、网络推手介入、网络媒体持续报道等一系列的活动。网络媒体新闻数量是指网络媒体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报道数量,网络媒体对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关注程度增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对该方面相关新闻的报道数量。所谓网络推手是指借助网络媒介进行策划、实施并推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进程、扩大其影响范围的人,网络推手的介入会推进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进程。意见领袖是指在了解群体性突发事件相关新闻信息的基础之上,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对于该事件的看法与观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他们的介入会加快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速度并扩大影响。意见领袖的动员分为感性动员与和理性动员两种,采取不一样的动员方式会获得不同的动员效果。网络推手的介入和意见领袖的动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媒体的持续报道。媒体的持续报道是指在网络推手介入和意见领袖动员之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力得到扩大,网络媒体对这方面的信息进行持续性报道。

图3 网络媒体子系统因果关系

3. 政府干预子系统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政府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走势影响很大。如果政府消极应对或者处理失策,民众的不满情绪会增加,这样网络舆情会继续增长;如果政府的处理能力强,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带来的舆论危机效果好,则网民会转而关注其他事件,网络舆情会衰退。本文把政府干预因素子系统划分为政府参与度、政府处理能力、政府应对危机效果和政府公信力。政府干预子系统关系结构如图4所示。

政府参与度是指政府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报道信息的关注程度。政府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参与程度会影响事件后续的发展演化进程。政府参与到群体性突发事件之中,会影响接下来的政府处理能力、政府应对危机效果和政府公信力等要素。政府处理能力用于衡量政府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政府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程度会影响政府对该类事件的处理能力,政府参与程度越高,就要求政府处理能力越强。假设政府处理能力较弱会导致舆论危机,这时政府就要转而应对这类网络舆情的危机。政府应对危机效果就是政府应对没有处理好群体性突发事件导致的舆情危机产生的结果。政府的公信力实际上是网民对政府应对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结果的评价。政府应对舆论危机的效果好,网民对于政府的认可度和评价就会提高,反之则会降低。

图4 政府干预子系统因果关系

4. 系统因果关系

通过对网民、网络媒体和政府3个子系统因果关系的分析,提取网民关注度、浏览频率、网民评论、网络媒体新闻数量、网络推手介入程度、意见领袖动员方式、政府应对危机效果和政府公信力等影响因素,建立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模型,见图5。

四、应对策略

根据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系统,本文针对网络舆情孕育、传播、扩散和衰退4个阶段提出以下建议。

1. 网络舆情孕育阶段:建立网络舆情预判机制,提高舆情预警能力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孕育阶段,政府要建立网络舆情预判系统,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进而对突发事件的危机应对提供前瞻性的指导。网络舆情预判机制的建立需要技术和人力两个方面的支持。在技术方面,首先汇集网络论坛、网络评论、网络传媒报道中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将其分门别类,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然后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汇集、整理、评估、决策和信息反馈体系来监测网络舆情;对于没有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分析其诱发因素,做到事前预警。在人力方面,要设立专人加强对舆情信息的全方位监管,第一时间将新闻门户、搜索引擎、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媒体上的负面舆情信息上报给舆情监管机构,保证网络舆情预判机制的正常运作。

图5 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因果关系

2. 网络舆情传播阶段:提升网民网络素养,控制舆情发展动态

网络作为网民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桥梁,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观点,当出现不同或完全相反的观点时,可能就会产生矛盾,形成网络舆情,所以网民要有正确判断事情真实可靠程度的能力以及拒绝传播谣言的态度。政府应通过宣传标语或开展教学培训等方式,加强网络文明与道德建设,提高网民网络素养,使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培养网民坚决抵制制作传播网络病毒、网络欺诈、盗用他人账号、强制广告等负面舆情信息的意识,不传播低俗信息、谣言、不实信息、他人隐私、垃圾邮件的习惯。政府只有从“治堵”向“疏导”理念转变,让每个网民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从传播途径上控制舆情的发展动态,才有利于形成干净安全的网络舆情环境。

3. 网络舆情扩散阶段:重视网络媒体作用,助力舆情导向控制

政府应重视网络媒体对于政府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性,在舆情应对中要加强与媒体的交流和合作。网络媒体的扩散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政府能够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则对于政府和网络媒体来说都是有益的,如果没有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就可能损害政府和网络媒体双方的利益。因此,政府与网络媒体是互相需求、协作共赢的关系。政府要积极主动地向网络媒体发布政务信息并提供新闻采访报道服务。在遇到群体性突发事件舆情危机时,政府也必须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对外表达自己的态度与观点,从而使群体性事件有所缓解。除此之外,政府也要与意见领袖进行沟通对话,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引导网络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过他们向网民传递事件的真相,引导网民客观、冷静地面对舆情危机。

4. 网络舆情衰退阶段:健全政府应急机制,加强法律法规监管

面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部门要及时收集网络舆情发展情况的信息,建立处理网络舆情的应急机制,利用政府官方网站上的电子政务系统积极主动地与广大网民进行交流与互动,公平客观地处理网络舆情带来的危机,防止网络舆情危机的进一步扩散。现有的网络舆情监管法律法规与网络迅猛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使得一些由于网络发展过快而产生的问题往往在现实管理时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因此,应制定科学的、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依法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过程的有序进展,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能力,树立政府的公信力。

猜你喜欢
群体性网络媒体子系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动车段(所)控制集中仿真测试平台中TDCS/CTC仿真子系统的研究
群体性60Co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紧急处置及护理体会
商业新闻
群体性事件中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互信能力建设的作用——以张家港“挂水门”引发的“12·5”群体性事件的演进为例
网络群体性事件诱发的深层原因分析
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