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邮票看天津城市发展

2018-10-25 07:57:34苏芃芃
档案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明信片邮票

■苏芃芃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北靠燕山,城中有海河流过,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中心,人口超过1000万。天津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已有先民在此定居。隋朝大运河的修建,使南运河和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成为天津最早的发祥地。随着历史的发展,天津逐渐成为军事重镇和漕运中心。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城设卫,称“天津卫”。清代,天津改卫为州,又升为府。

天津因自身独特的条件而成为北京的门户,同时又是水陆交通枢纽,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它又成了沟通海外的桥梁。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曾先后数次在天津大沽口发动战争。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天津成为开放的通商口岸,战略地位更加重要。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天津成为了中国北方的洋务运动中心和近代工业发源地。之后,天津的近代工业迅速发展,各种新事物得以迅速引进。由天津发端的各种新事物,均开风气之先,并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进西方先进的邮政制度,是洋务运动的任务之一,这样一来,天津就成为了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在中国邮政史和集邮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878年,清政府决定以天津为中心由海关试办邮政。同年3月,天津海关设立海关书信馆,开始收寄华洋公众信件。为简化收寄手续,海关造册处决定印制邮票。1878年7月24日,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在天津正式发行(图1)。大龙邮票包括5分银(桔黄色)、3分银(红色)、1分银(绿色)三种面值,图案均为“蟠龙戏珠”,用无水印纸印制。初期印制的大龙邮票,纸质薄而呈半透明状,图幅间距为2.5毫米,通称“大龙薄纸” 。后因邮票需求日增,陆续加印。1882年所印者图幅间距为4.5毫米,是为“大龙阔边”,1883年(清光绪九年)起,所用纸张较厚,其中先印者,齿孔光洁,通称“大龙厚纸光齿”,后印者齿孔毛糙,通称“大龙厚纸毛齿” 。大龙邮票的发行和中国近代邮政的建立,见证着天津在洋务运动时期的重要地位。大龙邮票也一直被中外集邮界视为珍品,极具纪念价值和收藏价值。

(图1:大龙邮票,薄纸,1878年,清光绪四年)

洋务运动奠定了天津近代工业的基础,随后,它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城市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渐由传统的军事据点和漕运中心变为一个近代化的多功能经济中心。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有力地促进了天津近代工业和金融业的发展。天津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等金融机构于20世纪前后相继成立。1920年至1930年,天津的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天津成为了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1927年发行的“交通银行二十周年纪念”明信片(图2),就体现了天津在全国金融界的重要地位。交通银行于1908年成立,晚清时负责铁路、电报、邮政、航运事业的收付业务,总部设北京,全国开设分支机构。中华民国成立后,交通银行曾长期承担货币发行业务,于1928年将总行迁往上海。1927年3月5日,是交通银行创立20周年纪念日,银行方面决定发行纪念邮资明信片。明信片全套四枚,横片,面值2分。它是我国最早的纪念邮资明信片,也是我国第一套邮资图画明信片。明信片正面右上角为绿色邮资图。邮资图旁边为红色法文“CARTE POSTALE-CHINE.”和中文“交通银行二十周年纪念明信片”字样,分割线右侧为绿色中文“右边只写收信人名姓住址”字样。最左侧为竖写两行紫色中文“本行办理银行一切业务,国内外无论何处均通汇兑”字样。图案位于明信片的背面,分别为“路电邮航”“上海交通银行”“天津交通银行”和“汉口交通银行”。颜色分别为:枚红色、墨绿色、紫红色、棕灰色。四张明信片简要地展示了交通银行的服务对象和全国各地的代表性分行。从明信片的图案可知交通银行天津分行是其在中国北方最大分支机构,从一个侧面放映了天津金融业的发达。

(图2:交通银行二十周年纪念明信片,全套四枚,正面相同,背面图案四种,1927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解放初,天津经济濒临崩溃,社会发展停滞,因此,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天津的经济建设,并将天津港的建设工作放到了首位。在1860年天津开埠后,港口对于天津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战争影响,解放初,天津港各种设施破坏严重,各项工作几乎停滞。1951年,中央政务院为了更好地主持天津港的建设工作,成立了以交通部长为主任委员的“塘沽建港委员会” 。在党中央和天津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港口建设顺利进行,成绩喜人,1952年天津新港正式开港,成为当时北方最大的港口。同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天津港 。天津港的建设工作是建国初期恢复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它的顺利开港体现了建国初期工业建设取得的成就。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后半年,经过3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着手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展示建国初期恢复国民经济取得的成就,1954年5月1日邮电部发行了特8《经济建设》邮票,全套8枚。其中第6图为“塘沽新港”,面值是旧币200元。画面为新港码头的新式机械设备和疏浚船,这也是天津题材第一次登上新中国的“国家名片”。邮票设计精美,富有时代特征。8个图案下部中心均印有“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文字两侧装饰有“唐草”纹饰,风格统一。邮票展示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以及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建设祖国的热情,而且收藏价值也很好。

改革开放使天津进入了新时代,经济迅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导致城市用水量加大,加之海河上游不合理的利用水源,导致天津出现供水严重不足的问题,工业生产面临停产,居民用水更是苦涩不堪。为此,国务院在1981年批准实施引滦入津工程,至1983年9月11日,滦河水被引入天津。引滦入津工程的竣工,加速了经济发展,改善了天津的投资环境,使天津获得了新生,为天津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为了纪念该工程顺利完工一周年,1984年9月11日,邮电部增加发行了T97《引滦入津工程》邮票,全套3枚。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完全取材于天津的邮票。3枚邮票分别是:“甜水入津”,以引滦入津纪念碑为前景,背景选用天津的代表性建筑解放桥与百货大楼来突出主题,主色调为蓝色;“分水枢纽”,图案为工程起点的大黑汀水库分水枢纽;“凿洞引滦”,画面以战士雕像为前景,输水涵洞为背景。邮票展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对天津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引滦入津工程的重大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对修建工程的解放军战士的深深敬意,提醒我们饮用水来之不易,时刻注意保护水源、节约用水。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天津作为沿海港口城市的优势不断增强,对外交流日益广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5月1日至5月14日,天津市举办了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比赛的主题是“和平、友谊、繁荣、发展”。这是天津首次承办世界级大赛。为了确保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筹备任务,天津市政府临时成立了第43届世乒赛组委会。为了解决比赛场地问题,1994年12月,天津市建成了设施先进的天津体育馆。天津市民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捐款捐物,支持世乒赛。这些努力保证了大赛的成功。 1995年5月1日为庆祝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天津顺利举行,邮电部发行了1995-7《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J)邮票(图3上),全套2枚,分别为:“运动员”、“场馆”。第一枚邮票主图为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姿势,背景为画着经纬线的乒乓球拍。第二枚邮票图案为天津体育馆平视外景。整套邮票在设计上风格简洁,主题突出。这套邮票成为了天津这座滨海城市的靓丽名片,邮票上的天津体育馆也成了天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除了2枚纪念邮票外,为庆贺我国运动员在比赛中荣获7项世界冠军,邮电部于1995年8月14日增发了以7座金杯为背景的1995-7M《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小全张)》(J)(图3下)。世乒赛使天津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比赛,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天津,天津人民也更多地了解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通过举办世乒赛,天津城市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提升,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与世乒赛有关的邮票和小全张也成了天津经济快速发展,迅速与国际接轨,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见证,因而非常受集邮者的欢迎。

(图3:1995-7《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J)邮票和小全张,1995年)

继1995年5月天津举办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之后,又在2011年8月16日成功取得第13届全运会的主办权。第13届全运会于2017年8月27日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专业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为了体现全运会“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运动会还增设了上百个群众体育比赛项目,吸引了7000多名爱好体育的群众参加 。为了庆祝全运会开幕,2017年8月27日中国邮政发行了2017-20《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J)邮票,全套2枚,同时发行小全张1枚。邮票图案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该套邮票以此次运动会的吉祥物“津娃”为素材,第1图表现了天津体育的传统强项——网球、排球,第2图表现了舞龙、柔力球两项群众体育比赛,在设计上既突现了天津元素,又展现了本届运动会重视群众体育的特点。邮票的发行向世界展示了天津“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天津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地位的显著提升。随着滨海新区被列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天津又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域,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现代制造业中心和研发基地、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还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1994年,滨海新区开始兴建,2005年,它被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获得国家的重点支持 。200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天津滨海新区,此后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逐渐向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生态型新城区迈进 。滨海新区是改革开放后,天津经济发展的缩影。为了展示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中国邮政曾在1994年、1996年和2000年分别为深圳、上海浦东等经济特区发行过邮票。2011年10月21日,在国务院批准设立天津滨海新区两周年纪念日之际,天津滨海新区走上了“国家名片”,中国邮政发行了2011-27《天津滨海新区》(T)邮票(图4),全套3枚,主题分别为“宜居新城”“于家堡金融区”“国家动漫园”。同时发行小型张1枚,主题为天津港。邮票和小型张均由著名邮票设计师王虎鸣设计,选取了滨海新区的4个重点工程为主图,风格简洁、主题突出,宣传了滨海新区在新时期取得的建设成就,展现了它的区位优势,大大提升了天津及滨海新区的影响力。从题材、设计、工艺上看,这套邮票具有非常难得的收藏价值,自发行开始到2012年冬价格涨势明显,之后价格稳定,没有下跌趋势,很受收藏人士喜爱,适合集邮者购买。

(图4:2011-27《天津滨海新区》(T)邮票和小型张,2011年)

进入21世纪后,天津及周边区域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仍然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实,开创性地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思想。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并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7点要求。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实施的总方针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利于打破行政壁垒,探索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新经验。它的实施为天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为了展现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取得的新成就,中国邮政于2017年3月9日发行2017-5《京津冀协同发展》(T)邮票,全套3枚,同时发行小全张1枚。邮票图案分别为:“交通互联互通”“生态联防联治”“产业对接协作”,描绘了三地间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网络,规划中的生态宜居蓝图,理想的产业分工协作模式,表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最先启动并取得成绩的领域,也为天津的发展规划了美丽的蓝图。

这些邮票展现了近代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和作为经济中心和邮政发祥地的重要地位,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天津人民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建设家乡的热情和成就,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天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事实,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浓缩了对天津未来的美好祝愿。邮票设计精美,富有时代特征,非常适合收藏,号召着天津人民在“十三五”时期,继续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对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定位,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统领,抓住机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明信片邮票
制作明信片
独一无二的邮票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明信片
邮票被谁拿走了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邮票上的“三月三”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54
神奇的明信片
找寻通往童年的那张“邮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