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档案局 河北广播电视台
(主持人):
这是一份保存在河北省档案馆里冉庄地道的一代图纸,是有关华北地道战的珍贵档案(图一)。说到地道战,人们会想到家喻户晓的人民战争军事教学片电影。我们全国人数14亿,而这部电影的观看人次却达到了18亿。
(短片解说):
1942年,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斗争形势日益残酷。面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如何保全自己呢?冉庄村的共产党员张森林(图二)想了一个办法,把藏粮食用的地洞改造成了最初的单口洞。虽然也救了很多人,但缺点也很快暴露出来。
(同期声):
如果被鬼子发现往里灌水放火,就出不去了。
(短片解说):
绝处求生,冉庄人凭着同仇敌忾的勇气和无穷的智慧,不仅把原本的单口洞改成了可以转移的联通多口地道,而且把牲口槽、风箱底、锅台精心的设计成了不易发觉的地道口。日寇曾经屡屡得手的毒招狠招也开始失灵。
图一:保存在河北省档案馆的冉庄地道珍贵档案
(同期声):
冉庄地道与43 眼水井相连,许多水就顺着地道流到了河里,卡口只能供一人通过,如果遇到了敌人的毒气和毒烟,就能迅速用棉衣、棉被就把它盖上。
(短片解说):
整个抗战期间,地道成为冀中人民有力的对敌斗争武器。遍及冀中全区,总长达2万里。更是在冀中抗日根据地领导人的大力倡导下,涌现出了正定高平村、保定冉庄这样家喻户晓的战例典型。美国人杜伦就亲眼目睹了这些狭小简陋、弯曲交错地道的神奇威力。1944年1月21日,杜伦作为盟军观察员来到冀中考察抗日情况。由于行踪暴露被日军包围,情急之下乡亲们把杜伦转移到地道里,烟熏,水灌,放毒,日军能想到的法子都用上了,却无一奏效。可地面上的躁动声惊吓到了隐蔽在地道里的军分区司令员魏洪亮八个月大的孩子,一旦孩子哭声被听到地道里的人员将全部暴露。
(同期声):
司令员的夫人用自己的奶头堵住了孩子的嘴,等到危险过去之后她才发现孩子没有气息了。
(主持人):
我们知道如今挖隧道建地铁用的是一种叫做盾构的专业机械,操作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挖掘前进方向和高度,及时的进行调整。可是在70年前条件艰险的战争时期,冉庄人民手里,能用来挖掘地道的就只有锄头和铁锹。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才能保证准确地挖掘方向呢?
(同期声):
一个人在地面上用木棍敲地面,咚咚咚,下面人们就顺着这个声音就往前挖。这样上面的声音就可以引导着下面的人就是顺着这个方向朝前挖,就不至于挖错了。
(短片解说):
进一步改造完之后的冉庄,犹如一座立体碉堡,除了纵横交错、相互贯通的地道“交通沟”(图三),还设置了瞭望孔,射击孔,活动翻板等,并借助村落布局,构成房顶、地面、地道、河沿村街道、院内纵横各三层的交叉火力网,随处都潜伏着敌人看不见的杀机。日军从任何方向进攻,都会受到立体阻击,被打的晕头转向、焦头烂额。
(主持人):
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杆的地道庄稼汉,没有先进的武器,却打得侵略者闻风丧胆。1945年春,日军围剿冉庄三次都以失败告终,冉庄地道战以受伤一人的代价杀伤日伪军百余人。宁走黑风口不把冉庄走,冉庄地道战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它的胜利凝结着人民的智慧,是人民战争的伟大创举。
图二:张森林
图三:地道交通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