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四个机制,加强我县农村干部队伍的政德建设

2018-10-24 08:49向泽令
卷宗 2018年19期
关键词:脱贫思考

摘 要:2015年,党中央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要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脫贫,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难看出,当前我们的工作阵地主要是农村,战斗群体主要是农民,而村干部作为农民群体的“头雁”,在当前农村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干部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村干部作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实保障。

关键词:政德建设;脱贫;思考

我们党始终重视政德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在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农村干部政德建设一直是干部队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新形势下,村干部的作用越加凸显,村干部队伍政德建设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愈加明显。因此,加强村干部的政德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是我们党当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1 万不可让村民的“头雁”迷失方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农村是主战场,发挥好村干部作用是关键,他们最了解本村村民的需求,最知晓当地特色资源。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不仅关系到农村工作是否能够有序开展,还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村干部”。村干部作为“一线战斗员”、“一线指挥员”,具有模范先锋作用,如果村干部在推进振兴乡村战略和脱贫攻坚中举好旗、领好路,以优于其他村民的视野和能力,带领村民发挥本村优势,推进本村特色产业发展,就能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过一个名词叫做“头雁效应”,村干部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是当之无愧的“领头雁”,头雁如果找对了方向,整个村子就会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如果迷失了方向,那么村民就会走更多的弯路。而加强政德建设,就能保证头雁们不会迷失方向。

首先,加强政德建设能让村干部“为民”。任何社会,政德的状况都与政权的安乱紧密相联,政德兴,则政权安; 政德衰,则政权乱。我们党的执政合法性是人民群众给的,村干部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如果由于政德不彰导致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党和人民事业伤害是致命的。村干部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必须加强自身政德修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避免民怨累积,避免我们党的执政合法地位受到侵蚀。

其次,加强政德建设能让村干部“务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村干部,要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坚持不懈地带领村民艰苦创业,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农村工作,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投身于乡村振兴中,要做到真干而不是假干,实干而不是虚干,为党和人民而不是为自己干。

第三,加强政德建设能让村干部“清廉”。从某种角度来看,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是对村干部政德的一大考验,面对成天从手上过的大额扶贫资金、产业贷款,定力稍微不足,很容易跌进贪腐的深渊。村干部只有加强政德建设,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才能经得起各种考验。

2 当前我县农村干部队伍政德修养存在的问题

第一,大德不明。一是党性不强。部分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爱散布不当言论,没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对当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了解。二是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少数村干部不知村民在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高高在上,与群众不交流、不沟通,工作纪律自由散漫,工作态度蛮横不讲理,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我从走访的村民和农村党员中了解到村支两委大会基本上很少召开,每年村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基本上流于形式,党费或者是年底一次性收取,或者是预先收取几年的份额,缺乏仪式感。受访群众中,极少数村民反映村干部从未到家中来过,近两成村民反映村干部一年内到家中来的次数不超过3次,近半数的村民不知道乡村振兴战略为何物。

第二,公德不守。近年来,我县为促进乡风文明,每个村子都制定有“村规民约”,明确了乡村道德规范,旨在扫清陈规陋习,促进乡村精神文明。按道理说,村干部应该以身作则,带头遵守“村规民约”。然而现实情况是,部分村干部由于道德滑坡,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极度淡漠,加上情趣低俗,对社会不良现象熟视无睹,甚至参与其中。主要表现为村干部违规操办“无事酒”事件时有发生,村干部参与赌博情况较为普遍。

第三,私德不严。一是自私自利,为人民服务是假,为人民币服务是真,当上村干部后,不像“推土机”那样把实惠推给其他村民们,而是成了“挖挖机”,把大家的好处都收归囊中。二是做不到洁身自好,不但不管束自己的亲属,反而任其为所欲为,拉帮结伙,大搞宗族势力,横行乡里。三是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对何谓收受贿赂,何谓正常人情往来,区分不清,极易陷入职务犯罪的深渊。自去年来,县纪委通报了十余起干部违规违纪案件,而涉及到村干部的案件占据了“半壁江山”。

3 加强我县农村干部队伍政德建设的思考

3.1 优化选才机制,选好村干部

村干部的选拔是村干部政德建设的第一个环节,如果一开始村干部的基础政德素质就不高,那么以后在工作中将有很大几率出问题。所以对于村干部的选拔工作,我们应考虑以下两点:一是打通选才渠道,扩大选才面积。在村干部的选拔上,要广纳贤才,优中选优,不能从“矮子里面挑将军”。二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新形势下党的干部路线的集中体现和选人用人的根本标准,是我国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导向。当然,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的,强调以德为先,绝不能忽视才。一个村干部有德无才,政治上虽然可以信赖,但难以托付重任。在选拔村干部时,必须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和把握,既要把好政治关、又要把好才能关,真正把那些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的村干部选拔上来。

我县修齐镇的“一推三选两荐两考一试用”村级后备人才储备机制值得借鉴:“一推”指推荐优秀村民,“三选”指选入党积极分子、乡土人才、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两荐”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两考”指考察考德、考试考才,“一试用”即是安排相应的村级干部岗位,在岗位上锻炼半年或一年。这种选才机制既最大化的从本乡本土搜罗人才,切实解决了村级干部队伍广泛存在的“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结构不合理”问题,又从德、才两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保证了选拔出来的村干部不是“矮子里面的将军”,而是“将军里面的元帅”。

3.2 优化培训机制,养好村干部

对于新任干部,我们要“扶上马,送一程”,而对于村干部,我们更是要扶上马,并一直扶下去。村干部的培训工作,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将其当做一项强基固本的紧要工程,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第一,要做到全面覆盖。一是村干部要全面覆盖。在去年,我校举办了三期全覆盖村支书培训班,做到了村支书、村主任培训的全覆盖,但这还远远不够,今后还要把其他村四职干部以及后备干部都纳入全覆盖范围。二是培训内容要全面覆盖。就当前形势需要来看,对于村干部的培训内容可分为两块:“爱农村、爱农民”培训和“懂农业”培训。我们要设计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实现按需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党性强有技能的优秀村干部。

第二,要做到突出重点。就培训对象而言,村支书和村主任是重点;就培训内容而言,党性教育、政德建设是重点。

第三,要开展学历教育。目前我县村干部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有强烈的自身发展需要。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把未达到高中学历的村干部和45岁以下的党员全部纳入学历教育的范畴,让他们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新农村建设、当前农村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3.3 优化考核机制,管好村干部

一要在考核中重视民意调查,增加“德”的权重。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村干部政德过关,直接就能够从民意调查的结果中反映出来。对于老百姓不满意的、“德”不过关的村干部及村领导班子,在考核中一票否决。二要规范考核机制。做到考得实、考得准,真正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为实施奖惩奠定基础。三要奖惩分明。评优重奖,将实绩考核结果作为对村领导班子成员管理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实绩突出的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重奖。评劣重罚,实行末位淘汰,考核中排在末位的村干部,不能评先评优;对工作实绩差、群众不满意的村班子成员,依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诫勉谈话、黄牌警告、免职或责令辞职;对综合评定为差班子的,给予通报批评,对第一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评定为差的,给予第一责任人免职处理。

3.4 优化监督机制,看好村干部

要让村干部讲政德、守规矩,不能乐观的认为只靠个人自觉就行了,还应该有“监督者”,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动。一,增加村务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村干部政德水平的社会性评价和公共监督。二,建议选聘村干部义务监督员,由乡镇党委出面聘请所在村的村民代表、老黨员等作为所在村的村干部义务监督员,对村干部的公共权力运作、公共事务管理以及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然后定期听取监督员的意见建议,对有问题的村干部进行通报批评。三,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专门受理投诉案件,对举报属实的案件,由上级纪检部门负责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四,聘请第三方组织,对各个村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村干部政德表现进行监督评估。

作者简介

向泽令(1990-),男,重庆人,本科,助理讲师,社会学、公共管理方向

猜你喜欢
脱贫思考
唐县精准发力助推精准扶贫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巴士在线 “脱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