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伟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说文解字》是由东汉许慎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其在研究古代汉语、古代文化以及辞书编纂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历代对《说文解字》的研究也层出不穷。《说文解字》中许慎首创汉字部首,共五百四十个,将汉字以部首分类。“囗”部共收字26个,重文4个,无新附字。本文试对《说文解字》“囗”部字进行简要分析。
《说文解字》收字 9353个,重文 1163个,共10516个字。要将如此之多的汉字逐一排列并加以解释,实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通过对“囗”部字的编排体例和解说体例的分析,可以管窥许慎编排和解说的智慧。
许慎能将如此繁多的汉字编排在一起而不杂乱,得益于他精妙的编排方法。许慎首创以部首分类,将《说文》中字分为五百四十部,按照“以类相从”的原则编排同部首下的文字。每部先言部首字,并言“凡某之属皆从某”,随后列出同一部首的字。如“囗部”,许慎先列出部首“囗”,并言“凡囗之属皆从囗”以示“囗”是部首字,随后列出属于“囗”部的“圜、团、”等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部之先后。以形之相近为次。凡每部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颜氏家训所谓櫽栝有条例也。说文每部自首至尾次弟井井。如一篇文字。如一而元。元始也。始而后有天。天莫大焉。故次以丕。而吏之从一终焉。是也。”①王筠《说文释例》:“凡部中字之先后,则先实后虚,先近后远,诸大部无不然者。其或无虚实远近之可言,则训义美者列于前,恶者列于后,与部首反对者,必列于部末。”②
正如段玉裁和王筠所言,“囗”部字的排列次序亦是如此。许慎解释“囗”:“囗,回也,象回币之形。”随后“以义之相引为次”列出“圜、团、、囩”等字,然先言“圜”字,而不言其它,因“圜”是天体之回。“圜,天体也。”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而天体运转的轨迹乃最大的回币之形。因此许慎将“圜”放在“囗”之后第一位。此后的字都有“回”之义。
其次,从“圜”往后到“圛”皆描述回币的形状或动作,而“国、囷、圈”等字描述的是具有回币之形的事物。先言性状,后言名物,似乎与王筠所说的“先实后虚”的规律不符,然而,这里许慎所依照的是“先近后远”的排列规律。“囗”是描述回币之形的象形字,因此按照意义先近后远的原则,接下来应该先列与“囗”意义相近的其他描述回币的形状或动作字,而后再列举具有回币之形的事物的字。
最后,在排列“国、囷、圈”等具有回币之形的事物的字时,许慎按照“先美后恶”的原则。先言“国”,“国,邦也。”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具有回币之形的事物,故放在前面。此后“,宫中道。”“囷,廪之圜者。”“圈,养畜之闲也”到“圂,豕厕也。”都是按照其重要性和美恶来排列先后的。
1.解说通例
许慎说解文字基本先解释其字义,再次分析字形,有的还注明字音,某字若有重文,则再该字后附上重文之字。如:解说“囗”,先解释字义:“回也。”再分析字形:“象回币之形。”说明“囗”属于六书中的象形字;解说“圆”字,先释字义:“圆全也。”再分析字形:“从囗员声。”说明“圆”属于六书中的形声字。最后,许慎还用直音法给“圆”注音:“读若员。”但不是所有字许慎都给予注音,“囗”部字中,许慎给予注音的共有四个:圆、圛、、囮。大概这些字在当时都不常用或者读音存在争议。这些字的注音方法都采用直音法 “读若某”。如“圛,读若驿”“,读若聂”“囮,读若譌”。
2.其他解说体例
(1)“一曰”或“亦曰”
许慎在解释字义时,若该字有两义,则先释一义,随后用“一曰”或“亦曰”引出另一义。如:“囿,苑有垣,从囗有声,一曰所以养禽兽曰囿。”
(2)对字形或者字义补充说明
由于经济原则,许慎在解说字形和字义时,通常使用很简短的语言,并且格式固定。如:“,规也。从囗肙声”“囩,回也。从囗云声。”但是对于一些较为抽象或者难以理解的字,会进行补充说明。例如,字形方面:“图,画计难也。从囗从啚。啚,难意也。”许慎认为“图”是会意字,从囗从啚,并对“啚”进行解释,义为“难”。字义方面:“囷,廪之圜者。从禾在囗中。圜谓之囷,方谓之京。”许慎解释“囷”是圆形的仓廪。并在最后对“囷”和“京”作了辨析,指出圆形的是囷,方形的是京。又如:“囮,译也。从囗化。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譌。”许慎释“囮”为“译”,因恐其义难以理解,故在最后进行补充,“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即用小鸟作诱饵来捕鸟。
(3)引书证进行解说
许慎在解释字义时,为使其说有信服力,经常引经据典来进行佐证。如:“圛,回行也。从囗睾声。《尚书》:‘曰圛。’圛,升云半有半无,读若驿。”再如:“,宫中道。从囗,象宫垣、道、上之形。《诗》曰‘:室家之壸。’”
许慎将古文字的构成规则归纳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在“囗”部字中,有2个象形字,9个会意字,15个形声字。具体如下:
象形:囗、回;
(2)具有“回币之形”的名物词:国、囷、圈、囿、园、圃、困、圂
《说文》:“圜,天体也。”段玉裁注曰:“淮南子曰。天之圆不中规。地之方不中矩。白虎通曰。天、镇也。其道曰圆。地、谛也。其道曰方。许言天体、亦谓其体一气循环。无终无始。非谓其形浑圜也。下文云。圆、圜全也。斯为浑圜。”许慎用天体释“圜”,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天地形态的认识,认为天圆地方,但是天体的圜不是浑圆,有浑圆意义的是“圆”。
中国是拥有灿烂农耕文明的古国,精耕细作,自给自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粮食逐渐剩余,人们便用“囷”来存储粮食。《说文》:“廪之圜者。从禾在囗中。圜谓之囷,方谓之京。”从储存粮食的仓廪有方圆两种之分,也可以看出当时农业的发达。从“园”“圃”两字我们可以看出,除了种植粮食,古代人还种植果树,蔬菜。“园,所以树果也”“圃,所以种菜曰圃。”除了种植业,《说文》还反映了古代的养殖业的状况。“圈、囿、圂”都是当时人们用来圈养禽兽、牲畜的。“圈”是用来圈养牲畜的,“囿”是用来养禽兽的,而“圂”是用来圈养猪的,各有不同分工,可见当时养殖业同样较为发达。狩猎方面,“囮,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用小鸟做诱饵来捕鸟,反映了古人的智慧。
《说文解字》是许慎留给后世的重要宝藏,对后世影响深远。通过对“囗”部字的分析,我们可以管窥许慎著书时的智慧和良苦用心。其编排之巧妙,各部以形之相近为次,每部中的字又以类相从;其解说之详细,从形、音、义三方面对文字进行逐一分析,都为后世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注释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1.
②(清)王筠.说文释例[M].北京:中国书店,198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