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巧雯 陈梦竹 丁云秋 蒋翀 赵廷竹
贵州大学文传学院
在大多数人眼中,贵州是一个经济落后、文化贫瘠的蛮荒之地。近年来,贵州发展迅速,旅游业首当其冲地成为贵州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纽约时报》评出最值得去的52个“一生必去旅行地”,中国只有两个上榜,一个是人间天堂杭州,另一个则是中国仅存无几的秘境——贵州。贵州的美,美在缥缈的青山碧水,美在别样的喀斯特地貌,更美在珍贵的少数民族风情。如果贵州的名片上能加入优秀的贵州文人及作品,相信能为贵州形象注入内涵丰富的生命力,一改他人对贵州文化底蕴薄弱的刻板印象,从而推动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和转型。说到贵州文化名人,大家较为熟悉的有:“晚清大使”黎庶昌、“西南大儒”郑珍、“晚晴重臣”张之洞等,而“黔中诗帅”周渔璜却鲜有提及。周渔璜(1665-1714年),号起渭,清初著名学者、诗人,现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骑龙寨人。周渔璜曾参与编撰《皇舆表》《康熙字典》《渊鉴内涵》《贵州通志》等,留有《桐埜诗集》,共计352首诗,记录了其在翰林院供职期间的见闻和感想,备受学界推崇,堪称诗中精品。郑珍在瞻仰周渔璜的遗像后赞曰:“诗当康熙,如日正中。起问汉大,惟渔璜公。桐埜一篇,眉山放翁。经纬宫商,继盛长通。”①周渔璜一生简朴,他兴建储谷三百石义仓,资助救济灾民,义务教育贫困子弟,死后把二十年所积攒的俸禄全数捐给家乡,把自己在京城樱桃胡同住宅房屋捐为贵州会馆。“繁红如雨翠成堆”,300多年前周渔璜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的语言,向国人递出了介绍贵阳的第一张名片。②如此德才兼备,代表了贵州人美好形象的贵州本土文化名人,作为贵州名片上的一笔,相信能为多彩的贵州增添一抹亮色。本文就如何宣传和推广周渔璜,推动其成为贵州文化名片上的重要一笔,从而为推动贵州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周渔璜的故居——桐埜书屋坐落于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骑龙村,是我们打造周渔璜旅游文化品牌的重要基地,其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尤为重要。由于桐埜书屋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设施陈旧等诸多原因,游览量很少,一周仅100人次左右。桐埜书屋内挂着一个游客意见簿,许多人都表示交通不便。地图上显示的市区到桐埜书屋路线很不准确,青岩到骑龙的班车也很少且承载量小。要大力发展桐埜书屋的旅游,就要优化相关地图,改善青岩到骑龙的班车条件,或是增加旅游专车,保证道路的畅通和交通的方便。骑龙整体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桐埜书屋的基础设施也比较薄弱,缺乏专业的解说员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周渔璜;书屋后山的慧泉由于长期无人打理,变得荒芜和污浊。传说周渔璜饮慧泉而启蒙,慧泉因此得名,应将慧泉打理一番,使游客的书屋之旅变得更加有趣,同时也能增加景区的可观赏性。陈旧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不便的交通会给习惯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游客带来欠佳的旅游体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因此当地的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应当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这就要求有关方面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营造出舒适的文化旅游氛围。
新一代青年人一方面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另一方面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肩负着社会建设和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任。因此,让年轻一代的学生们充分认识和了解周渔璜对于利用周渔璜推动贵州经济文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贵州从小学到大学都有“贵州省情”相关课程,可以将周渔璜的事迹加入到这些课程当中,让贵州的学生从小就知道有这么一位曾经为贵州作出卓越贡献的,才华横溢的贵州本土文人。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们认识和了解周渔璜,而且有利于贵州学子提升文化自信。其次,周渔璜一生有很多奇闻轶事,可以将这些奇闻轶事刊登在校刊或者杂志上,让学生或其他人对周渔璜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去了解和研究周渔璜。使学生对周渔璜产生兴趣,从而推动学生们主动地了解周渔璜是事倍功半的方法之一。最后,周渔璜的故居“桐埜书屋”是爱国教育基地之一,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们去参观和学习,不仅可以了解认识周渔璜,还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沿途还能领略贵州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一举多得。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来提升周渔璜的知名度,丰富贵州的文化内涵对于树立贵州旅游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贵阳孔学堂是研究、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到此视察,充分肯定贵阳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希望孔学堂充分发挥硬件优势,大力开展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品牌。周渔璜为官清廉,奉公守职,并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他一生的事迹和学术成就与孔学堂想要打造的文化品牌相符。因此,关于周渔璜的宣传可以借助孔学堂这一弘扬传统文化的平台。在孔学堂举办周渔璜的有关讲座、宣传和各式各类的文化活动。以周渔璜故居青岩骑龙桐埜书屋为旅游发展基地,举行一年一度的“周渔璜诗会”,形成文化旅游品牌,并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另外,可以围绕“作诗”和“国学”,打造出独具周渔璜文化特色的儒学文化节,吸引游客来骑龙参观学习,让游客沉浸在中华民族的诗、儒学等传统文化元素中。采取个性化设计,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创新,使游客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旅游热情和好奇心,从而不断延长和拓展旅游的时间与空间。而这不仅能够让青岩不断吸引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新游客,还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回头客,从而实现保存量和提增量,为青岩文化旅游奠定足够坚实的受众基础。同时又能促进当地持续深入地挖掘周渔璜文化内涵,使桐埜书屋文化旅游有足够的文化内涵作为支撑,让文化旅游不再徒有其表。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的升级优化和受众群体对资讯浏览平台的不断变化,运用传统的方式对文化活动进行宣传显然是不够的。应该积极运用新媒体的力量,拓宽宣传渠道,优化宣传方法,更新宣传理念。首先,针对受众数量庞大的平台设置官方账号,比如在微博、微信及今日头条等各个大平台注册并认证“周渔璜文化”的公众号,定期更新公众号资讯并且推送有关周渔璜的宣传文章。在公众号内容方面,应迎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加入图片、视频等内容,增加公众号内容的可读性,提升大众对于周渔璜的兴趣。其次,应注重对于自己文化公众号的推广,积极向各种知名度较高公众号投稿自己的内容。选择旅游文化、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公众号,向其推荐一些内容丰富、深度内涵的周渔璜有关资讯,发动各种平台、大V的宣传力量,提高周渔璜的知名度和受众的接受率。第三,深入了解周渔璜文化,选择新鲜有趣的视角,运用镜头语言等,以自制视频资料的形式,拍摄录制一些微视频、微电影,并在各大视频平台发布,体现周渔璜文化的历史文化趣味性,以多重的媒介形式向广大受众进行宣传。最后,周渔璜身上有中国文人的傲骨,有数不清的传奇故事,这样的传奇人物若能作为影视剧的素材,将其故事搬上荧幕,就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到贵州也有这么一个才华横溢、风流潇洒的才子,有利于提升贵州知名度,树立旅游文化品牌。
在文化旅游层面,仅靠文化自身的吸引力是很局限的,政府的规划和管理决不能缺席。贵阳文化部门与旅游局应联手制定更具前瞻性和预见性的文化旅游战略规划方案,开拓出一条贵州特色文化旅游之路。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单一的桐埜书屋自身的吸引力是很局限的,可以将桐埜书屋同相隔不远的国家4A级景区青岩古镇联合起来,打造一个更具历史文化气息的游览路线。让桐埜书屋丰富青岩旅游的文化内涵,让青岩带动桐埜书屋的游客量。实现从青岩到贵州,从贵州到西南,从西南到全国,再从中国到世界的个性化发展之路。
贵州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中的落后者,举着后发赶超的大旗,以旅游事业和大数据产业为重心大力发展。贵州现已开发出许多有价值、有特色的以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为主的旅游景点,但文化软实力方面依然欠缺,缺少知名的文化名人形象和文化旅游资源。实际上贵州省隐藏着许多像周渔璜这样有内涵的文化名人,宣传这些文化名人,一方面有利于增强贵州文化软实力,实现贵州旅游资源转型升级,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作为贵州本土文化名人,其自身的才学和高贵品德值得被我们传承和发展下去,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向其学习。
注释
①吕元,吕伯祥.大清奇才周渔璜[M].
②张玉环.“繁红如雨翠成堆”——周渔璜笔下爽爽的贵阳的第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