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情境下“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2018-10-23 11:12何淑英马蓝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一带一路

何淑英 马蓝

基金项目:青海师范大学青年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民族产业企业走出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5030206)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跨境电商加速了“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缓慢的区域间协同服务阻碍了跨境电商的常态发挥,协同发展因而成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一带一路”区域跨境电商协同发展存在的缺口,提出在“互联网+”的大数据环境下构建信息化协同发展平台、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搭建基础设施服务以弥补协同发展缺口的建议,如期实现跨境电商境遇下的“一带一路”区域间协同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 区域协同发展 跨境电商

引言

通过文献梳理可知,有关跨境电商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数从协同进程、协同效率以及协同产生的制度等角度研究,并且多数都集中于地域经济发展较好的长江经济带,而对于地域经济发展普遍滞后的“一带一路”区域的跨境协同发展问题研究涉及较少。针对跨境电商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电商系统建设和体系如何完善,而在发展区域层面,对“一带一路”区域间跨境电商发展问题的研究,鲜有跨境电商境遇下区域协同发展的融合机制研究。因此,本文从以下几点展开研究:首先,明确“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现状和协同发展及供应链理论,探讨协同发展的内涵;其次,深入解析“一带一路”区域跨境电商发展对协同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一带一路”区域跨境电商的协同发展供给现状;最后,以弥补“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缺口为目的,探索实现区域整体的协同路径。

协同发展的内涵

(一)“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涵界定和现实基础

协同发展是合作主体间为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和联结,使得合作效率达到1+1>2的效果。经济合作效益的提高是跨境电商间协同的重点问题,也是学者们关心的问题。从协同发展理念来看,各制造商和供应链之间通过分工和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使得跨境电商产生的价值能够翻倍,经济质量的提升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域间跨境电商效率得以提高。我国正在试行《贸易便利化协定》,助力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实现中国口岸的各个治理体系实现现代化,并且通过合作贸易伙伴和贸易便利化,打通中国产品出口便捷化的流通环境。

(二)协同发展体系的组成部分

协同发展体系建设因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通过统一标准化实现“一带一路”区域间跨境电商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协同发展体系应围绕规范管理、模式匹配、信息共享等搭建信息技术平台。从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操作系统等方面作为基础层面,支撑“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的高层平台(见图1)。

组织架构协同发展。组织架构协同就是针对不同沿线国家和各区域的海关执法与协调部门,进行组织结构的完善和调整,从而搭建系统化组织框架,在相互合作过程中为获取统一目标和利益达成战略联盟,通过规范执法效力将各部门联结在一起,实现互联互通的组织体系。

管理制度协同发展。每个国家和各区域间在通关申报和退税及检验产品标准都存在差异,在执法和管理权限上都存在各自特点,因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各区域间协同发展产生一定阻碍,为了提升海关执行效率以及统一流通标准,需实现海关制度建设一体化。各国家间和区域间需完善制度框架,建立明确的合作框架和管辖标准,实现合作双方共同的制度平台来应对协同流通。

管理模式协同发展。管理模式的协同是针对各区域内部对产品质量、物流、交易等进行实时监控和实时跟踪,通过建立各区域产品的实时跟踪系统,搭建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对接工作。

操作系统协同发展。操作系统协同发展就是企业在通关所在区域内部进行的管理信息检查工作。企业自身进行申报,海关部门进行审单,从而针对不同商品进行检验,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审理错误和遗漏错误,检验检疫是商品进行通关的重要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

跨境电商情境下对“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跨境電商模式的便捷化进程需完善“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体系

“一带一路”区域跨境电商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各区域针对跨境电商的通关、检查、税务、汇款等监管政策,以及物流与支付系统的配套工作给予跨境服务很多便捷。中国选取了12个各区发展较快的城市进行跨境电商试验,为跨境电商商务交易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多家,通过这一平台搭建跨境贸易活动的企业已超20万家。然而,“一带一路”区域跨境电商内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得各区域在通关过程中检验标准、信息化建设都未达到通关水平。物联网模式下消费者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交易的频率增多,使得跨境电商间对支付和交易的便捷化与高效化要求更高,因而实现跨境电商区域协同发展需更多快捷化的电子商务模式。

(二)跨境电商模式的不断扩张需“一带一路”区域加快协同发展进程

“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共同认可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且已有70多个经济体表示愿意参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东盟、日本、俄罗斯、巴西等国已经参与此项目建设中,也是跨境电商的重要市场。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是美国和英国(45%、37%),市场份额靠后的是德国(1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上述国家都在此区域内,对区域协同发展起到重要领军作用。

(三)趋于标准化的产品交易促使“一带一路”区域加速协同发展建设进程

根据中国跨境电商研究数据统计,在跨境电商平台上标准化的产品交易逐渐增多,占比也相应扩大,例如电子产品和服饰产品等产品出口量高达50%以上。这些产品从原材料的使用到各个零部件的外包和批量生产,使得整条生产与销售价值链环节都达到了匹配和标准化,产品在通关和检验过程中对产品通行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提升了企业管理效率。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区域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有些商品在检验信息匹配环节中未能有效通关,这与各域经济发展速度和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产品需求有关。产品通关的信息匹配和标准化是“一带一路”区域跨境电商交易实现的内在需求,也是提升过关效率的重要体现,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品信息匹配标准化来降低运行成本。

“一带一路”区域跨境電商协同发展的供需现状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区域协同发展具有差异性

“一带一路”区域跨境电商在通关管理过程中出现信息分散和滞后现象,使得过关效率低下。沿线国家具有其地域和文化的差异、通关程序复杂化及通关标准差异化,无法加快过关效率。跨境电商涉及的国家和交易信息较多,带来的交易流程比较繁琐,其中涉及很多通关环节:报关、报检、退税等,运作时间较长、手续复杂,这给商务交易的有效运行带来很多不便。文化和规范准则更是阻滞交易的顺利运行,例如:中国进出口产品的标准准则与中亚地区的标准体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通过具体实施过程直接影响到海关工作效率。这表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域间需要不断加强协作与创新,探索适合跨境电商的合作管理体系来推进整体经济发展。建立合作商品交易平台和中心,共同探讨交易标准和流程,提升海关通关效率,实现沿线国家经济的整体提升。

(二)物流费用和运输时间成本较高

“一带一路”跨境电商物流涉及诸多国家,其中很多环节导致物流成本较高。比如:物流、海关和运输等。在海关和检验两个环节中,操作难度和风险难度非常大,隐含的物流成本也较高。统计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物流成本在商品总成本中的占比高达20%-30%,跨境电商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步缩减。同时,跨境电商物流在运输过程中时间长、效率极低、运输成本高。例如,我国的国际小包邮寄至北美国家大概需要15天左右,如若运到巴西时间更长,需要45天左右,物流成本高及运输时间长阻滞“一带一路”区域协同效率的提升。

跨境电商情境下有效弥补“一带一路”区域协同服务缺口的路径

(一)“互联网+”大数据层面下有效推进制度协同发展进程

“互联网+”融合各区域间的相互功能,对区域经济发展非常重要,通过互联网的作用和技术的革新,不断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是区域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因素,也是各地域间协同经济发展的重任所在。“一带一路”区域间各个经济主体都会基于自身需求,通过境外发展来提升自身经济地位,但是沿线国家和各地域都没有在“一带一路”区域的视域下去探讨和解决协同发展战略规划。相较传统商业模式,这一缺口使得“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对协同发展产生滞后现象,但在“互联网+”大数据层面下,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电子商务正迅速拓宽消费者的消费路径和时空路径,面对“一带一路”区域中的客户而言,跨境电商能够以较低的消费成本使得跨国消费模式增多,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理念。然而对“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而言,跨境电商主体之间因诸多差异性使得交易呈现逆转。融合跨境电商模式和产品相似性的情形下,“一带一路”区域对已有跨境电商模式展开进一步的创新之路,需积极推进各区域内部协同发展,通过较高的协同效率来匹配跨境电商发展。这就更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各地域间通过不断交流沟通和密切合作,进行资源的匹配和共享,从而在互联网最顶层搭建互联互通高效平台,实现跨境电商有效协同发展(见图2)。

(二)联结产品检验标准管理制度和出入境管理制度以推进各地域间协同发展

当前从数据和交易量可以明显看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各地域间跨境电商的商业流呈上升趋势,出入境检验的量也随之增长。沿线国家和各区域在监管制度、法律规范上都表现出差异化,这严重影响通关检验手续和流程。在传统通关过程中,按照正常流程,如果检验商品在此环节中出现异常,可以及时找出流通渠道解决问题。但是,“一带一路”区域间跨境电商大多处于虚拟管理中,对于监管和检验标准都缺乏一定的匹配管理,使得对流通商品的检验难度增大。因而,需要匹配和改进协同发展进程,才能在“一带一路”区域跨境电商发展中降低交易成本,并且通过建立一套统一的检验产品质量的标准体系,保证过程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以推进各地域间管理模式协同发展

跨境电商企业在跨境中需要完成一系列管理信息,例如:报关、保检、退税等,这就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各地域间管理模式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区域对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跟进太慢,与发达国家相比利用率偏低,为了匹配和推进跨境电商的商业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各地域间在海关检验环节需搭建共同的网络平台和信息平台,以提升跨境电商交易效率。依照“一带一路”区域协同管理平台建设,目前逐渐完善和扩展的平台是电子政务平台,将所有政务活动处理过程简单化,提升管理效率,还有及时监控和防控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监控和处理,使突发事件和异常事件得以控制和反馈。根据事务的大小、处理顺序和需求,对“一带一路”区域间协同管理跨境电商进行等级划分,一方面可以建立差异化管理出台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可以防范风险、简化流程以及降低协同成本。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并完善协同发展平台

区域间协同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联结各地域间顺利开展跨境电商的前提。跨境电商发展势头愈加迅猛,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较高,需要对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协同发展的软硬件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在“互联网+”大数据层面下,需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提升整个跨境商务流,从而完善“一带一路”区域物流体系建设,搭建跨境电商整体流通平台。对于支付系统的安全建设和效率问题,需要加强无纸化支付系统建设。

总的来说,跨境电商境遇下实现“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需要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协调和融合,对内是区域内部协同,对外是区域间和各沿线国家间的有效合作,因而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全面改进:首先,加强海关工作系统建设。报关、检验、收汇及结汇等工作系统需要有统一标准对接,执行效力也需要对接和匹配。其次,提高成本效率。通过无纸化支付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数字化功能,加强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提升无纸化信息的安全性。跨境电商的物流运营成本较高,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及保护资源的可持续性。最后,提升品牌建设。随着“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和沿线国家商品流通,高端商品的流通逐步显现,共享信息对挖掘品牌商品更加有力,这也能保证产品流通质量。通过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扩大市场规模,推进“一带一路”区域间产品流动和再造,打造完美的协同品质。

参考文献:

1.刘小军,张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物流的协作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5)

2.李丹,崔日明.“一带一路”战略与全球经贸格局重构[J].经济学家,2015(8)

3.张冰,贾静静,梁裕.“一带一路”背景下洛阳城市旅游区域合作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

4.吴敏.“互联网+”视域下跨境电商生态圈构建思路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

5.卫宗超.互联网环境下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运营服务机制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3)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一带一路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