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2018-10-23 10:00房丽丽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教学有效性小组合作

房丽丽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开设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感受;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教育目标;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接受与理解所学知识。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道德素养;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0-0076-02

小学生犹如璞玉,未经雕琢,有无数种可能,需要教师和家长正确引导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小学生的情感和习惯处于初始培养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因此,道德和法治课程的教学要建立在教师对课程的深入理解之上,然后针对学生的行为和生活习惯,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对学生的行为做出正确指导,为学生的道德建设奠基。

一、注重学生感受

很多时候,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是因为教师的能力不够,而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灌输式”教学模式——上课进行知识讲解,下课布置作业巩固教学内容,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厌烦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在应试科目范围内,但是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意义重大,如果教师不能考虑学生的成长特点,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进行特色教学,将使这门课程失去意义。在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并且深入理解教学思想之后,我们发现这门课程十分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感受,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以《防火防电,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教学为例,这节课开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安全用火用电,避免意外的发生,创建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在教学前,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关火灾或触电的图片和视频,利用多媒体展现不规范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用触目惊心的视觉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讲解如何避免灾害的发生。这类灾害虽然可怕,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安全知识,就能够避免危险,健康生活。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这样教学能够从学生的感受和实际生活出发,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效果明显。

二、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与教师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需要讨论的,比如过马路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但是红灯亮起来了,没有车辆经过,我们应不应该过马路?如何把握這个道德尺度?这些问题就需要让学生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明晰正确的做法。另外,小组成员之间存在不同的意见也需要讨论。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并独立思考的过程,因为学生要想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就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如“放学的路上可以边走边玩球吗”“公交车上能放音乐吗”等,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小组讨论的话题。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主动思考,使道德与法治观念深入内心。

三、注重道德素养培养

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道德素养是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一部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道德素养的培养有时候就体现在一件平常的小事上,如暑假生活。很多学生认为暑假生活就是不用学习的日子,其实并不是这样,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提升道德素养的途径。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可以此为主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暑假体会。有的学生出去旅游,可以了解更多的人文地理知识,开阔视野;有的学生在家里读书写字,丰富了知识储备,让自己更强大;有的学生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增强生存技能的同时,了解到家长的辛劳,懂得感恩……

四、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满足学生成长需求而设置的,因此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而独立存在。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生活中的事情为教学题材,规范学生的行为。道德与法治之间存在联系,但概念不同,道德是对人类行为的规范,而法治涉及法律。很多教师会因为学生年龄小,难以理解法律规定的内容,而将课程教学的重点放在道德层面,这样的教育是片面的。培养法律意识才能够更好地约束生活行为,很多时候,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并不符合道德规范。道德和法治作为人类生活行为的准则,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我们吃饭要节约粮食、喝水要节约用水、出行要遵守交通规则、上学要尊师重道、上厕所要讲究卫生等,由此可见道德和法治对人类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进行讲解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并不需太多的说明,但是教师往往会进行大量的理论讲解,使课堂失去生动性。贴近生活的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更印象深刻。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意义重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形成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为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教师要不断探究新的教学理念,寻找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道德与法治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道德与法治意识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一部分。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

[2] 陈守容.小学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S1).

[3] 滕万中.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6).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教学有效性小组合作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