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炼 辛立章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定位不准、生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新时代高校要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高度,以协同创新为依托,把握学生发展、实践导向、协同创新等原则,通过革新创新创业理念、激活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健全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协同创新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C-0178-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迫切需要大批真正具有引领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通过协同创新,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真正承担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人才培养重任,是当前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准。审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定位不准、培养目标模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在战略高度对创新创业教育给予足够重视,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一些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属于就业后想创业学生的“精英教育”,只是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拓展,这样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大打折扣。二是教育理念滞后,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活动相剥离,虽然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块,但系统性不强,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相结合,没有很好地使创新创业教育和学校教学体系相融合。
(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离不开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它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协同创新能力等。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尽完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创业教师师资力量不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并需要其具备丰富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目前,受客观条件影响,大部分高校没有组建较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库,师资队伍“真刀真枪”实践经历不足,从根本上还不能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需求。二是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匮乏。当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往往只是以选修课形式或列为就业指导课的一部分开设,课时量少,专业性不强,缺乏规范、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较大程度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三是创新创业协同育人能力不足。实践教育活动是创新创业教育中重要的环节,而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较为分散,当前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单打独斗”,教育活动主要停留在校内,与行业产业参与、互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没有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协同创新体系。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聚焦学生发展。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聚焦学生成长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企业家速成班”,高校要避免功利主义,不能只看重创新创业相关竞赛成绩而弱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及人格素养的培养。高校要有耐心和包容心,客觀看待学生的成长和创新创业中的失败。
(二)聚焦实践导向。创新创业教育要强化实践导向,突出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需要通过实践来观测和评价,如果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活动,所有的成效只能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只有坚持实践导向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与行业产业需求不脱节;其次,实践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参与创新创业训练、产业实践,只有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倡导学生“干中学”“学中干”,才能激发学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聚焦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盘活、优化校内资源,更重要的是引入、挖掘校外资源,探索政府为主导、高校主体培养、企业支撑为导向的协同育人新模式。要着重加大实践教育基地、协同育人平台共建共育力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创业实战、师资共享、资金扶持、成果转化的“一条龙”协同育人服务体系。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
(一)革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革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之根本。高校管理者要从思想上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戒除创新创业教育“功利性”障碍,树立“大教育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彻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聚焦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性和普及性,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种自觉行动。同时,高校要立足实际,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把创新创业教育基因融入学生价值观,既要使创新创业教育“顶天”,具备前瞻性,也要使创新创业教育“立地”,接地气,具有实践价值和意义。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入手,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紧密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挖掘资源,推动交叉融合,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在专业教育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二)激活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具体如下:
1.学生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和参与者,只有建立健全激励引导制度,发挥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发挥最佳实效。要进一步完善弹性学分制度,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活动提供灵活宽松的条件。积极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兴趣、公益类学生社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让创新创业惠及每一个学生,并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他们能看得见、好参与的活动。要探索实施并不断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记录好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竞赛、实践活动的情况,在学分奖励、评奖评优、研究生推免等方面对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倾斜。
2.建立一支理论功底深、实践经验强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人才评价考核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大,教育效果周期长。学校要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不断激活师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内在潜力。二是实现师资队伍专业化、常态化,将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系统化培训作为岗前培训、专题培训重要内容,鼓励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增加创业实践和企业运营经验;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导师聘用制度,聘请知名专家和创业经验丰富人士兼任导师,形成“专兼挂”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三)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具体如下:
1.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高校要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出发点,强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鼓励学导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推动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要鼓励教师发挥科研反哺教学方式,将学科前沿动态、最新成果和实践运用经验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考核,注重学习过程,探索“平时成绩+实验报告+笔试+答辩总结”等非标准答案考核方式。要加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逐步建设多学科交叉课程,不断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2.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必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创新创业案例和实验课程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课程建设,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其系统性、专业性和科学性。根据高校实际,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打破各专业学科之间藩篱,丰富专业教育课程内涵,推动人格培育体系与知识培育体系一体化,打造高层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丰富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3.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链式平台。实践活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应该注重创新创业教育链式平台的完善。一是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项目孵化中心,以学校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为基础,依托学校重点实验室、实训中心及各系院“创新训练工作室”为大学生提供政策理论研究、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训及项目开发平台。二是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以校外实习、实训、实践教育资源为依托,建立教育机构和“众创”空间、“创业孵化服务园”,为大学生共享更多多元化的平台资源;深化校企、校地、校际合作,构建协同创新创业战略联盟,将高校学科链和企业产业链有机衔接,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创新训练、基础研究、项目孵化、产业化、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链式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王占仁.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创新[N].光明日报,2016-02-04
[3]徐利明.关于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7(11)
[4]陈松.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7(5)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民族地区理工类高校‘挑战杯竞赛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2017JGB249)阶段性研究成果;桂林理工大学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资助项目(GUT15FC10)
【作者簡介】邓 炼(1994— ),男,湖南益阳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团委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辛立章(1978— ),男,吉林梨树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团建。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