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探索

2018-10-23 11:19吴雪梅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教学应用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图文介绍思维导图的三种功能,并结合课文单元内容阐述如何引导学生手绘思维导图,同时根据导图的内容探讨课程教学过程。实践证明,思维导图的引入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职 英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C-0133-04

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各校的扩大招生,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所下降,特别是学生英语基础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随着高职英语课程被边缘化、课时被大量削减(从60课时/学期削减为48课时/学期),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并不如人意。思维导图是目前流行的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知识管理的问题,包括知识的吸收、储存、回忆、提取、分析、输出或展示。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课堂教学质量。鉴于把思维导图运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并不多,笔者试图研究如何把思维导图引入高职英语课堂。

一、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一)入学前的状况。高职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普遍较低,就笔者所在学校的情况而言,学生入学前满分150分的高考英语,学生的普遍成绩在0~70分之间,其中10~50分占大多数。开学的摸底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一些简单常用的单词都不认识。语法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分不清主谓宾。词性方面,分不清楚动词、名词、形容词,更不用说副词、介词等了。由此可见,学生的英语基础确实令人担忧。由于英语基础差,学习没有方法、策略,导致学习无计划、无组织,学习英语无从下手。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以听说为主,目的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使用简单口语进行交流。但是在词汇量少、语法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学生如何能“听”懂他人的英语,自己如何能“说”出他人懂的英语,他们之间如何产生“交际”?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指导来改善。

(二)英语学习的态度。对大多数高职学生而言,他们不喜欢英语,对英语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刚接触英语时上课没有认真听,课后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关作业,久而久之,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导致学习成绩差,从而失去了兴趣、没有了信心。等到认识到需要好好学习英语的时候已经力不从心、无从下手了。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不到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看书的时候毫无目的,最后注意力无法集中。三是缺乏学习的意志力,遇到困难就放弃,不愿意花时间去解决问题。四是缺乏对英语的认识,认为英语没有用、不需要学英语,因此直接放弃不学,上课玩手机、睡觉等。五是学习英语没目标没压力,因为大学英语B级考试不与毕业挂钩,而期考不及格可以补考,补考不及格可以重修,重修不及格还有最后的毕业清考,因此部分学生不在乎英语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散漫。面对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笔者尝试在课堂上引入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改善学生词汇的记忆、语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篇章中心概念、主要内容的理解能力。

二、高职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态度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博赞(Tony Buzan)创造的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它是一种强大的图形技术,通过图形直观地表达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它通常由中心概念出发,随着思维的不断拓展深入,由中心概念导出更多的子概念,形成网状思维,从而逐步建立一个有序的发散性的图,学习者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形象、直观地掌握整个知识的架构。因此,思维导图是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即用图表来组织和表述知识的发散性思维的工具,是学习者对知识构建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是一种促进认知和语义重构的脑力工具。它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组织他们头脑中的知识,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掌握。那么英语不管是从词汇、词组、篇章、语法上,还是从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绘制相应的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图表,从而促进英语知识的学习。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思维导图并不了解,他们表示没有听过思维导图、概念图、心智图等概念。当笔者在黑板上画出思维导图后,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见过类似的图,但是他们并没有在课堂或自主学习中用过,也不知道这些图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因此,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辅助他们学习英语。在笔者对思维导图进行简单讲解并说明思维导图对学习的潜在影响后,80%以上的学生表示愿意学习思维导图,希望思维导图可以辅助学习。其余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英语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已经没救了,因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尽管有学生的态度并不积极,但大部分学生还是有兴趣学习用思维导图学习英语的。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导入。为了让学生对思维导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在使用思维导图之前,笔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以及案例讲解的方式给学生阐述思维导图,主要通过三种功能进行展开。

1.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工具。人的大脑不是以线性和单调方式思考的,它以关键词和关键图像为中心概念,朝着多个方向思考,这就是我们说的发散性思维。从中心概念发散出来的一级分支话题由一个含有关键詞的图形或线条构成,再下一级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呈现出来,以此类推,所有的分支都是从上一级话题发散出来的。各级话题与自身的所有下级话题连接形成节点结构,每个话题都是开放的,可以根据实际思维的发展增减话题。由此可见,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是树状的、发散的结构图形,并且图形的末端处于开放状态,思维以逐层往外延伸的方式呈现。因此,思维导图可以使学习者的思维活跃、主次分明、逻辑清晰,有利于知识呈现、理解并记忆。

在进行该功能介绍时,笔者利用绘图软件Nova Mind给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的绘制以及该功能的特点。图1呈现的是分级结构,从中心概念出发,接着是一级分支,再到二级分支,以此类推,每个级别层次清楚、主次分明。图2以颜色分类,每个下级分支是由哪个上级层次延伸出来的都非常清楚,逻辑清晰。

图1 分级

2.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式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基于图式理论的图示法,学习者在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运用左右脑的功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梳理、沟通,并以形象化方式有效组织起来,使知识点之间发生链接,揭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通过文字、图片、颜色等体现出知识的脉络,便于理解、记忆,形成有效学习。图3在图2以颜色分类的基础上插入相关图片,图文结合使相关知识更加形象、直观、易懂。

3.思维导图是一种组织性思维可视化的工具。人的思维呈网状发散性状态但却是不可见的,而思维导图能够做到将知识点和人的思维过程进行记录并形成可视化的图式。许多认知科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可视化的表达方式比单纯基于文本的表达方式在知识的重建、扩散和应用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此外,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是减少认知负荷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思维导图储存信息的特点,一张思维导图可能相当于好几页纸的文字笔记,根据思维导图记录的关键词和要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提取学习重点、难点,回忆整个学习的过程,减轻记忆的负担。托尼·博赞的研究表明,只记相关的信息节省50%~95%的时间。因此,学习者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理清自己的思路、理顺学习材料的脉络,并通过图式回想整个思维过程,从而增强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图4为一篇2017年12月的大学英语B级考试的阅读理解篇章,经过转化后,思维导图显示的内容少而精、结构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可见,容易理解。篇章的中心主题为starting a business,它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一级分支,分别为goal,legal considerations和starting money。每个一级分支的主要内容为它们的二级分支。

(二)思维导图的绘制。思维导图的绘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绘,一种是借助软件进行绘制。在思维导图导入的初始阶段,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室没有电脑、学生利用手机需要流量等),主要教授手绘思维导图。计划在学生熟悉手绘之后再导入软件的使用。

手绘需要准备的工具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接受铅笔、彩色笔、A4纸和橡皮擦。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教授绘图不能只给任务让学生自己完成,因为学生没有接触过无从下手,容易产生反感的情绪,不利于教学的进行。因此必须由老师给定主题并一步步引导他们的思维,和学生一起完成第一次作图(老师在黑板上、学生在自己的A4纸上作)。下面以《贯通职业英语4》的Unit 1Describing People为例来介绍绘图的过程。

由于是首次绘图,为了方便引导,师生共同描述一个他们熟悉的人:站在他们面前的英语老师,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介绍老师。学生很感兴趣,因为他们可以问一些他们不知道的老师个人信息,热情高涨。在这一步学生会说出很多有规律可循的信息:年龄、婚姻、家庭住址、爱人、小孩、工资、身高、体重、生日、喜欢什么样的异性、最喜欢班上的谁、在哪上的学、读书时有没有谈恋爱等等,这些信息都要求学生写在纸上、老师写在黑板上。

第二步,把第一步的内容进行初步归类。在第一步的词或短语旁表明序号并写上标签名,比如把年龄、身高、体重、生日等归为“①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婚姻、小孩、爱人等归为“②家庭(family)”,工资归为“③工作(job)”,等等。

第三步,绘制思维导图。根据第二步的分类绘制导图,首先确定中心概念,因为描述的是具体的人“Ms.Wu”,所以我们的中心概念是“Ms.Wu”。老师在黑板中间位置写上“Ms.Wu”,学生写在他们新的A4纸的中心位置。接着画中心概念的一级分支即“第二步”的分类basic information、family、job等等;再画每个一级分支的二级分支,以此类推,直到画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分支都可以增添新想到的内容作为下级分支或者改变原有的分支安排重新布局,使导图适合自己使用。图5为原始图和更改后的图,学生在纸上作图并更改后,由老师用软件绘制展示给学生。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更改后一级分支比原始图多了几个分支,比如多了appearance和hobby;appearance的下级分支有些是从basic information移过来的。增加了一些二级分支,或者二级分支重新分类,比如education的下一级原来没有分类而直接是一些具体信息,更改后分为四类,然后再是每类的具体信息。

第四步,引导学生输出思维导图的内容。绘制完成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对导图进行调整,让导图更适合自身使用;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导图上的内容进行口语输出。因为导图的内容较多,而学生的口语较弱,因此口语输出以小组形式进行。4~5个人一组,每组负责1~2个分支的描述,负责相同分支的小组各自完成后相互练习并调整或改正自己小组的内容,可以保留各自不同的意见;接着小组成员一起去找其他组描述本组的内容并倾听他组的描述;最后同分支的小组逐句向老师汇报成果,老师给出评价、反馈。

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授课时,出现的问题会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画图时布局不合理,出现纸张不够大、内容安排杂乱等问题;二是有些内容不会用英文表达;三是口语输出困难。第一第二点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布局的问题经过多做练习就可以避免,不会的英文表达允许使用手机词典进行查询。第三点的问题却不容易解决,由于几乎没有语法知识,词汇、词组欠缺,学生很难说出相对正确的句子,有些学生甚至不愿开口说英语,老师在旁边引导也不好意思或不愿开口。这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老师耐心地引导及鼓励,这也是以思维导图方式授课后,我们需要坚持做的,以思维导图作为输入,口头表达作为输出,这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以听说为主,注重学生口语输出。

四、应用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授课后,学生基本上适应了思维导图的授课模式。约85%的学生赞成用思维导图上课,他们觉得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跟同学一起讨论确定导图内容,让他们有种积极参与课堂的感觉。有些学生甚至在写给老师的感受力写上“终于属于课堂的人了”。说明学生找到了上课的归属感,而不再“像是个外人”了。由于全程参与再加上思维导图的强逻辑性及可视化,学生更容易回想起相关内容,觉得比原来的上课方式更有效。

实践证明,在高职英语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是可行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积极、更加有活力,课堂更加活跃。掌握思维导图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英语输入与输出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口语的输出。思维导图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会对不同的主题收集材料,形成逻辑图表,并能较正确地把相关内容呈现出来。虽然目前他们的语言输出不完全正确,但大部分不影响交流,达到了交际的目的。相信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使用,学生的表现会越来越好。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在继续深化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引入移动设备,开展相关移动学习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托尼·博赞.启动大脑[M].卜煜婷,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托尼·博贊.思维导图[M].卜煜婷,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Feijuan He,Xianglin Miao,Bei Wu,Siyu Yao.Using Mind Map as Learning Tool in“Data Structure”Teaching [J].201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761-764.

[4]托尼·博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李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移动学习的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XGZJG2017B136)

【作者简介】吴雪梅(1981— ),女,壮族,广西北海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英语教学应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