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摘 要:党风是党的外貌和形象,党的优良作风是社会风气的“风骨”,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等科学思想方法,对党的工作全局运筹帷幄,从这“五种思维”中可以窥视其党风建设思想的哲学意蕴。
关键词:习近平;党风建设;哲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4-0007-03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全面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党风中“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学风[1],学风对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好的作风,如真心真意之清正为民、刀口向内之自我剖析、持之以恒之尽职尽责,都得益于洞若观火之明察远谋;而坏作风,如虚情假意之扭捏作态、矫枉过正之涂脂抹粉、不三不四之东施效颦,皆与盲人摸象之不知所措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学风问题的实质是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学哲学、用哲学是党的好传统,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3]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等科学思想方法,对党的工作全局运筹帷幄,从这“五种思维”中可以窥视其党风建设思想的哲学意蕴。
一、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善于发现矛盾、分析矛盾,抓住关键、把握规律,运用规律改造世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运用辩证思维统筹党风廉政建设。
两责并行。党风廉政建设需要举全党之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党委纪委两责并行,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总保障作用,纪委发挥组织协调和具体实施作用,两者形成合力,强化责任担当,不含糊、不动摇、不懈怠。
突出重点。全面从严治党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关键少数”:一是要抓好领导班子,优化领导班子配置,发挥班子整体效能,按制度、规矩和程序办事,引领党风政风民风。二是中央纪委将查处对象主要聚焦在“三类人”身上,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身居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
以小见大。“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颁布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等细处入手,实处着力,环环紧扣,匡正了党风,弘扬了良好风尚,带动了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审议通过《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實施细则》,驰而不息改进作风,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标本兼治。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治标,猛药去疴;也要治本,加强党性锻造,提升思想境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用惩治和威慑为意欲腐败者设置带电的高压线,初步实现不敢腐的目标;用制约和监督切断胆敢腐败者的可乘之机,扎紧不能腐的笼子;用教育和引导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构筑不想腐的堤坝。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赢得民心,治本工作不放松,不断开创管党治党新境界。
总之,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都与辩证思维密切相关:战略思维从普遍联系和矛盾不平衡性着眼,善于抓住影响全局的关键因素,善于区分主次而又顾及各方;历史思维从发展进程的角度着眼,善于从过往的历史进程中把握规律,又用规律指导当下实践;底线思维放眼长远、未雨绸缪,体现了现实和目标的统一、被动和主动的统一;创新思维立足现实,为未来谋篇布局,在新的实践中创造新的历史。
二、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的特点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从全局角度、用长远眼光看问题,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战略思维的哲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观点。
注重战略思维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其突出特点是“大处着眼”,把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在尊重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理论穿透力的作用,善于把握直接影响全局的重大关系和重大事件。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同实现中国梦相联系,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一带一路”构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战略构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战略思维同样重视“小处着手”,善于把握那些容易忽视却又涉及方方面面且影响全局的“小”事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八项规定”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期盼解决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让群众不断提升获得感,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积极评价,是以小见大的典范。
习近平党风建设思想的战略思维突出体现在把作风建设置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视野大布局之中:“全面”是战略思维在广度上的体现,没有“全面”,这边严了,其他地方跑风漏气,“从严”就难以落实;“从严”是战略思维在深度和力度上的体现,没有“从严”,“全面”就成了隔靴搔痒,难以保障。一方面,“全面”是基础,是量的规定性,强调从严治党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周期。全覆盖,即涵盖党的所有组织,从中央领导层到基层党组织。全方位,即着眼于党风建设与党的自身建设的其他方面的密切联系,部署五位一体的党建格局:党是肩负历史使命的政治有机体,思想建设是她的大脑,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是她的大小骨骼,反腐倡廉建设是她的自我净化自我免疫系统,作风建设则是她的外貌和形象。党风出现问题,必然能从其他方面找到深层次原因。全过程,即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重在细节,重在过程。全周期,即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另一方面,“从严”是关键,是质的要求,践行“三严三实”是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落实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强调“严”在把关,“实”在收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从网上监督问责到海外追逃,从党内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得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成效斐然[4]。
三、历史思维
党的作风建设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而规律须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去总结,因而要注重历史思维。历史思维的特点是把历史、现实和未来相贯通,立足现实,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前进方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国史“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5];“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6]。历史思维的哲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以及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观点。
首先,注重历史思维,是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7]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8]注重历史思维,经常对走过的历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既有利于纠正错误、矫正偏差、修正航向,又可从取得的成就中获得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其次,注重历史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历史过程,这就必然要求人们经常地反思历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立统一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现实向未来的转化提供一定的借鉴。事物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只有不断反思历史才能学会把握时机,促成有利的质变,防止有害的质变。历史思维又是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尊重、运用和体现:事物的发展体现为不断自我否定又不断扬弃这个否定,规律在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回复”,人的认识也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穷循环往复中不断得以提高。
最后,注重历史思维,“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7]。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进行全面反思,达到了全党的思想统一,对三大优良作风的形成功不可没;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如何摆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对于统一全党认识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能用后一时期否定前一时期,也不能用前一时期否定后一时期;前三十年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和制度条件,也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后三十年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把握正确方向,造就了今天的大好局面;前三十年提出的许多正确主张当时虽然没有能够真正落实,但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真正贯彻,今后还要坚持和发展。
四、底线思维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处理好有所作为和有所敬畏的关系,这就离不开底线思维。底线思维的特点是根据客观情况,估算出可能出现的最坏可能,立足于最低点,设定最低目标,从最坏的可能性做防备,并盡最大努力促使最好的可能性成为现实。底线思维的哲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正确把握质、量、度关系的观点,以及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观点等。
首先,底线思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从客观维度看,世情、国情、党情、民情都属于“立足的底线”,各种防范预案就是针对“最坏可能”而制定的,就是说一旦出现或已经出现“最坏情况”,必须站稳脚跟、临危不乱,用预案坦然面对、有效应对。从主观维度看,党纪国法属于“划定的底线”,这种底线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带电高压线”,划定这样的底线是为了防止出现更坏的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内政治生活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各方面使出一套套组合拳,划定一道道纪律底线,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营造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其次,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原则,势可为则为之,势不可为则不为,顺势而为巧用力[9]。“立足的底线”是因势而设,是遇到困难时的立脚处、支撑点、着力点,只要做好充分准备,对于这种底线要有“敢向虎山行”的勇气去触碰它,并在低洼处聚集力量,通过有效努力不断垫高自己的支撑点,达到触底反转追求更高目标。在形势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胸怀信心触底不惧,扎实工作积蓄力量,何尝不是对适度原则的正确把握呢?“划定的底线”是另一种思路,是为追求最好结果而开具的“负面清单”,这种底线是不可触碰的警戒线、约束框架,一旦触碰就突破了度,形势的变化就会向不利的方向发生根本性变化。
最后,底线思维坚持化被动为主动原则。底线思维的起点是勇于面对现实并敢于接受最坏的情况,目标是争取主动权、追求最好的结果。事物的变化总是多向的,具有不可精准单值预测的特点,因而对于事物的未来走向只能根据现有的条件和主观诉求进行数种可能性预估,针对最好情况、次好情况、最差情况分别做出可行性程度不同的所谓上策、中策、下策等预案准备。放下身段做好准备,克服恐惧提振信心,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术,凝聚力量向好处努力,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总之,底线思维是一种预见性思维,一种原则性思维,一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思维,它的意义在于知底线、堵漏洞、提信心。底线思维的关键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担当、要有把握全局走势的能力、要能够落到实处。
五、创新思维
辩证思维为创新思维提供了舞台、指明了方向,而思想认识的新飞跃又有利于创造工作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3]
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针对一段时期以来某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淡薄、模糊甚至糊涂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10]党的十九大对党的政治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一是把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二是强调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三是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四是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8]。
内有巡视问责,外有“天网”“猎狐”。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巡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巡视频度和力度,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在开展常规巡视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项巡视,实行巡视组长、巡视对象、巡视组与巡视对象关系三个不固定;着力推动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巩固巡视成果。针对逃往海外的人员,党中央把反腐追逃追赃提高到国家政治和外交层面,开展“猎狐”“天网”行动,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3 400多名,“百名红通人员”归案过半。
与时俱进,借力新科技新媒体。近年来,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新的手段。在强化监督方面,针对公车的管理,引入了GPS定位监督;针对公款消费,借力税收电子系统;针对群众反映问题,启用网上举报形式;针对党员流动性大的状况,采取微信群、公众号形式加强联系。在宣传方式创新方面,中央纪委发布的“八项规定”表情包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网友称赞“接地气,有动感,有创意”。外媒评论说,“近年来,中共的宣传开始从以往死板生硬的口号、标语转向更活泼、多元的形式,如制作动画视频、短纪录片以及新媒体产品等”,“共产党的确是在跟着市场和年轻人调整改变”[11]。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3.
[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37.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5-19(6).
[4]风清气正聚民心——5年来中央八项规定落地生根见成效[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10-02)[2018-01-
01].http://fanfu.people.com.cn/n1/2017/1002/c64371-29571
676.html.
[5]习近平.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光明日报,2013-06-27(1).
[6]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N].光明日报,2013-07-14(1).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8]习近平.決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光明日报,2017-10-28(1).
[9]刘彦昌.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及其对党建理论的创新[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5(1).
[10]习近平.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17-02-14(1).
[11]中共创新宣传更活泼多元[N].参考消息,2017-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