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毅 侯天皓
摘 要: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被誉为“工业中的工业”。近20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迅速发展,FDI在我国汽车制造业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本文主要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FDI和我国汽车产业的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首先,文章对我国引进外资与汽车产业出口情况进行概述。其次,从技术溢出、汽车产业结构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角度对两者进行规范分析。最后基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996年-2016年FDI和汽车产业出口额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及协整检验,通过OLS回归法建立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模型与短期误差修正模型,从而揭示两者之间的计量关系。
關键词:汽车产业、FDI、出口、发展作用
一、导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伴随着改革开放,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市场销售量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但是我国汽车出口数量与金额一直呈现跌宕起伏的状态。中国汽车的出口与自主汽车品牌的竞争力有着很大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汽车产业一直选取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的合作,合资汽车产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的提高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主要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FDI)与中国汽车出口的相关关系。并且提出一些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如何高效利用外资,以及如何提升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产业在世界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2.本文研究对象
(1)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外商投资可以分为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间接投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根据OECD的定义,外商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和实体(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在投资者所在国之外的另一个国家的企业(国外直接投资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建立长期关系、以获得持久利益为目的,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活动。”其中的“持久利益”,是指直接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关系,并且直接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重大的影响。(2)我国汽车产业出口。本文研究对象是我国的汽车产业,主要研究我国汽车行业对外贸易中的出口情况。本文的数据来源也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我国汽车出口额。
二、外商直接投资中国汽车行业的历史概述
1.技术转移期(1980-1995)
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级阶段,开放水平较低。政策层面,我国刚刚打开汽车制造业外资进入限制。在这一阶段,外商以“技术转移”的方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欧美车企在这一时期主要转移的技术是在母国市场中即将淘汰的技术。如大众的桑塔纳、捷达,雪铁龙的富士康。
2.抢夺市场期(1995-2010)
在这一阶段,中国汽车市场份额日益见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抢占中国汽车市场,世界上大部分知名车企都愿意通过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进入中国,并且技术先进国愿意在这一阶段输出属于成长阶段的技术。但是中方依然无法掌握汽车生产的核心技术。
3.合资自主品牌时期(2010-今)
这一阶段,合资公司通过购买或引进外方技术平台,打造知识产权属于合资公司的汽车车型和品牌。相比于合资品牌,合资自主品牌可以由中外方合作构建标准和生产体系,中方利用外资车企的品牌与技术优势培养自己的人才、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常见的合资自主品牌有东风日产启辰、上汽通用宝骏。
三、中国汽车的出口概括
从数据上来看,我国自主汽车出口自2001年进入WTO后大幅度增长,但是从出口对象国别来看主要是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区域,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中所占市场份额较少。
从出口汽车种类来看载货车辆出口比重较大,占到了70%,客车占比较小。近些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比亚迪、北汽已经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销售的领头羊。但目前中国汽车出口依然面临着物流效率低,缺乏核心技术、海外销售服务网点少等问题。
四、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出口作用的规范分析
1.技术溢出
汽车产业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受我国政策的影响,所有来华投资的车企必须与国有企业合办合资公司生产汽车,通过这种以“技术换市场”的模式,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合资汽车企业为我国带来的先进汽车制造技术、管理经验、人才对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加强了我国的汽车产业制造能力。
2.产业结构改造
在外商投资还未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国内汽车生产主要以生产重工业所用的载货汽车为主,客车较少。当时的一汽集团主要生产的汽车就是货车。通过近些年来外资的不断进入以及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汽车生产结构已大幅改善。载货车、轿车、SUV、客车等各种车型生产门类齐全。
3.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随着外商投资和汽车生产的全球化采购布局,汽车生产行业的基础产业之一的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在中国也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中国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幅降低了零部件采购成本,降低了整车生产成本,提高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五、计量分析和实证结果
1.研究方法与数据选择
因为本文的研究基于时间序列数据,一些时间序列数据存在着非平稳性,而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不再适用,在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时,OLS等传统计量经济方法的t统计量不再服从正态分布,从而容易出现“伪回归”现象。所以,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应先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平稳性检验的常用检验法--扩展的Dickey-Fuller(ADF)检验法。根据各变量的趋势图形,本文ADF检验建立在以下公式的基础上:
其中,p为变量的滞后阶数。ADF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时是对yt-1的系数ρ进行检验。原假设为:H0:ρ=1,备择假设为:H1:ρ≠1。当统计显著,拒绝H0时,说明序列yt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当统计不显著,接受H0时,说明序列yt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若yt为非平稳序列,则对其一阶差分进行平稳性检验,若yt的d阶差分为平稳序列,则称yt为d阶单整序列,记做{yt}~I{d}。如果序列{X}为{Y}同阶单整序列,则两序列的某种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即存在协整关系。所以利用EG两步法对{X}和{Y}进行协整检验。若{X}和{Y}确实存在协整关系,利用OLS方法得出两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模型,进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数据的可获性,本文选取1996年-2016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作为FDI的数据值,用FDI代表,直接使用1996年-2016年我国汽车出口金额代表汽车行业的出口量,用EXPORT表示,两数据均为年度数据,所以不必考虑季节性的影响。为了消除汇率的影响,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进行了调整,两变量数据金额均用美元表示。两变量的数据采集与整理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和《中国统计年鉴》。
2.单位根检验
采用ADF檢验法分别对自变量FDI和因变量EXPORT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两变量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统计并不显著,所以接受原假设,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所以,接下来对EXPORT和FDI的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EXPORT和FDI的一阶差分均统计显著,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单位根,EXPORT和FDI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即{EXPORT}~I(1),{FDI}~I(1)。因为EXPORT和FDI 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所以EXPORT和FDI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接下来对两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3.协整检验
采用EG两步法,对EXPORT、FDI两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由之前的单位根检验可知EXPORT和FDI符合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因此,第一步,对解释变量EXPORT与解释变量FDI进行OLS回归分析,并得到残差序列resid,令u=resid。
从FDI的t统计量可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中国汽车行业的出口额与外商直接投资额呈显著正相关。从可决系数R^2和F值来看,该模型的回归效果较好。
第二步,对上述回归得到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同样运用ADF检验法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9检验结果可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u的t统计量小于临界值,拒绝原假设,残差u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所以,EXPORT与FDI存在协整关系。上述OLS回归得到的回归方程: 为EXPORT与FDI的长期关系模型。
4.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为了增强模型的精度,将长期的关系模型各个变量一一阶差分的形式重新构造,并将第一步中的残差引入。在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检验过程中,对短期动态关系进行逐项检验,剔除不显著项,直到得到最适当的模型形式,从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上述建立的长期关系模型,误差修正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p为变量的滞后阶数,ECM为长期关系模型中的残差。对短期关系中个变量的滞后项,进行从一般到特殊的检验,即通过i取不同的值,采用逐步回归法,将不显著的滞后项逐渐剔除。最终确定的短期动态关系模型如下:
从FDI的t统计量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均统计显著。从可决系数R^2和F值来看,该模型的回归效果较好。由残差一阶滞后项的系数为-0.859可知,残差对EXPORT的变化趋势有负方向的调整作用。
5.实证结果
利用1996年-2016年我国汽车出口额与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额,通过对EXPORT与FDI建立的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均衡关系,我们知道,1996年-2016年期间,我国汽车出口额与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我国出口额与FDI的弹性系数为0.147,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额每增长一个单位,我国汽车出口额就增长0.147个单位。
六、总结及建议
通过上述的规范分析可以看出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汽车产业结构升级、汽配产业发展等方面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世界汽车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中国汽车出口。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年FDI 对于当年汽车出口金额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通过上述分析FDI对于中国汽车出口的作用是有限的。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相比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品牌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一差距中国汽车行业需要高效利用外资,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提高自主汽车设计能力,着力注重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强自动驾驶汽车等先进技术的研发、设计、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天骄.FDI对中国内资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应溯文.FDI流入对中国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
[3]康灿华,杨灵灵.FDI流入对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3(10):135-141.
[4]张芬.FDI对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6.
[5]陈晔.我国汽车产业外资状况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