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存货风险及其应对

2018-10-23 19:27王锐
中国经贸 2018年16期
关键词:风险应对

王锐

【摘 要】存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构成要素,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作为快消品行业,存货具有周转快、保质期短、资金占压大、管理风险高、管理成本高等特点,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存货风险,如何识别和控制存货风险成为摆在生猪屠宰加工企业面前的重要难题。本文在分析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加强存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前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存货的关键风险点,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生猪屠宰企业应对存货风险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屠宰加工企业;存货风险;风险应对

一、引言

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的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达到减少企业存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属于快消品行业,企业的存货特点:一是周转时间短,保质期短,生鲜肉一般为3天,所以对时间的要求限制很严格;二是特殊的贮藏条件,生鲜肉的库房温度一般在4℃左右;三是特殊的运输条件,运输车辆也必须具备制冷的功能;四是食品安全要求较高,产品包装、卫生要求严格。

目前,中国生猪屠宰业的现状(以某集团下属分厂的历史数据做为测算依据):2017年中国生猪累计出栏68861万头,约占全球生猪养殖量的一半左右,可生产出猪肉及相关产品7200万吨,按销售80%的比例销售生鲜肉,还有20%约1440万吨会以冻品的形式生产入库,储藏周期从7天-280天,冻品平均储藏周期为80天。一个大型生猪屠宰企业按每天库存4000吨冻品计算,需占用资金6300万元,做好冻品猪肉库存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存货关键风险点分析

目前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按生产规模分为两种生产管理模式,一是粗放式生产管理,一般适用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二是精细化生产管理,一般适用生产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大型企业。粗放式生产管理,主要针对农贸批发等低端市场,所有的猪产品只分为生产生鲜白条类、生鲜副产品类、冻副产品类、冻分体类。优点:便于大规模生产,员工劳动效率高,在库存的管理上相对容易。缺点:由于未细分市场,只能做低端市场,做大做强企业较困难,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低。精细化生产管理,由于生猪屠宰行业的特殊性,猪产品每种产品的市场销售区域不一样、每个各产品的消费季节(旺季、谈季)也不一样,猪产品经过屠宰出来后,经过精加工、细分割,可以生产出来300多种产品,可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和消费季节,这样可以利于细分市场、细分客户,为开拓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优点:按照不同市场客户的需求,根据生产工艺确定生产标准,对每个标准生产的产品进行不同的编码,将编码贴到对应的产品上,产品生产完工入库时逐件扫描产品编码入库,入库后按产品编码分类码放,发货时逐件扫描发货。缺点:需要的人员多,发货时间延长,造成劳动效率低,不利于工资费用的控制;由于猪肉产品的特殊性,每个产品在分割时稍有区别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产品,所以在产品的识别上也会存在偏差,造成产品的、盘盈亏增大,库存管理相对难度较大。

两种管理里方式下蕴含的存货风险关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储藏保管的风险

过期变质的风险:冻品猪肉的储藏环境要求较高,在零下18℃的低温储藏环境下,最长保质期为12个月,为了保证产品的新鲜度,防止出现风干、氧化、过期变质的风险。

被盗的风险:由于猪肉属于快速消费品,属于老百姓的菜篮子,销售渠道很广,如果各项内控管理制度不严密,不能有效的堵塞管理漏洞时,被盗丢失的风险较高。

2.占压大量资金,带来的盈利能力下降风险?

一个大型生猪屠宰企业每天的冻品猪肉库存预计4000吨左右,预计需占用资金6300万元,冻品猪肉的平均储藏周期约为80天(鲜品猪肉的平均储藏周期约为2天),占压的资金成本按1年期贷款利率4.75%计算,吨均增加财务费用166元,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冻品猪肉占壓了大量资金(鲜品猪肉的资金占用约为冻品猪肉的11%),在而在对企业的贡献上处于亏损状态,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也需要控制冻品猪肉的库存量。

3.经营风险-存货贬值风险

同样一种产品从鲜品到冻品成本费用每吨需增加5%,导致冻品猪肉增加成本高:将产品从生鲜品状态、通过冷库零下28摄氏度以下的低温的冻结,每吨需发生费用460元;按平均储藏周转80天计算需发生储藏费260元/吨;合计增加成本费用720元/吨。同一时间点同一种产品的冻品销售价格都会低于鲜品价格。生猪价格处于上涨时,由于库存成本低,冻品猪肉销售会出现盈利的机会,略有盈利;但生猪价格处于下降,由于库存成本高,冻品猪肉销售时就会出现严重亏损。通过2008年至2017年10年的数据分析,由于冻品产量达到总产量的80%,导致经营效果差,生鲜猪肉吨均盈利700元,而冻品猪肉吨均亏损30元,?拖累了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

三、生猪屠宰业应对存货风险的措施

生猪屠宰业加工企业的能够健康稳步的发展主要就是调整猪肉产品的产出结构、控制冻品猪肉产品的产出、达到去库存,降低风险的目的。

1.加强内部控制,防过期变质风险,防丢失风险

库房管理人员应根据库房布局,提前规划好货区货位。产品入库时,严格按指定位置存放,同一货位只能码放一种单品。产品入库后,产品按月码放,每批产品应挂标识牌,标识牌悬挂高度一致,注明该批产品的代码、品名、规格、件数、重量、生产日期,上下左右摆放整齐,账、卡、物一致,当产品有出入库时应及时更新。特殊产品入库必须和其它产品隔离,单独存放,并醒目标示。储藏库产品必须按月码放,ERP库存批次必须与实物批次保持一致,禁止同一板产品码放多个单品,禁止同一板产品跨月码放;不够整板的产品,单独码放,并标识清楚产品日期、重量。产品生产入库时严格执行货区货位管理,发货时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控制。

产品在出入库时,交接双方当面清点,现场交接,当班结束交接库管员双方均要汇总核对数据,并填写数据交接核对记录,严禁补签、代签。库房要完善入调存台账,各類数据、实物要账实相符,落实好盘点制度,做到日清日结。

2.订单管理,以销定产,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占压资金带来风险

根据生猪屠宰业历史经验数据测算,生鲜、冻品猪肉的最优产出结构比例为生鲜猪肉占90%以上,冻品猪肉占10%以下,只有在这个比例下才能获得最佳的经营效果,因此控制冻品猪肉的库存量,就成了生猪屠宰业经营的首要任务,而减少冻品猪肉的生产入库成为了控制冻品猪肉库存量的关键,高效的市场订单管理必然成为了控制手段,以下主要对订单的管理进行说明。

实用、高效的订单管理可以保证订单传递、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市场销售各环节的安全、快捷、高效运营,实现以现代物流改造传统肉类工业的目的。

根据生猪屠宰业生产的特点,从生猪采购、生产、运输、到市场销售,最佳的生产周期为3天,销售部门积极引导客户提前3天预报需求计划、客户提前2天确认订单。为了调动市场客户的积极性,应制订适当的价格支持政策,但又要对故意多报,恶意虚报的现象制订考核措施,因此应制订奖励、考核措施,对市场客户计划上报的准确性进行奖励和处罚,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公司应安排专人(副总级别主管领导)严格抓市场订单的管理,每天组织协调采购、生产、销售、运输各单位进行订单计算、平衡,依据市场订单需求合理规划供应链,以销定产,确保做好产销对接。

3.调结构,控入库,防存货贬值风险

安排专人每天跟踪客户分单品报货情况,异常情况及时沟通,对接市场销售标准。调整猪肉产品的产出结构,优化入库产品和结构;控制低价值产品的入库,制订考核措施,每天跟踪,确保低价值产品不入库。做好猪副产品最大限度实现鲜销,保证副产品鲜销率在95%以上,尤其是产出量大、冻品增值空间小的单品,充分挖掘渠道潜力,确保全部鲜销不入库。

当市场出现缺货产品时,及时与市场做好沟通,适当调整产品销售价格或者在适当的时机购进一部分进口肉,最大限度满足市场订单,也能确保市场份额。当个别产品出现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应积极与市场结合,加大联系促销力度,在生产量增加的同时确保冻品猪肉产量不增加,带动整体销量提升,确保全部鲜销不入库。

4.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推行货区货位,提升企业管理上台阶

储藏库实施货区货位管理,就是将库房划分成更小的管理单元,实施货区货位管理后的优点:储藏库落实货区货位管理后,方便查看产品存放区域,快速定位备货产品位置;可实时显示库存重量、位置等信息,可在生产过程中实时查看库内产品入出库情况;产品发货时快速查询产品生产日期情况,确保先进先出;可对老日期产品提醒报警,防止老日期产品积压;抽盘库存时可按更小管理单元快速抽盘;月底盘点时可快速核对各货区货位产品、盘点误差时可大大缩小产品误差范围(可定位到误差在哪个货位,无需全库重新盘点)。

产品生产完成入冻品储藏库时,最佳方案是使用垫板、移动货架、网箱等(可节省装卸费用),并按单品整板入库;禁止同一垫板的同一单品分不同货位码放。产品出库时应保证做到先进先出。

产品入库、出库、移库、移位等均由库管员安排,产品入库时由库管员指定货区货位;销售出库时由库管员指定产品、货位、生产日期;库内产品移位由库管员指定,实物移位完成后,库管员在数据采集系统完成移位操作,所有入出库人员、搬运工必须服从库管员安排,严格按库管员要求落实出入库管理,任何人不经库管员同意,都不得私自移动、转运产品。

四、结论

在企业日常繁杂的经营管理事务当中,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和存货的管理息息相关,对存货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优化、配置,把企业存货的数量和企业存货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经济的水平之内,充分保障企业日常生产和日常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市场占有率,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改善、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创造和积累更多的财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张才志.制造企业存货管理研究——以DJ公司为例[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27):39-40.

猜你喜欢
风险应对
浅谈PPP项目风险及防范
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遇与风险应对
基于PFI模式的高校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电力物资供应链风险评估及应对研究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探讨
论石油企业内控管理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中储粮内部控制风险
基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
期间费用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
承兑汇票在企业运用中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