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萍,万思明,代雪艳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重庆 409600
消化道黏膜病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内镜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可以被更为清晰、明确的检查并确诊[1]。超声内镜和胃镜、腹部超生、磁共振、CT等检查手段相比,可以对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大小、包膜情况、生长方式、层次等内容进行清晰的反应,为使用内镜进行微创治疗奠定了基础[2]。该研究以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6例共126处消化道粘膜隆起性病变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探讨在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中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将收治的76例共126处消化道粘膜隆起性病变病患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经院里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患的胃镜及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显示为消化道粘膜隆起性病变,均符合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条件,均无其他重要脏器或系统的严重疾病,对该研究知情且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1例,女 35 例,年龄为 21~73 岁,平均年龄为(44.2±9.6)岁。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手术方法:①圈套器直接套切法[3]:把5~20 mL的1:10 000的肾上腺素或者加亚甲蓝盐水用专用黏膜注射针在病变部位根部注入病变黏膜下层,隆起病变部位表现为隆起征阳性后,使用圈套器将病变根部套住,然后使用高频电将隆起性病变切除。②透明帽吸引法[4]:在胃镜前端放置上专用透明帽,将病变位置用适当吸引力吸到圈套器的透明帽中,用高频电将圈套住的病变位置切除。对于大于2.0 cm的病变部位,EMR难以进行一次性的切除,需要进行EPMR的分次切除。手术中,用套圈器或者吸引取出切除的标本,用大头针将标本展开并固定在泡沫板上,用4%的甲醛浸泡后,送入病理室进行病理检验[5]。
观察并记录所有病患的治疗情况以及检查结果,统计病理检查结果及手术并发症情况。
72例患者接受了EMR治疗,有2例患者没能完全切除,术后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7.22%(70/72);4 例患者病灶大于 2.0 cm,接受了 EPMR,7处隆起全部完全切除,治愈率为100.00%(4/4),见表1。
表1 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的治疗效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2处为良性腺瘤,29处为增生性息肉,12处为炎性息肉,10处为不典型增生,2处为黏膜内癌,1处为黏膜下层癌,具体见表2。
表2 EMR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结果
76例病患中有4例(5.26%)在术中有少量出血情况,及时治疗后成功止血,术中及术后无穿孔情况出现,对病患进行术后6个月复查,均无病变残留或复发情况。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是由于炎症、肿瘤、增生等原因导致,对病变进行及时的确诊与切除对避免消化道癌的发生,维护病患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6]。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内镜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中[7],在临床治疗中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相比,此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应用人群广,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理想手术手段[8-9]。
该研究对76例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病患进行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手术治疗情况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76例病患的123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均被完全切除,治愈率为 97.37%(74/76),有 2 例病患没能完全切除,术后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76例病患中有4例(5.26%)在术中有少量出血情况,及时治疗后成功止血。术中及术后无穿孔情况出现。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2处为良性腺瘤,29处为增生性息肉,12处为炎性息肉,10处为不典型增生,2处为黏膜内癌,1处为黏膜下层癌。对病患进行术后6个月复查,均无病变残留或复发情况。表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有效治疗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创伤小且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较好。在杨宪武等人的相关研究中[10],对108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病患进行超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治愈率为95.37%,6例出现术中出血,无穿孔、大出血、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病率为5.56%,说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和该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为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病患进行内镜指导下的黏膜切除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