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瘀论治急性脑梗塞80例临床观察❋

2018-10-23 11:36徐鸿婕曾江琴从泽伟孙勤国郭乃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阻型脑梗塞急性

徐鸿婕,曾江琴,谢 谢,吕 琨,杨 倩,江 波,从泽伟,孙勤国,郭乃燕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 430060)

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我国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急性脑梗塞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对局部脑组织和神经功能产生的损害是不可逆的[1]。中医认为,痰浊与瘀血是急性脑梗塞发病的主要病理产物及致病诱因,因此临床从痰瘀论治尤为关键[2]。我科从“痰瘀”论治急性脑梗塞,方选加味小陷胸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塞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故本文通过测定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清CRP和Hcy的水平,探讨加味小陷胸汤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首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其中治疗组 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1.3±5.8)岁,病程6 h~7d,平均病程(4.7±2.4)d;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4.6±2.5)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发病时间、并发疾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的脑梗塞诊断标准[3],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中医诊断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属于中风病,辨证属风痰瘀阻证,主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头晕目眩,头重如裹,痰多,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

1.3 纳入标准

性别不限,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40~80岁之间;病程≤1周,不宜溶栓或超过溶栓时间窗;自愿参加研究者。

1.4 排除标准

病程>1周;年龄>80岁;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塞、脑梗塞;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或精神病患者;未按规定治疗或资料不全者;对治疗用药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压、扩管、脑细胞保护。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小陷胸汤。加味小陷胸汤组成:栝楼子15 g,法半夏10 g,天麻10 g,石菖蒲10 g,远志6 g,茯苓15 g,全蝎6 g,当归10 g,川芎15 g,红花10 g,益智仁15 g,甘草6 g等。中药汤剂统一由本院煎药室煎制,每日1剂,早晚2次口服。

1.6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进行NIHSS评分,测定血四脂及血清CRP、Hcy。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评定标准[4]。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NISS评分、血清CRP和Hcy比较

表1显示,治疗前统计2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CRP和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CRP和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清CRP和Hcy比较

注:同组治疗前比较:Δ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 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塞又被称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风”范畴.致病因素包括风、火、痰、瘀、虚等,但痰凝、血瘀是其主要病机,痰瘀互结为发病关键,也是临床常见类型即风痰瘀阻证。古代医著对痰瘀互结在中风发病中的意义及从痰瘀论治早有阐述。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病脉证并治》中就有“侯氏黑散治大风”的记载,开创了痰瘀同治脑卒中之先河。现代研究发现,从痰瘀论治对缺血性中风后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并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5]。曹锐等运用自拟化痰祛瘀汤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疗效良好[6];名老中医高社光倡导“中风多痰瘀,当以涤痰通络为先”[7],为中风病从痰瘀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及临床参考。

小陷胸汤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对应的病证为痰热互结证。孙勤国[8]等研究显示,小陷胸汤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内皮功能,从而抑制内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脂代谢紊乱,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高脂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AS)是诱发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因素,痰瘀互结成为引起脂质代谢紊乱最终导致急性脑梗死的重要环节之一[9]。现代实验研究与临床进展也证实,高脂血症与“痰”“瘀”密切相关[10]。痰瘀同治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其作用主要可能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抗氧化作用[11]。本研究在传统经方的基础上拓展其临床应用,加味小陷胸汤方中栝楼子、石菖蒲、远志、法半夏、茯苓、天麻等祛风化痰、醒脑开窍;当归、川芎、红花、全蝎等活血通络;益智仁健脾益脑;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祛风化痰、活血祛瘀之功。本研究以小陷胸汤加味,从痰瘀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塞,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时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加味小陷胸汤通过化痰祛瘀可显著降低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脑梗塞后发生的炎症反应是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等死亡的重要因素[12]。炎症反应因子与急性脑梗塞血瘀证具有相关性,CRP升高可作为脑梗塞血瘀证微观辨证参考指标之一。有研究显示,CRP可灵敏地反映脑梗塞患者的炎症状态,是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亦是脑梗塞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13]。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Hcy水平升高与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关系,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14]。因此,血浆CRP和Hcy水平可作为评价治疗脑梗塞效果的重要指标,降低血浆CRP和Hcy水平可以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预后[15]。陆春光、刘红权[16-17]等研究显示,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的血CRP、Hcy明显高于正常值。通过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清CRP和Hcy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CRP和Hcy水平降低幅度更大,说明加味小陷胸汤可协助降低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RP和Hcy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总之,急性脑梗塞从痰瘀论治方选加味小陷胸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塞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降低血脂、血清CRP和Hcy水平。

猜你喜欢
阻型脑梗塞急性
急性心包炎1例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