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

2018-10-22 18:42喻伟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嫩叶婶婶竹林

喻伟

清明前回了次老家,在一个离国道有三四公里路程的小山坳里。以前尚有十来户人家,现在只剩下两栋屋。一栋是母亲在世时砌起来的老屋,二十多年了,因无人住,斑驳欲摧。另一栋是一位同族叔叔刚建起来的新屋,虽是平房,却如城市里楼房一般,外墙全是雪白的瓷砖,甚是显眼。

幸而并不很是打紧,因为于我来说,七岁以前的记忆都藏于斯。一片竹林漫山的绿映入眼帘,一只蜂虫嗡嗡地绕过耳畔,一股青苔新鲜的气息扑面而来,都会打开我记忆的闸门。

大姐应朋友所托,借了叔叔的锄头去山里挖笋。我便也爬上了山。山里树木丛生,不似从前模样。从前的灌木会被及时砍下,晒干堆成柴垛,整齐地码在屋檐下,放在伙房里,哪里会任其现在这般蓬勃地乱长。那时的山常常被砍得一片片光秃秃的,露出硬朗的肌肤,只稀疏地留着些树木,如松树、枞树之类可以打家具、制农具的乔木,或是杨梅、板栗之类可以讓孩子们打打牙祭的果树。至于满眼葱绿之处,就是竹林。竹子少了拘束,在春日的阳光里,在湿润的雨雾中,成片地疯长。而如今,没有了砍柴人儿的殷勤,没有了小孩儿们的折腾,这小山不再似以往那个有着满满精气神的矍铄的老者,能变着戏法地拿出宝贝,让上山的人们总是收获而归。现在的山更像是沾上些疏于打理家务的农妇的松懈倦怠,灌木恣意地岁荣岁枯,竹林也不尽是竹子,多有杂树。因而想寻些笋和蘑菇,倒成了费力的事。

我无意找笋,只是感受着拨开荆棘的乐,好好享用这久违的清新。一株茶树出现在我眼前。嫩绿的新叶,或舒展,或卷起,三四片,一两片,清香沁鼻。我在年幼时就知道这些是可以采摘的。不过是长在山村更深处的半山坡上,那是母亲亲手种下的,足有好几十株。采茶必定是在谷雨前,因为茶叶尚好,片儿大,却嫩着。清明前更好,都是芽尖,可摘下的量太少。家里人口多,且余下的茶叶可以换点油盐之类的,因此母亲是舍不得在清明摘下。母亲采茶有张专用的凳子,用枞树打的,结实得很。凳面跟我的小板凳差不多大,长方形的,却不是四条腿,只有中间一根长长的棍子,下端尖尖的,可以深深地插在茶园的泥土中。我似乎看到母亲戴着蓝花头帕,系着围裙,稳稳地坐在茶凳上,笑盈盈地。记忆中的母亲左手端着簸箕,右手飞快地掐着茶叶儿,轻轻地洒在簸箕里。那时的我就盯着那采下的叶儿,生怕它们洒出去。而今,粗糙的老叶仍在,新绿的嫩叶年年春又生,母亲却是永远在那方青冢里,我不禁又泪眼婆娑了,如之前扫墓时,拔去坟头青草那一瞬的抑制不住。

不知是什么时候,我下意识地采下了一个芽尖,久久捏在手指间,舍不得扔弃。突发奇想,自己制茶,定是很好的。于是,我将这一树的嫩芽全采下,掀起衣角兜着。到族叔家,要了个干净的塑料袋,小心地放了进去。苏玉婶婶笑着说,这一点点茶叶太少,再去采些。我说不必了,就好玩而已。苏玉婶婶便耐烦地告诉我茶的制作方法。

到了长沙,我按照苏玉婶婶说的,用小火将嫩叶炒干,然后用手揉搓。趁热挤出了汁水,嫩叶完全没有开始的精神,全都蔫了。本要用太阳晒的,因为清明的天气雨雾多,加上急着想品尝,便又用小火烘焙。叶儿焙着就枯了,即有了熟茶叶的模样。沸水泡上,茶叶立马像活了一般舒展开了,一片片悠然地沉落杯底。到底是新茶。

好一杯清明前茶。但少了一股清香,终究不是母亲做出的茶。母亲做的虽然是谷雨前茶,却是极讲究的,春天暖阳的焙晒,松茸柴火的烟熏,山涧清泉的取用,至今藏在记忆的深处。

(作者单位:长沙市芙蓉区育英西垅小学)

猜你喜欢
嫩叶婶婶竹林
药食兼用话酸模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傻给你看
竹林野炊
婶婶
柳树
情寄苍茫地
上钩的鱼都很美丽
我帮婶婶撕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