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鹏
化学史是化学学科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历史。化学史不仅如实地记录了影响化学发展的重要事件,系统地阐述了化学发展的历程,而且向人们展示了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所呈现的科学道德。因此,充分认识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化学史知识,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中,教师都会讲到“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相应的原子构成的”。这时有的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物质由分子构成,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为什么不直接说物质由原子构成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化学史的介绍:1803年,道尔顿首先提出了原子论,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在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中,氯原子和氢原子反应生成氯化氢原子,各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1。而同一时期的法国科学家盖·吕萨克通过实验测定做出推论: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综合两位科学家的结论可以知道,上述反应各物质的原子数比为1∶1∶1,体积比也应该是1∶1∶1,而实际测出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体积比为1∶1∶2。究竟是哪里出错了呢?两位科学家互相指责,都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针对这种情况,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进行深入的思考,他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应该有一个由原子构成的结构单元,阿伏伽德罗把它称为分子。比如反应中的氢气和氯气就是由双原子构成的分子,即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构成的,而氯化氢是由氯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氯化氢分子构成的。同时阿伏伽德罗将盖·吕萨克的推论中的原子改为分子,成功地解决上述问题,使道尔顿的原子论完善为分子—原子学说。
通过上述化学史的介绍,学生意识到了物质的性质并不是都能由原子直接体现的,所以必须有分子这一结构单元。同时学生也了解到,在不能被直接观测到的微观粒子性质的研究上,科学家是如何通过推论、假设、验证等方法来得出结论的。
又如,在化学肥料的教学中,教师可介绍化学家李比希对肥料工业的贡献:千百年来,普遍的观念认为人和动物总是以有机物为食物,庄稼也应该是以有机物为食物。但是,人们往田里施绿肥、施粪肥时,庄稼的产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为了探索庄稼的秘密,李比希雇人开垦荒地,种上庄稼,并给庄稼施用各种无机盐,根据哪块地里的庄稼长得茂盛,就能知道庄稼喜欢“吃”什么。很快,李比希发现,庄稼非常喜欢“吃”钾和磷。在农业化学上,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发现。为了给庄稼大量供应钾肥,李比希办起了钾肥厂。李比希还发明了制造磷肥的方法。如果说,许多化学家所研究的定律、结构、化学成分等还只有理论意义的话,那么李比希的这些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李比希的研究工作,使庄稼的产量成倍增长,造福于全人類,这不能不说是他的巨大贡献。显然,这样的化学史实介绍比空洞的口号更能激起学生崇尚科学的情感。
化学史上人才辈出,科学家们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和他们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更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良好素材。
(作者单位:华容县第一中学)